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3日 星期二

*「2008生命繪本音樂劇--錄音機裡的秘密」DVD 出版了


「2008生命繪本音樂劇--錄音機裡的秘密」DVD 出版了
1. 「2008生命繪本音樂劇--錄音機裡的秘密」實況錄影
跨年夜,一位以醫院為家的醫生,在眾人倒數的歡呼聲中離開了這個世界,在他留下來的遺物中,一台老舊的錄音機,裡面竟紀錄了一段誰都想不到的旅程,以及…一個癌末小女孩和死亡、希望、愛與夢想交會的故事!本劇充滿繪本與寓言式風格,大膽融合多媒體影像,同步營造現實與奇幻交疊的時空氛圍,並透過特技、音樂、舞蹈與戲劇的跨界演出,讓繽紛動感與人心底層交會,撞擊出ㄧ幕幕不時發生在你我週遭,卻總被錯過的生命體驗。本劇於2008年4月4日-5日於台北新舞臺演出三場,獲得現場近3,000名觀眾的掌聲與肯定,直呼「超越原本的期待」!
2. 劇組成員幕後訪談:
由導演、演員及劇組成員(編劇、燈光、舞台、服裝等設計)分享參與心得及演出(設計)理念。
每套NT$450(五套以下),每套NT$350(五套以上)

*[佛法與悲傷輔導]研討會




由佛教蓮花基金會每兩年舉辦一次的[第七屆佛法與臨終關懷研討會--佛法與悲傷輔導],將於2008年11月22日在臺北市仁愛路一段17號Y17舉行,歡迎踴躍參加指導。
電話: 02-2596-1212; 網址: http://www.lotus.org.tw; E-mail: Lotus@lotus.org.tw

2008年9月22日 星期一

*安寧病房的五月天(第一個月在大德病房的雜感)

安寧病房的五月天(第一個月在大德病房的雜感)
陳炳仁
之一 序曲
從當初有緣認識的陳榮基老師幫我寫來這裡的推薦函
到去年4月劉老師的爸爸生命中最後一段的醫療經驗
乃至半年前政大哲學所梅洛龐蒂讀書會關於安樂死與安寧緩和醫療的討論分享
其實我一直對自己到本院安寧病房的course有著一些期許
希望能檢視自己一些理念以及臨床的判斷

顯示全文/隱藏全文



之前一次去幫忙蓮花基金會辦安寧療護推廣活動的機會
以前就認識的高碧月護理師邀請我到宜蘭羅東聖母專校
跟她一起幫護理科的學生上安寧療護的課
那時不知輕重地想說我1~3月在冬山衛生所支援不遠也不忙
就這麼答應下來了
同一個蓮花基金會活動的場合
偶然聽到安寧緩和醫學會的秘書提到今年的專科醫師訓練課程
一方面因為有一半的課程在我自己的醫院上
省下了週車勞頓
一方面想到自己五月即將要到安寧病房訓練
因此就比同屆的同事早一年報名了從今年三月開始上的課程
料想這樣可能會比較有feel
事後回想這樣的五月其實還頗累的
假日不是在上課就是在值班
但是卻讓我真的得到寶貴的點點滴滴
有人問我先去上了這個課程
對於我這安寧病房的第一個月有什麼幫助嗎?
有!
這個課程給的不是我因此比較會給藥、跟病人或家屬溝通
而是替我鋪了一層肥沃的土壤在原先乾烈貧瘠的地表
讓這個月在病房裡的粒粒種子有機會落地生根
供我後來灌溉成長
而在我真正融入團隊成為一員
開始這個月的體驗之前
把我帶到這裡(現實、心境、理念)的那麼多因緣際會
其實真的是令我珍惜感謝的
之二 觀看生死

