2021年8月15日 星期日

改革健保制度,拯救台灣醫療

 健康E世界 (health-world.com.tw)

https://www.health-world.com.tw/main/home/tw/thishealth_edit.php?id=650&page=40
 健康世界 > 〔106年1月號〕【社長的話】改革健保制度,拯救台灣醫療/陳榮基
 
〔106年1月號〕【社長的話】改革健保制度,拯救台灣醫療/陳榮基
 

全民健保在還沒有充分準備好設計完善時就因政治理由匆匆上路,因為設計缺失,因此跌跌撞撞,一路不斷小修。但因既得利益者的反彈或堅持,始終無法大翻修!也就無法真正改善。再加上醫療糾紛的困擾,造成今日的五大皆空,乃至醫界擔心的醫療沉淪。大醫院越蓋越多,醫學中心已經由健保開辦時的9家,增加到19家,乃至後面排隊等候的絡繹於途。而偏鄉不但找不到醫院,更逐漸找不到婦科、兒科、急診科等的救命醫師!基層醫療式微,而醫學中心急診、門診、病房擠爆等候的病人。解鈴還須繫鈴人,衛生福利部與健保署應該負起改革的重任,醫界應該破除各層級互相猜忌扯後腿的舊習,“監督醫療的團體”也應該放下『逢醫比反』的心態,民眾也要改變死抱既得利益的心態,大家平心靜氣,真誠熱心的為拯救台灣的醫療而坐下來討論,找出最好的路。

(1)衛生福利部應該勇敢的杜絕再蓋大醫院的許可,獎勵偏鄉普遍蓋小醫院,讓偏遠地區的民眾,可以就近有開業診所及地區醫院照顧,不必長途跋涉去擠大醫院候診。但政府及社會也要設計支持使鄉下小醫院可以長久生存的制度。

(2)健保就醫付費制度,應由現行的「定額制」,回歸原來設計的「定率制」。將健保開辦時地區醫院50元,區域醫院100元,醫學中心150元的部分負擔「定額制」,改回原來設計的診所5%,地區醫院10%,區域醫院20%,到醫學中心30%的部分負擔「定率制」。如此可以鼓勵輕症看基層,重症才後送。而且因為有20-30%的部分負擔,可以使民眾減少要求醫師多做昂貴且不必要的檢查,大醫院也不能夠為了增加收入,努力建議病人多做數千元或數萬元的檢查或治療,因為病人也要考慮要自負30%的費用喔!(譬如MRI如果是一萬元,病人就要負擔三千元!)不像目前定額制下,病人只要負擔150元,剩下的不論MRI上萬元,都與病人的荷包無關!定率制應可減少浪費並且鼓勵大部分的病人就近在基層接受醫療照顧。

(3)健保給付制度,應該從開辦時的門診診所給付220元,醫院給付200元的制度,加上從基層向上轉診給付400元(轉診病人病況較複雜,應該給付增加)。而轉診來的病人,限制三次門診後,給付回歸200元。以鼓勵大醫院少看直接掛號的病人,多收轉診的病人。而且轉診病人,處理完後,會努力將病人轉回給基層機構,有來有回,才會繼續介紹病人啊。提高基層兒科、婦科、急診的給付,假日的給付,以鼓勵醫師下鄉服務。免得診所萎縮,病人擠爆大醫院!

(4)趕快完成合理的<醫療糾紛處理法>,保障醫療人員的安全,減少醫療糾紛的夢魘,讓醫師願意不改初衷,留在原來的崗位,服務病患;不會流失到工作較輕鬆、醫療糾紛較少且收入較多的科別。

(5)醫師納入勞基法已是大勢所趨,並已完成立法,務必在執行面上有彈性,實施彈性工時制,譬如原本每周上班四十小時,對醫療人員應可用三周合計120小時去運作,才不會使醫院無法操作。醫師不可能硬性規定每天工作八小時就要下班啊!當然,醫院也應該增聘足夠的員額,以應付勞基法的要求,避免員工過勞。

(6)最後,定期合理的檢討改變健保費率,可能是很重要的!醫療科技不斷發展,新的檢查或治療方法,可能昂貴,如果要納入健保給付,就應該適時調整保費,才能使健保永續經營,我國的醫療水準繼續進步。

以上幾點野人獻曝,就教於社會賢達先進與政府相關機構,希望大家用改革健保制度,維護醫療品質的提升與醫療照護普及城鄉各地,讓我們的醫療制度永續經營的心態,平心靜氣的討論,提出更完善的方法,不要看到“侵犯到我的既得利益”,就拼命的反對。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