月初來病房實習的intern學妹有天問我
什麼時候要開始安寧療護?
什麼時候要開始善終準備與教育?
『可能的話,越早越好!』
我心裡這麼想著
於是我聯想到前幾天在醫院大廳拿到一份宣傳單
保險公司推銷員推薦著一份退休理財專案
一旁藥商的業務代表打趣的說
『你才剛開始工作,拿這個會不會太遙遠?』
一點也不會!
:)
我就拿這件事跟學妹說
就像妳一開始工作,就可以及早理財規劃退休
這樣子妳的退休生活就可能會比較無憂無慮
就像出院準備服務,在住院的第一天就要開始
(不知道嗎?趕快去看教科書,哈,:P)
這樣子可以減少discharge syndrome的發生
人生也一樣
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可以預見會死亡
人生在世除了活的精彩
還要生死兩相安
於是乎
對於死亡的認知與態度越早在腦海裡浮現
其實不是杞人憂天
而是感受到人間無常
就我自己而言
大學之前
印象中我是個幾乎不曾親臨生死相關場景的孩子
包括嬰兒室、病榻邊、或是告別式等等
尤其是死亡
最重要的原因
其實是我爸媽說我命格中對於『喪事』有衝剋之類的問題
不外乎會有身體心理的不適症狀,甚至有性命危險
(大家有看過孫翠鳳的自傳嗎?
他的小孩好像就是命格中某個年紀前不能到廟宇
結果一不小心真的就在某一次的廟會後過世)
因此在我眾多親戚故事曲折的終點
始終我都不是見證者
直到我醫學系二年級
陪著從小帶我長大的外婆臨終時
從母校醫院坐救護車回新營老家
我才對於死亡有了真切的感受
然而外婆選擇在回老家兩天後、我先到學校考期末考的時候離開人間
死亡的現場還是離我有點距離
然而爸媽卻很早就似乎刻意地讓我碰觸許多宗教、死亡的資訊
不管是小時候一般宗教書籍(漫畫或故事書版)裡的輪迴、地獄
佛教經典中的涅槃、西方極樂世界、東方琉璃光淨土
乃至於NHK到西藏拍的有關死亡後49天裡靈魂變化的影片
大學時希望我能夠讀的西藏生死書
甚至自小就會教導我面對死亡該有的所謂『正念』
以及面對他人的死亡可以有什麼簡單的咒語幫忙對方與保護自己
而自己卻也從不排斥地接收、偶爾思考
甚至想瞭解生由何來死往何去,有時還想探究自己的前世今生
被西藏、印度以及後來的日本等國度吸引的理由
其實也帶有深深的信仰色彩
就這樣
對於死亡,我處在身心分離的狀態
接收了許多知識、靈性上的理解
卻沒看過摸過活生生的人死去
也許我太年輕
也許是從小這些成長的歷程
對死亡我真的不太害怕
我只害怕焦慮活著的時間沒有去做或一直不能做一些我覺得重要的事
意識裡感受到的是如聖嚴法師說的
『人有無盡的過去與永恆的未來』
我還會『再來』
只是不知道何時何處
而帶著這樣的心態與想法
我的安寧病房的臨床過程
死亡與照顧的方向並不會對我的醫療觀與立場有太大的衝撞
也不至於有所恐懼
『送往迎來』並不會造成心理上太大的負擔
自己的難題反倒是
如何『回應』對於死亡沒有準備的病人、家屬以及醫療專業人員
以及面對這些不一樣的個體時
自己的『身心』如何『自處』的問題
我猜想爸媽大概也怎麼也沒意料到
小時候據說窺看喪家的告別式現場都會導致盜汗發燒、嘴唇發紫的我
長大後會踏到安寧療護這塊最關切『死亡』的醫療領域吧!
這大概就是所謂
人生無常吧!
:)
之三 及格的我,滿分的團隊
這個月最後一次病房的社會心理靈性討論會
主治醫師吳大夫由照顧一位天生眼盲病人的感受聊到對團隊的想法
『沒有100分的醫療與成員,每個人都會有缺點,
但是一個完美的團隊就是每一個人的缺點都會有其他人可以補起來』
對於我這個安寧菜鳥
我真的覺得大德病房的醫療團隊
是我臨床工作至今
遇過最棒的團隊
而且重點不只在成效
更重要的是互動狀態
這樣的團隊成員包括
醫師、病房護理師、共同照護護理師、居家安寧護理師、
心理師、社工師、宗教師、志工、大德基金會的工作人員
而這些人幾乎都是很有末期照護經驗的前輩
在月初的某一天下班前
因為急著去打我不能錯過的羽毛球的慌亂中
算錯了PRN嗎啡給的劑量
(當然這個rescue的劑量到隔天上班沒有給到啦,
而且護理人員也有注意到劑量的誤差)
那天晚上想到就覺得很不舒服
隔天早上求好心切的我就在晨會的時候跟大家說幫我忙
注意我這個菜鳥的『一舉一動』
有什麼藥物、症狀評估、醫療決策、醫病溝通、團隊互動上
大家覺得可以提出來討論一下的
都歡迎跟我說
而這樣子一個月下來
一開始的呼求加上內心努力打開去體會與接受
我不僅在身心社會靈性的評估與照護給予有感受到進步
還在生活、人格特質等部分被『碰觸』『關心』到了
令人好奇
這個團隊中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天使
不是沒有脾氣、情緒
但是在面對許多超乎一般臨床醫學的難題時
大家為什麼能夠經歷這好幾年互相協助共同解決的過程?
是在死亡之前人們的態度自然地謙卑了起來?
還是各種領域專業訓練中特長的部分
在臨終照護的特殊性中都無法偏廢?
所以每個專業者收起了大部分的鋒芒與執著
用心傾聽彼此的觀察、評估、想法、感受
共同研擬治療計畫、修正、互相支持
我想這些都是原因之一
但是這個團隊最讓我感動的是名為『社會心理靈性討論會』的午餐會議
這個會議實際進行的狀況有點像大學時代參加的『會心團體』
給予團隊成員『支持性的環境』可以說出自己的想法、情緒
不管是對於某個病人的醫療決策、公共事務的執行、團隊互動上的疙瘩等
這樣的互動關係
讓我這個從學生時代就很賭爛醫療中『高高在上、自我中心』權威的人
有著莫名的喜悅與坦然
因為有辦法說出來
才有辦法真實瞭解問題可能的所在
也才有改變扭轉的契機
有時候常在想
在其他單位或是病房的場景
常常看到很有心卻很氣餒的主管
也同時看到很努力卻很無奈的下屬
為什麼會有這樣『上下兩賭爛』的狀況?
很多時候是彼此聽不到對方心底真實的聲音
真正的問題不能被碰觸
一切也只有遺憾的份
而這個月結束時重新從心看看我自己
及格的我被滿分的團隊給予、包容、關懷的多太多
謝謝!
而未來
我應該可以學會給的更多更精緻
而且是有效表達出來讓人感受得到、解決問題的給予
加油!
之四 母親節週末的兩天值班
五月的第二個週末
我在我們科高齡與安寧兩邊病房值班
前一天
我開始了不可遏止的瘋狂牙疼
前一夜
我正因為自己的breakthrough pain陷入膠著
徹夜難眠
真的很想到病房要一支NSAID打
(當然是不可能啦,因為病房沒有公藥這種東西)
星期六早上在好友大貴的初步評估診斷後
我開始了口服NSAID+steroid的日子
接著忍著身心的緊繃
處理著病房該作的事
算是有點忙的值班週末
其間我爸媽上來台北看我順道過母親節
我也只能很不好意思地沒什麼空檔陪
雖然其實牙齒痛的有時張嘴都厭煩
但是還是要『咬牙切齒』地在他們面前裝作沒事
安分地一口口吃下愛心晚餐
在星期六一早到病房時看到全滿的病人清單
我就有預感這個週末應該會有不少病人會走
(因為我相對清楚他們的病況)
而且跟幾位護士姊姊也有同感
覺得有些病人好像在等母親節
於是兩天裡
我好像接了四個新入院的病人
同時
送走了六位安寧病房裡的『大德』往生
隔週上班時間病房總醫師在全醫院裡
還一度找不到同等量的病人入住
前五個病人過世的過程
我並沒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因為大家都稱的上善終
而在母親節那天第六位阿姨過世時
我卻忍不住一直掉眼淚
這位五十來歲的阿姨
是胸腹部腫瘤的阿姨
大約4、5天前我們臨床評估她已經進入頻死期
然而狀況又再度穩定在懸崖邊
病人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
教會團體的支持系統很強
但是病人的先生因公也因為照顧自己年邁父親之故
並沒有與她住在一起
長期一起與阿姨同住的是兩人在唸大學的唯一女兒
這個女孩在住院過程表現出超越她年齡所扮演的角色
甚至在團隊的協助之下
引導了父親在母親逐漸走向死亡的過程中
學會更親近母親的感受、回顧他們相處的歷程
而有一位資深的護理同仁在禮拜五下班前跟我聊到
她覺得阿姨在過完母親節後
就有可能離開
我聽了她的觀察與想法
也表示認同
母親節當天早上
先生與女兒在團隊的協助下
幫阿姨全身洗澡
如果我沒記錯
這是住院後先生第一次幫阿姨洗澡
或許
這也是好多年來
先生第一次幫阿姨洗澡
而那天傍晚
我被通知要去看阿姨
阿姨離開了
選擇在總是隨侍在側的女兒出外辦事的時候
選擇在先生陪伴著她的時間
家人幫忙拿手機撥了電話給其實心裡面對於母親過世早有準備的女兒
靠在阿姨耳邊的手機傳來女孩溫暖的哭喊
『媽媽,我好愛妳!』
在宣布完兩天值班第六位過世病人的死亡後
急忙走出病房
眼淚難以自止地落下
2008年的母親節
耳邊不斷迴響著病榻上手機裡傳來的
『媽媽,我好愛妳!』

2008年9月21日 星期日

*[臨床宗教師培訓]需要大家的支持



花開蓮成:
醫院道場中修行的[臨床宗教師培訓]工作歡迎法師們參與,也歡迎居士們踴躍支持。讓更多的法師參與安寧緩和醫療,提供更美好的靈性照顧。一部紀錄臨床宗教師的工作的DVD即將出爐,歡迎洽詢蓮花基機會。
http://www.lotus.org.tw
02-2596-1212

*慧炬傳燈:紀念[周宣德居士一百一十歲冥誕暨推動大專學佛五十年活動]緣起


慧炬傳燈:
陳榮基
慧炬佛學會理事長
周宣德居士,字子慎。1959在台大校園內貼出「撰寫佛說八大人覺經閱讀心得」的徵文啟事,1960年4月8日輔導全國第一個大專佛學社團--台大「晨曦社」成立(本人有幸成為創社社員之一),開啟了我國大專生學佛運動。1961年周老師創辦「慧炬雜誌社」,全力推展向大專學生傳播佛法;在周老師伉儷的諄諄教誨下,佛學與學佛成了台灣青年學子的風尚。周老師後來又創辦慧炬雜誌社,並成立了很多佛學獎學金,以鼓勵學佛青年。

顯示全文/隱藏全文



老師徵召他從各個大學培訓出來的學生們,擔任慧炬兩社的董事或會務工作人員,本人奉召進入兩社的董事會服務。在周老師赴美養老後,指定由企業家莊南田居士統領慧炬機構。為了擴大慧炬的團體及方便眾多支持大徳的捐款,乃於1992年5月創立中華慧炬佛學會,先後推舉莊南田及劉勝欽居士為理事長,本人於2004年5月承兩位前理事長及理事們的付托,繼任第五屆、第六屆理事長。在莊南田董事長的帶領下,企盼慧炬雜誌社、慧炬出版社及慧炬佛學會,三位一體,發揚光大周老師慧炬傳燈的使命。今年正逢周老師110歲冥誕,也是周老師大專弘法前後50年的時光,慧炬同仁以及五十年來深受周師教誨的眾多弟子們,乃倡議舉辦一連串的紀念活動,緬懷先賢,策勵未來,我們更應繼續不斷的努力!公推慧炬董事李榮輝校長作紀念活動的主持人。
本次紀念活動除了2008年10月25日在台北車站演藝廳舉辦的紀念會外,並將收集相關文獻,出版紀念專刊,舉辦佛學學術研討會,展出紀念文物,錄影訪問受過周老師教導的學子們,口述歷史,留下寶貴的見證資料。期待藉此活動,喚回失連的同道們,並喚起社會大眾尤其是大專青年的關心,重新點燃大專生學佛的熱情,讓慧炬傳燈,生生不息。紀念大會並將以供應[九蓮粥]作壓軸,讓大家懷念當年在慧炬靖廬學佛的甜蜜回憶。
慧炬網站(http://www.towisdom.org.tw),登載這樣的一則[尋人啟事]:[您還記得周宣德老師嗎?您還記得當年九蓮粥的滋味嗎?您還記得來慧炬聽聞佛法的感動嗎?尋找當年曾領過慧炬獎學金的朋友們、曾蒞臨演講的學者及好朋友們,一起重溫當年美好溫馨的回憶。今年是慧炬創辦人周宣德居士的110歲的冥誕,我們將舉辦一連串的紀念活動,也希望邀請與慧炬有深厚關係的您來共襄盛舉。][我們的聯絡電話:02-2707-5802分機213,電子郵件:tow.widsom@msa.hinet.net]。[我們也希望能瞭解當年學佛的青年,目前的學佛情形、服務處所及如何聯絡。]當然,我們也歡迎社會各階層的大德,前來參與。
家師上懺下雲法師,開示從事醫療工作的弟子們:「要有觀音菩薩的心腸(慈悲),維摩居士的口舌(智慧與辯才),彌勒菩薩的肚皮(容忍)及金剛菩薩的面目(公正)。」願與參加紀念活動的眾菩薩們分享。祝大家法喜充滿,諸事順遂。阿彌陀佛!

2008年9月19日 星期五

*安寧緩和醫療是否為癌症治療的一部份的疑義

安寧緩和醫療是否為癌症治療的一部份的疑義
陳榮基
近來常發生保險公司對癌症病人的安寧住院治療,以非 [積極性、治癒性的醫療]為理由,拒絕保險給付。本人期期以為不可,特說明如下:

顯示全文/隱藏全文



醫界有句名言:”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and to comfort always.”意即表示醫療所帶給病人的是[偶而治癒,經常解除痛苦,永遠要能安慰病人]。醫師不一定能治癒病人所有的病,但要努力解除病人的痛苦,安慰病人的心靈。在癌症治療中,更為明顯,可以治癒的大約一半,其他更重要的工作是解除痛苦。安寧緩和醫療就是提供病人整體人性化的醫療,在解除痛苦與安慰病人上提供最大的醫療服務,當然是醫療的一部份,是癌症醫療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安寧療護是在住院中執行,當然是癌症住院治療的一部份。如果被保險人保的是癌症治療或癌症住院治療,當然有權要求保險公司給付安寧住院費用。
譬如高血壓或糖尿病,醫療只能控制其症狀,很少有病人的高血壓、糖尿病能夠被治癒!如此,怎可說因為沒有”治癒”,醫師開的藥物就不算是醫療,就不在健保給付或醫療保險給付的範圍內?腦中風,心衰竭或長期洗腎等很多慢性病人,很少是被”治癒”的,難道對這些病人的醫療都不算是[醫療]嗎?醫療的最後一站是病人死亡,(不幸每一個人都會走到這一終點站),豈可因為病人死了,就說前面的醫療沒有[積極性]、沒有[治癒性],就不作給付嗎?
衛生署於93年10月22日的[署授國字第0930301272號]給立法委員江綺雯國會辦公室函的結論為:[綜前所述,安寧療護(含住院及居家)所提供的服務,係為癌症治療不可或缺的一環,不應排除於癌症治療外。]
台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96年保險字第4號)(96/07/08),即論述:[所謂安寧病房係指提供癌症末期患者適切之醫療照護,雖非施予積極治癒性治療,惟仍使得患者之疼痛及其他症狀受到控制,協助其改善身體不適,因此安寧病房應屬住院醫療之一環,入住安寧病房部分,依保險契約亦應給付癌症住院醫療保險金。]判決保險公司應該理賠被保險人。
希望以後保險公司不要再對投保癌症住院保險者拒絕安寧療護之醫療費用。除非將來保險契約明訂包括或排除安寧緩和醫療,讓被保險人作適當的選擇,以杜絕爭議。才符合保險之誠信原則。
保險公司以精算保費時並未算入安寧療護的費用,作為不給付的理由。但是一般民眾只知道契約定的是癌症醫療的保險或癌症住院的保險,不會知道是包括哪些內容。也許以後保險契約可以更明確的載明,本癌症保險是包括門診、住院、手術、化療、電療、安寧醫療等,或作出不同選項不同保費,讓客戶選擇,以減少理賠時的爭議。其實安寧療護的費用,比起癌症的治療費用,簡直是九牛之一毛,保險公司何必為了安寧的小小費用而賠上公司的名譽!

當然,安寧緩和醫療並不只是針對癌症,所有末期疾病,包括愛滋病、運動神經原萎縮病、重要器官慢性衰竭的各種疾病,都是安寧照顧的對象,目的是協助病人減輕痛苦,提升病人及家屬的生活品質,協助病人有尊嚴的安詳往生。

2008年9月15日 星期一

*天方夜談 話抗癌症之胜肽導向標的化療法

天方夜談 話抗癌症之胜肽導向標的化療法
林欽塘

有一則笑話說:一個人“不用整天去擔心週遭的事故”。如果你的身體很健康當然你很快樂不用擔心。 如果你生病了也不用擔心,因為這有兩種情形:如果你得了可治之病,只要好好去醫治當然會好起來,所以你不用擔心。如果你得了不治之病比如說癌症,你也不用擔心,因為你有兩種遭遇:萬一你死了你可以上天堂,當然你不用擔心; 如果你下了地獄也不用擔心,因為在地獄的門口有許多人在歡迎你,等著你去參加宴會,你實在不用擔心。

顯示全文/隱藏全文



在過去許多人一聽到得癌症時常常聞癌色變,因為你以為可能沒有希望存活。但是近一、二十年來由於治療方法,如手術、電療及化療的進步,許多初期的癌症大都可以治癒,因此不用擔心得到此種癌症。但是對那些比較晚期或者是已經發生遠處轉移的癌症,就要擔心了。 儘管各式各樣先進療法可用以治療,真正能夠將癌症腫瘤治好的,讓其恢復健康的並不多見,但少數比較幸運者,還是有可能會被治好。 對大多數的病人來說,其五年的存活率並不樂觀。主要理由是雖然有許多很好的可殺死癌細胞的藥物,用一段時間後,常有副作用,而此副作用有時會讓人無法忍受。因此,如要繼續用藥時,只能減低藥量。但這種方法並不太可行,因為藥量減少時,不但不能殺光大部分的癌細胞,相反的會引起癌細胞的抗藥性。 如此一來,此癌症不但對一種藥物起抗藥性,連同多種其他的藥物也變成無效。 最近數年來有所謂的小分子的“標的化療法”被研發出來。最初的療效也不錯,對大部分晚期癌症已能延長其存活率。比如說有些新的抗癌藥物可延九個月的存活率, 少數新藥可延長到一至兩年而沒有明顯的再發,可惜最後仍然會再發而無法治療。

在過去二十年中我們的實驗室(台大病理科)一直在研究鼻咽癌的病理機轉。 前十年我們已經發現真正引起鼻咽癌的原因跟EB病毒的感染無關。 也就是說目前我們只知道鼻咽癌的起因與外在的環境因素有關,但到底是何種致癌因素所引起的,仍無法完全了解。 因此我們開始思索如何來幫忙臨床醫師治好鼻咽癌。 我們提出了一個假說:如果我們能夠讓那些很毒的化療藥物只專攻癌細胞而不去攻擊正常的細胞,其所用藥量可以減少卻仍有療效,則此種癌症的治療不是有希望可以有效的抑制癌的生長嗎? 因此,我們開始思索可攜帶藥物的導航物質。 最初我們想抗體是一種可能的蛋白質。 若能找到對鼻咽癌細胞表面含特殊結合能力者,也許可用來當導航物質。 初期的試驗結果並不理想。 此時我的同事,也是之前的PHD學生Dr.呉漢忠,提出一種嗜菌體展示法去找出一種可與癌細胞結合而不與正常細胞結合的胜肽,並幫忙指導一位博士生利用鼻咽癌細胞株為研究對象,去尋找特殊胜肽。
由於此博士生的努力,終於找到一特殊有專一性的12個胺基酸的胜肽。 在確定其功能後,將之連接到可裝帶有化療藥物的微脂體上。 此微脂體可裝藥物或螢光物質。 一個直徑90nm的微脂體可接300到500個胜肽。 那些沒有連接特殊胜肽的或連接到無專一性的胜肽之帶藥微脂體,也可與任何細胞膜隨意的結合。 因此,此種裝帶化療藥物的微脂體 (Liposome containing doxorubicin (Li-Dox)),目前已經在臨床上被有條件的選擇去治療一些癌症。然因用較久時會有副作用出現,而常被停止使用。

如何證明連接胜肽的微脂體對癌細胞仍有專一性呢? 我們先將鼻咽癌細胞打到免疫失全SCID(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老鼠。等到長成異體腫瘤(xenograft)後,分成三組,A組只注射食鹽水或PBS,B組注射含”doxorubicin“(專對各種癌細胞有效的化療藥物)的微脂體,C組注射接有特殊胜肽之含藥(doxorubicin)微脂體,以1 mg/kg 體重、由尾靜脈一週一次連續注射五週。 在第48天犧牲所有老鼠,並觀察各組腫瘤大小及臟器。 發現A組的腫瘤長得很大,B組大約為A組的38%,而C組的腫瘤大小則只有12%,且許多癌細胞發生壞死;檢查其他組織器官時並不見有任何的傷害性。 這種結果確實令人興奮。
以上的研究已於2004年發表於Cancer Research期刊,也引起英國大期刊Lancet Oncology的高度注意。 此期刊曾派人來專訪並介紹我們的成果。在過去一年中,我們更發現此胜肽也同時可認識其他癌的細胞膜 比如乳癌、肺癌、神經母細胞癌等。 再進一步的研究時,發現在老鼠體內若讓其生長其他異體癌瘤時, 此胜肽居然也可帶著化療藥物去毒殺該癌細胞而無副作用。 這種現象更使人興奮不已。我們目前正在推動將要進入第一期的臨床試驗。 希望能早日進行, 而將來能證明其對人體的癌症也可以治療而無副作用。 到時,對癌症的患者或許也能說“不用擔心了”。 過去,有人一聽到要找尋此種專一性胜肽時,常常存疑,甚至認為那是“天方夜談”,你說呢?  
註: 本文內容是由一研究團隊共同研究的結果。 主要研究人員包括:李東陽博士(前台大病理所博士生), 吳漢忠博士 (中研院副研究員),及陳鈴津教授(中研院特聘研究員)等。台大病理所教授林欽塘97/9/9 ctl@ntu.edu.tw

2008年9月14日 星期日

*新竹任教


新竹任教
謝雲飛
在軍校受訓即將結束的後期,我為即將面對的尋找教職問題,一直念茲在茲。先是與桃園縣的大園中學接洽,大園中學的校長唐寒江先生,原是從台灣師範學院出任的,我在師院做學生的時候,唐先生是訓導員,我們相互之間,交往特多,有一次我見到他的時候,我就問他說:「唐先生,我想到你那學校去教書行不行?」他馬上異常興奮地說:「歡迎!歡迎!最好你能來幫忙教音樂,我正為找不到音樂教師而傷腦筋呢!」我說:「要我教音樂勉強可以答應,但我要四位要好的同學一起來,他們是曾俊良、應裕康、劉芳剛,行不行?」他說:「行!行!」可是他後來回大園去安排了好久,告訴我只能容納三個人,因此我們四人就都沒到大園去。

顯示全文/隱藏全文



另外一邊是,教我們「實習」課的章銳初老師,他要我到台北第一女中去任教,我曾去見過校長江學珠女士,江校長說:「我們很歡迎你來,不過,我們這裡是女校,你這麼年輕,只能教初中一年級,這男女之間--」她話還沒說完,我就緊接著說:「我完全明白。」後來她雖給我發了聘書,我卻把它退回了。我覺得,我不能被人像防小偷似的監示著,讓人小看了我,所以,一女中,我不去。當我即將離開軍校的前夕,收到了戴璉璋一封信,告訴我省立新竹中學還缺三位國文教師,校長辛志平先生很想見見我。既是如此,所以我一離開鳳山,就直接到新竹去見辛校長。辛校長是廣東人,講一口廣東腔的國語,年齡大約比我長個十五六歲,一見到我,也不知什麼原因,總覺得是「一見如故」,十分地親切,寒暄過後,他說:「我看你年輕有幹勁,所以就麻煩你教兩班國文,兼一個導師;高二甲班的國文及導師,初三甲班嘛,就只有單純的一班國文了。」新竹省中的學生,是選自新竹、桃園、苗栗三個縣的精英而來的,當時初中每年級只有甲、乙、丙、丁四個班,高中更少,每年級只有甲、乙、丙三個班。那是台灣北部最優質的一所中學,我欣然接受了辛校長的約聘,我非常願意接受這個挑戰。
辛校長辦學,在學生方面首需五育並重,術德兼修,所以,在新竹中學讀書,凡音樂、體育、圖畫、都規定有一個必須通過的標準,於是,音樂的樂理和聲樂,不通過規定的標準,不准畢業;體育課不能跑完全程五公里的越野跑步,不准畢業;游泳不能游過五十公尺,不准畢業;圖畫不經教師評定合格,不准畢業;其他文理各科及操行表現,更需在超高的標準上作評量,否則,便必難畢業的。在教師方面首須品學兼優,教學認真,而給予教師的待遇,則是除了政府規定的待遇以外,辛校長特別設計的有:凡已婚的教師,必設法給予最起碼的宿舍;凡單身的教師,必配給一間單身宿舍及足量的床、桌、椅、櫃,並設單身教職員伙食團,勻出學校四工友,計女三男一,女工為單身教師燒飯、洗衣、燙衣,男工為單身宿舍清掃、種花、整理環境。教師生活既得安定,便須努力教學,凡文理各科之學生作業,必須按時批閱訂正,而辛校長本人每日均輪流調閱各教師所批改之作業,遇有評分過高或過低,批改用語適當與否,均條列「調閱意見」,私下交負責教師,請適度改進。
辛校長每日清晨六點半到學校,中午自帶飯盒而不回家,晚上七時以後才慢慢地徒步回家,學校有一輛校長專用的三輪車,他堅持不用,而交給總務處,作為各種公務--如學生急病、教師到市區辦事、迎接貴賓演講等之用。招生閱卷,在他校均以報名費分攤為行政及閱卷費,辛校長則將報名費除開銷三天閱卷人員之午餐外,餘額悉數移作興建科學館之用。那樣大公無私地為所辦的學校奉獻,我個人有生所見,未得第二人。
在竹中教書的第一學期,每月薪水四百多元新台幣,分期付款買了一輛自行車,總數是八百五十元,每月扣款八十元,伙食費,手頭零用,買點兒工具書,弄得十分的拮据,小叔在宜蘭來信,說年前要結婚,希望我能幫他湊點兒錢,我是東挪西湊的,竟然湊不出五百塊錢來,說來真是愧煞人,想到平日小叔幫我多少忙,就是四年大學吧,不斷地接濟零用金,我只寄了四百二十元給他,心中有說不盡的難過,想到那個年代的窘困辛酸,真是一言難盡呀!
因為是高二的學生,所以從身軀個頭上來看,無論高矮肥瘦,我的體形都與學生相差無幾,以年齡來說,我比學生只長了十歲而已,加上我每天穿一件黃卡其的褲子,配一件白襯衫,混在穿黃卡其制服的學生群中,幾乎無人能區分誰是學生,誰是老師。所以,我當導師,比那些年老的教師,更能與學生融為一體。經常有學生跟我說:「老師,看你的個子和服裝,簡直看不出來你是我們的老師。」我常笑著對他們說:「是呀,做學生最好!」即因如此,所以我跟他們處得特別融洽,凡參加各種全校性的比賽,只要我登高一呼,便必得勝。記得有一個全校性的拔河比賽,我們高二甲過五關斬六將,很不容易地取得了決賽權,最後是與高三甲爭冠軍,決賽的那一天,我親自指揮啦啦隊,第一回合拉下來,我們敗了,我仔細看看雙方的個頭大小,三年級與二年級之間,僅僅只差一歲,可是很明顯地,對方的塊頭的確是大了很多,要讓我們贏,實在是太不容易了。看看學生們似乎也沒獲勝的信心,但是,我個人不死心,我心想:能過關斬將得到這個決賽權,實在太不容易了,還是再努力拚命一試吧!於是我跟大家說:「醒獅(那是我們高二甲的班名)們!聽我和啦啦隊的呼聲!讓我們再拚一次試試!」大家突然振作了起來,於是,隨著我們啦啦隊的高呼,巨繩中間的紅巾一步一步地向我們這一方移動,最後大家怒吼一聲,我們的醒獅竟然贏了。可是,還有最難的第三回合,這時雙方都精疲力竭了,可是,這一下我看得出來,我們一定能勝!我趁大家還在休息之際,我說:「醒獅們!我們能不能拚一次命?」他們全體大聲地喊叫著說:「能!」於是,我們啦啦隊拚命的高喊,選手們拚命的拉拔,我們一步一步地挪向冠軍的寶座,最後我們終於獲得了冠軍。辛志平校長看到了那種情景,跑過來跟我說:「雲飛兄,這冠軍一大半是屬於你的!」我說:「是嗎?」他伸出了一個大拇指,我們相對不語,哈哈大笑起來。
學校裡要舉辦一個全校性的國語演講比賽,各班導師必須在所領導的班中選出一位代表來,我就在星期一上導師課的時候,按照座位次序,請全體學生依次一個一個地上講壇任意講幾句話,當我聽完了全部學生的試講以後,發覺絕大部份的學生都沒什麼口才可言,真正能講幾句話的,不到五人,而其中只有一人是確實可以稱得上有口才的,此人名叫陳榮基,於是我就指定陳榮基去參加全校的演講比賽。演講比賽的地點是本校大禮堂,評審員是五位不兼導師的國文老師。比賽的那天,我坐在大禮堂的後排仔細地聽,我還是覺得只有陳榮基最好,但我怕對自己的學生有主觀的偏愛,等著聽評審員的共同評定結果,最後宣布陳榮基成績高出第二名一大截,陳榮基穩得第一名。半個月後,民國四十四學年度的全中華民國的中學生國語演講比賽,在新竹的民眾教育館舉行,省立新竹中學參加的代表是陳榮基,比賽的那一天,我也到場去聽講了,我的感覺依然是認為以陳榮基為最好,但仍怕自己過於主觀而失正確,當然然得等全國知名的評審團宣布,才是確實的結果。誰知我的判斷始終不差,陳榮基真的是得了全國的第一名。後來又有全縣的壁報比賽,地點也是在新竹民教館,得第一名的又是我所教的那一班。從那以後,我們那個「醒獅」班,就成了新竹一帶最最出名的一個班級了。
竹中教完第一年後,戴璉璋、朱守亮兩位在師院晚我一年畢業的學弟,要去受預備軍官訓練了,原因是失師大(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於我畢業後的那一年,亦即民國四十四年,改為省立師範大學)畢業生,在我們那一屆之後的,都改為先實習一年,再接受軍訓;在我們那個年代,則是先受軍訓,才准進行教學實習的。受訓報到的日子到了,我送他們兩位上火車,回到宿舍以後,一陣無奈的孤寂襲上心頭,想到這一年,我們三人相知相偕,同研共學,如今一人在單身宿舍,連個說話比較投機的人也沒有了,不覺悽然淚下,人生的遇合,也實在是太無常了。
在新竹的第二年,我帶的那班高中學生,已進入準備升學考試的緊鑼密鼓階段,我希望孩子們能有最充分的準備,也希望我自己能有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照顧他們,不要每週忙於批改一百多篇的作文,於是就去和辛校長商量,我除了擔任高三甲班的國文和導師以外,初中的那班國文是否可以調換為公民或歷史?校長查考了好半天的課程表以後,他說:「雲飛兄(他一向都這麼客氣地稱呼我),公民和歷史都有人在教了,一時不方便調動,目前比較能調動的,是初二甲乙兩班的地理,你是否能屈就?」我考慮了一下,接下了那兩班地理。因此,在我這一生的教學歷程裡面,也曾有教過一年地理的記錄。
竹中的數學,有彭商育先生的指導,向來是全台無二的;英文方面,我特別去和任課教師張仁頤老先生商量,如何加強,張先生每晚自行打字,打出許多文法方面的資料給孩子們去複習;我自己則到台北找教補習班的名師--閔守恆先生要來許多國文方面的補充材料,每週印發給學生們複習。可惜的是在四月中旬,國防部徵集我們這些預備軍官,上台中成功嶺集訓一個月,幸好我對學生的補習材料,都早有妥善的準備,我雖上程功嶺,學生的補習卻不受絲毫的影響。
成功嶺的集訓,共為四週,我是師部通信連的輔導長,上級通報:第三週要作一個非常嚴密的裝備檢查,在我手頭的東西,我看來看去,根本沒什麼可檢查的,別人都在忙著整理裝備,塗油的,上漆的,忙得不亦樂乎;我沒什麼可搞的,想來想去,把兩星期以來,上級通令的幾十張公文,領了一些五顏六色的封面紙,把那些公文都裝釘成冊,加上美麗的封面,用毛筆一本一本地寫上它們的名稱和類別,抬了一張長桌子,把這些裝釘完美的公文,整齊地排在長桌上,以供上級來檢查,誰知我這別出心裁的瞎搞,竟得了一個全師的大獎,獎令說:「政工業務,向來疏於管理,每凡裝備檢查,政工率多自外於全體作業之外,謝員領導通信連政工業務,績效至佳,特予嘉獎。」單以政工業務來說,以前從未得過裝備檢查的獎項的,這一回因我的別出心裁,而讓通信連得了這麼一個大獎,全連都高興得不得了。
成功嶺結訓以後,趕緊回到新竹省中。校長告訴我,今年教育部要舉行一個全國高中畢業生的「畢業會考」,主要是國、英、數三科,希望我們高三的三位導師多加留意。高中會考,自政府遷台以來,是從未有過的,民國四十六年是首次,我們當老師的自然也都特別留意,不過,除了那一次以外,後來再也不曾有過第二次。實在地說,高中會考終究不如大學聯考緊張,所以孩子們去參加會考,都能輕鬆對付,放榜的結果是:我們高三甲共五十三人與試,計國文八十分以上的九人,七十以上的三十一人,其餘的十三人也都在及格以上;數學則讓人跌破眼鏡,五十三人中,竟有四十五人是一百分的,其餘的八人只有兩人在八十以下,全都高分上榜;英文的分數也都很高,不及格的少之又少,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哪!至於大學聯考嘛,我們高三甲的五十三人,除三人因成績特佳保送台灣大學以外,其餘五十人參加聯考的結果是人人錄取,無一落榜的。當時的考試計分甲、乙、丙、丁四類,我教的那班除了人人以高分錄取以外,陳昭明還考得了丙組的狀元,他的家長以為是家門的大喜,榮幸之極,請了二十幾桌酒席,筵宴之日,強拉我坐首席,我自覺年輕,不敢造次,轉請校長上座,校長說:「這是你的功績,我哪可掠美?」還是推我上座,我推辭不了,只好愧赧入座了。辛校長對我愛護有加,於我而言,一直視其為長輩,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良心教育家。

從海角七號到台北圓環

恆春城門(陳文福繪/陳宏銘收藏)
恆春海角天涯(陳文福繪/陳宏銘收藏)
老圓環
從海角七號到台北圓環
陳榮基
最近推出的國片,[海角七號(Cape No. 7)],很久沒看電影的我們兩老,被媳婦與兒子的熱情慫恿,在颱風前跑到信義商圈的華納威秀,排隊購票,一睹這個已創下四千萬元票房紀錄的巨片(聽說在我們看後,已闖破五千萬元了!)果然與年輕觀眾們一樣感動與興奮。下片後因為下雨,反而讓我們在對面的新光飽餐一頓,才心滿意足的打道回家。
本片由魏德聖導演,范逸臣、中孝介、梁文音、田中千繪、林曉培等領銜演出。被歸類為音樂、劇情、愛情片,由迪士尼公司發行,自2008/08/22開始上映。

顯示全文/隱藏全文



影片的介紹這樣寫著:[命,只有一回!夢想,不會只有一次!錯過的愛情,只要肯回頭,還是有找回心靈相印的一天……。這是一個關於音樂、夢想、與愛情的故事。跨越六十年的七封情書,追尋一輩子的音樂夢想。六十多年前,台灣光復,日本人撤離。一名日籍男老師隻身搭上了離開台灣的船隻,也離開了他在台灣的戀人:友子(TOMOKO)。無法當面說出對友子的感情,因此,他把懷念與愛戀化成字句,寫在一張張的信紙上。
六十多年後,台灣的樣貌早已完全改變,各個角落的人為生活而努力,幾個活在不同角落的小人物各自懷抱音樂夢想:失意樂團主唱阿嘉、只會彈月琴的老郵差茂伯、在修車行當黑手的水蛙、唱詩班鋼琴伴奏大大、小米酒製造商馬拉桑、以及交通警察勞馬父子,這幾個不相干的人,竟然要為了度假中心演唱會而組成樂團,並在三天後表演,這點讓日本來的活動公關友子大為不爽,對這份工作失望透頂,每天頂著臭臉的友子也讓待過樂團的阿嘉更加不高興,整個樂團還沒開始練習就已經分崩離析……。
老郵差茂伯摔斷了腿,於是將送信大任交阿嘉手上,不過阿嘉每天除了把信堆在自己房裡外,什麼都沒做,他在郵件堆中找到了一個來自日本,寫著日據時代舊址「恆春郡海角七號番地」的郵包,他好奇打開郵包,發現裡面的信件都是日文寫的,根本看不懂,因此不以為意的他,又將郵包丟到床底下,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
演出的日期慢慢接近,這群小人物發現,這可能是他們這輩子唯一可以上台實現他們音樂夢想的時刻,每個人開始著手練習,問題是阿嘉跟友子之間的火藥味似乎越來越重,也連帶影響樂團的進度。終於,在一場鎮上的婚宴,大家借著酒後吐真言,原來阿嘉跟友子兩人都是孤獨的異鄉人,解開心結的兩人發現了怒氣下所隱藏的情愫,於是發展出了一夜情。
在阿嘉的房裡,友子看到了日本來的郵包,發現那居然是來自六十年前七封未及寄出的情書,她要阿嘉務必要把郵包送到主人手上,然而,日本歌手要來了、郵包上的地址早就不存在、第二首表演樂曲根本還沒著落、而貝斯手茂伯依然不會彈貝斯 ……。而友子,在演唱會結束後,也要隨著歌手返回日本,開始新的生活。
阿嘉終於決定打起精神,重整樂團,他們的音樂夢是否能夠實現?沉睡了六十年的情書是否會安然送到信件的主人「友子」手中?而阿嘉跟友子的戀情,是否能夠繼續發展下去?……
人只能活一回,夢想卻有無數個,唯有放手一搏,才能知道機會屬不屬於自己……。]

本片在日本獲得電影大獎([第四屆亞洲海洋電影節]首獎的最佳影片獎),在台灣上映後,很快每天電視、報紙及網路佳評如雲,網路上的讚語如:[故事挺動人心旋的][ 讓心坎溫暖又躍動的片][每個人心中都有夢想,值得一看][支持國片][一定要去看ㄛ][讚][粉動人][海角七號,非看不可][好又叫座][笑到肚子痛]…..。
退休新聞工作者李旺台先生在2008年9月13日自由時報為文說:[它的製作人員真的了解台灣,很用心描寫台灣人在現代化進程中由粗暴到文雅,由簡陋到完備,由吵鬧不休到攜手合作的一套台式發展模式。大的方面譬如春吶演唱會由不可能變成可能,最後出奇的成功,小的方面如街頭機車騎士,面對紅綠燈、交通警察,以及戴安全帽由不扣環扣到完全扣上的種種鏡頭,事實上也記錄了一個真實的台灣社會演進歷程。我在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好幾次心中吶喊出來:啊!這就是真的台灣。]
本片不但票房繼續飆高,導演製作下一個[台灣史詩]巨片的美夢,也越來越有實現的機會了。它還帶動了周邊附帶商機的不斷湧現:很久無人聞問的飾演茂伯的台灣國寶級的北管大師林宗仁突然成了電影公司爭相爭取的明星;馬拉桑的南投小米酒突然熱賣,恆春的飯店生意興隆……。
報上有人(羅英維080910自由廣場)建議政府,尤其是新聞局培植戲劇產業,觀光局發展觀光,效法韓國人的做法,譬如韓劇[大長今]轟動,韓國人就製造了個[大長今民俗村]來吸引觀光客,我們也應趁[海角七號]的轟動,在恆春海濱製造出[海角七號春吶喊]的舞台等吸引觀光客,結合墾丁及附近的風景古蹟魅力,振興南屏東與南台灣的觀光引力,並帶動附加產業的發達。

由恆春讓我想到最近驅車經過圓環,看到被布幕包起來的圓環,令人傷心。台北市政府好像又在重修圓環,希望帶回老台北的記憶與圓環商家的生意。想起五十年前初來台北就學時,常盼望到圓環享受蚵ㄚ煎的往日情景,眞的要落淚了。
我覺得要拉回圓環的客人,應從改善交通做起,當年末落的西門町及淡水,就是因為捷運帶回了人潮與商機。因此應該讓建築中或規劃中的捷運路線在圓環設站,如果沒有圓環站,可考慮由最接近的捷運站,譬如捷運中山站,以地下街連結圓環,圓環的台灣小吃也可部分移到地下街,擴大圓環商圈的範圍。台北東區的地下街,連接SOGO、頂好商圈到明曜百貨,以及台北車站地下南北及東西向的四條地下街,長遠的看,應是有正面功效的。台北市可否將圓環變成圓環捷運地下街商圈呢?

2008年9月13日 星期六

*自在生活,尊嚴往生

自在生活,尊嚴往生
「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登入健保IC卡
陶子

為尊重醫院中末期病患自然死的權益與尊嚴,衛生署委託安寧照顧協會辦理「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登入健保I C卡。包括表達希望接受緩解性與支持性照顧,及於生命末期時不做心肺復甦術。

顯示全文/隱藏全文



為何要費這麼大功夫來維護病人自然死,與醫療法第四十三條規定有關。該法規規定:「醫院、診所遇有危急病人,應即依其設備予以救治或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不得無故拖延。」這導致在醫院中過世的人,都要經過心肺復甦術的折磨後才能領到死亡證明書,即使已是器官衰竭的老人或重症的人。
不適當的「急救」措施不斷的在醫院中發生,許多經歷這樣心痛經驗的民眾,多會為自己許下這樣的心願——希望這種事不要發生在自己身上。因此,他們得知可以簽署「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登入健保I C卡後,紛紛簽下意願書。
然而,簽了意願書登入健保I C卡就可以安心嗎?答案是:否。因為大多數的醫療機構之電腦程式設計無法顯示意願書的內容,使這項美意有名無實。因此,已簽署完成之民眾可至醫療診所做健保卡資料更新,以確定是否已註記,做資料更新的同時,也在督促醫療診所更新程式設計,使掛號或看病時都能顯示意願書內容,讓尊重生命無界限,才能共結法緣,同生極樂國。在醫院電腦能讀意願書的內容尚不普遍的階段,建議已完成意願書登入的民眾,要將安寧心願卡與健保卡放在一起備用,以防萬一。

(資料來源:本刊4 6期「共結同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法緣」)
編按:前些時候,有機緣向本會董事長道海長老提及「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一事,他聽後十分認同,說這是很好很如法的事,並且交代應該廣為宣導。有關簽立意願書的詳情,請洽「台灣安寧照顧協會」
(電話:02-2808-1585 地址: 2 5 1 6 0台北縣淡水鎮民生路4 5號),亦可至該會網站 www.tho.org.tw了解。(本文轉載自《僧伽醫護》雜誌第50期http://www.sangha-care.org.tw/)

*為什麼協助病人安詳往生那麼困難?




為什麼協助病人安詳往生那麼困難?
陳榮基

僧伽醫護雜誌2008年的第50期37頁登載編輯整理的[自在生活,莊嚴往生]一文及52期28-30頁,登載一篇題為 [我的安寧之路]的拙作,期向讀者推介追求安詳往生的權利與實務。居然引來一位邱小姐哀怨悲痛的迴響長文。讀到其尊翁邱老先生的痛苦往生的描述,令人萬分難過。

顯示全文/隱藏全文



邱老先生以82高齡,在女兒告知可以 [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的訊息後,親自簽署此意願書,並由女兒寄給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作健保IC卡的註記。老人家希望可以確保安詳往生的權益,萬萬沒想到卻在臨終時,飽受兩家醫院 [痛苦折磨],才含恨而終,讓家屬長期抱憾。
邱老先生因 [感冒發燒,無法順利呼吸](邱小姐函中未敘明老先生是否有何慢性重症),醫師告知 [要插管],邱小姐 [一下子意識到如果不同意,就要和家父永別。][親情的難割難捨],突然 [面臨生死的重大抉擇],發現父親的生死突然在自己的手中,[無法承受],[就答應插管]。家屬的不捨,往往是造成沒有能尊重長輩親人先前簽署 [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即已表達的臨終不再接受心肺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的折磨的意願,亦即選擇拒絕心肺復甦術(Do no resuscitation, DNR),以求安詳往生的意願。如果當時醫師能夠與家屬分析病況,解釋病情的嚴重度,如果病人已是末期絕症病人,CPR已無法挽回生命,只有延長病人的痛苦,即應勸服家屬,共同尊重病人DNR的意願,不再插管治療,協助病人安詳往生。安詳往生是我們的基本人權!
一旦插管,接上呼吸器,就變成如邱小姐函中所說的:[當我在加護病房,看到插管的家父,五花大綁,大大的白膠帶固定插管,用力緊緊的貼在臉上皮膚,嘴裏還塞一塊東西,不讓他把不習慣的管子咬住(其實是很令人痛苦的管子)。心理的痛,整整哭了一天。][就為了我的不捨,讓家父受這麼大的痛苦。真希望就停止吧,我錯了!]醫師說:[既然插了,就不能拔掉,只能繼續治療。]這又是第二次的重大錯誤,因為根據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規定,如果病人已是 [末期病人],匆忙急救時縱使插上氣管內管,但未能恢復呼吸,家屬還是可以根據病人自己簽署的DNR意願書,或健保IC卡上註記的DNR意願,要求醫師拔除插管,停止呼吸器,協助病人安詳往生。醫師也可在確定病人是末期病人並有DNR意願書的簽署後,合乎醫學倫理也合法的停止呼吸器,拔除氣管插管。該醫師顯然沒有了解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規定,而再次錯過了協助病人安詳往生的機會。思之令人扼腕!該醫院沒有教好聘用的醫師,可惜,可惜!衛生署及安寧團隊推廣DNR意願簽署與IC卡註記兩年,顯然還未能將此觀念普及,需要更加努力宣導。
如果病人沒有自己簽署 [DNR意願書],一旦插管,就真的不能拔除了。因為在訂立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時,立法委員們不同意只有家屬簽署的 [DNR同意書],而沒有病人預先簽署的意願書者,一旦被插管,可以拔除或撤除呼吸器及插管設備。除非插管後病人醒過來,可以自己簽署DNR意願書,才可拔除。因此我們極力鼓勵大家趁早簽署 [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並將之註記在健保IC卡上,到任何一家醫院都可看到此意願。我們也要求醫師注意IC卡上註記的DNR意願,在末期病人臨終時,尊重病人的意願,不再插管,以最大的愛心與同理心,協助病人安詳往生。
任何一個人急性傷病,醫師都會也都應該全力搶救。但是當家中老人已經承受一段時間慢性衰竭疾病或末期疾病(如無法治癒的癌症,腦心肺肝腎等重要器官之一的衰竭)的折磨時,如果長輩也已表示臨終安詳往生的希望,並簽署了DNR的意願書(家屬應該協助長輩完成合法的簽署及登錄手續),大家應做好心理準備,避免臨時因為 [親情難割難捨],改變承諾;有一天,病況惡化,導致呼吸困難時,應與醫師好好肯切的討論,確定CPR已屬無效的醫療時,應該尊重長者的意願,協助他安詳往生,祝福他痛苦即將解除,一路順遂前往極樂淨土或天堂老家。人生終將一死,如果疾病已到末期,家屬不必不捨,大孝與大愛,應是親切的陪伴病人,協助他勇敢的接受,協助他坦然面對,無悔無憾沒有痛苦的劃下人生句點。醫師也應該不必覺得不作CPR搶救就讓末期絕症病人死亡是醫療的失敗,而強行作與天爭命的奮戰,讓病人與家屬承受更多的痛苦;未能協助病人安詳往生,才是醫療最大的失敗。(本文刊在於僧伽醫護 54: 25-27, 2008.)

2008年9月12日 星期五

*醒獅緣

謝老師伉儷

080913醒獅聚會於台北庭園會館


醒獅緣
作者:謝雲飛

昔時歐西帝國主義者嘗言:「以中國文化之久,土地之大,人口之眾而觀之,若上天可賦予以國力,益之以雄心,自當為舉世不二之猛獅,一吼便必驚懾六合,威震宇內也;惜數百年以來,該國始終沉睡不醒,直為一睡獅耳.」以是而稱中國為「東亞睡獅」;日本且辱中國為「東亞病夫」,有志青年鑑此,誠不能默然於心也.
一九五五年八月,余受台灣省立新竹中學之聘,擔任該校高中甲班導師兼教國文,首次進入教室時,見教室後壁上高掛「醒獅班」三大字,則知該班班名為「醒獅」也.自斯而後,余與醒獅遂結為終身緣.既知所教班級之班名為「醒獅」,則余當即悟知此即諸生志節趨操之所向矣.少小如斯,而能勵志若是,心甚欣慰.

顯示全文/隱藏全文



與諸生處凡二年,朝夕廝磨,形影可況,人各勤奮,俱皆超越常品,凡有校內外賽事,例必名列前矛,其間可稱述者如:(陳榮基參加)演講比賽全國第一,壁報比賽全縣冠軍,拔河比賽全校冠軍;尤可稱道者,方諸生畢業之際,教育部舉行一次空前無後之全國高中畢業生國文、數學、英文三科會考,成績公布,「醒獅」班五十三人與試,計國文得八十分以上者九人,七十分以上者三十一人,其餘十三人均在及格以上;數學成績竟居全國最高,五十三人中,四十五人一百分,餘八人中僅二人在八十以下;英文則大部在八十分以上,不及格者竟無一人.成績之高,一時傳為佳話.余不才,而因緣際會,能與眾英才共聚,誠可謂天下之良緣巧遇矣.
畢業後,成績特優之前三名,依向例以第一志願保送入國立臺灣大學;餘五十名則參加全國大學入學聯考,放榜之日,無一人落第,人皆如願考入理想之科系;且有一人高中丙組狀元(當時大學聯考分三組:理工科為甲組、文法商科為乙組、生物農醫科為丙組),消息傳來,竹中內外,人人歡欣雀躍;陳昭明膺狀元,陳府筵開十數席,以邀親友師長共聚歡慶.
獅友入大學後,匆匆四年(醫科七年)學成,又依法服兵役一年畢,旋即進入社會各部門為重要幹部,各自展現大才,而成一時之社會棟樑,昔時所定之志節,於時畢現,「醒獅」之盼,果如願矣.
諸生自步入社會後,天各一方,聚首惟艱,然獅友之相繫相念,無時或已,即此一念之殷,乃有獅友之良辰嘉會,以解思念之勞,亦以傾訴衷曲,互換學養也.奈何時序匆匆,忽焉已逾古稀,不能不令人有「時光不饒人」之嘆也.
先是,蔡榮鑑因車禍往生;而後,沈勝正不期然棄世,陳振昌於紐約溘逝,楊文傑大動脈瘤破裂,王禮陽罹重症以不治;越前年,羅美隆又病肝大去;近者,陳昭明、劉守衡先後相繼辭世..回首既往五十餘年,直如夢境飄忽,思之既深,不免哀情充溢;憶昔東山初晤,相得竟如手足,朝夕浸潤,絃歌不輟,忽忽兩年消盡,思欲再繼,便不可得,人生之無奈,往往類此.其後雖南北分飛,中外遙隔,獅友諸人竟是初心不改,思念永繫,音息常通,縱無固定會期,卻能時相聚首;每逢佳會,便必歡情溢於言表,人自傾吐胸臆,各有大成展示.以目下諸生之學養德業而觀之,已確可定論此生為不虛矣!而余能遘此機緣,與諸君子期會終生,亦益可感其為人間之良貴矣!(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八月十二日於台北新店筠扉堂書齋)
(本文是恩師謝雲飛教授的大作,徵得老師同意,貼在此,以餉老同學們。)

好校長---憶辛志平校長



好校長
作者:謝雲飛

  有位學生跟我談起:省立新竹高中,自台灣光復至今,剛好是整整的四十年,要我為這件事寫點兒感念的話,以表祝賀之意。
  我在省立新竹中學教書,是民國四十四年八月到四十六年七月。現在回想起來,二十八年前的往事,是那麼地遙不可及,感覺上那似乎是很久遠的歷史了。
  任何人要對竹中有什麼感念的話,首先總是感念辛志平校長;竹中之成功關鍵,完全在辛校長;他,的確是一位好校長。

繼續閱讀請點選下面這個數字                          [12.9.08]

2008年9月7日 星期日

*吐煙達摩The Smoking Darmo




吐煙達摩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勸世人,莫計較,
世事盡在雲煙間!

The Smoking Darmo

Keep one eye open, another eye closed.
What the heck of straining at a gnat.
All worldly affairs are just like the clouds and smokes.

心經The Heart Sutra


The Heart of Prajna Paramita Sutra
Translated by Tang Dharma Master of the Tripitaka Hsüan-Tsang on imperial command.

顯示全文/隱藏全文



When Avalokiteshvara Bodhisattva was practicing the profound prajna paramita, he illuminated the five skandhas and saw that they are all empty, and he crossed beyond all suffering and difficulty.
Shariputra, form does not differ from emptiness; emptiness does not differ from form. Form itself is emptiness; emptiness itself is form. So, too, are feeling, cognition, formation, and consciousness.
Shariputra, all dharmas are empty of characteristics. They are not produced, not destroyed, not defiled, not pure, and they neither increase nor diminish. Therefore, in emptiness there is no form, feeling, cognition, formation, or consciousness; no eyes, ears, nose, tongue, body, or mind; no sights, sounds, smells, tastes, objects of touch, or dharmas; no field of the eyes, up to and including no field of mind-consciousness; and no ignorance or ending of ignorance, up to and including no old age and death or ending of old age and death. There is no suffering, no accumulating, no extinction, no way, and no understanding and no attaining.
Because nothing is attained, the Bodhisattva, through reliance on prajna paramita, is unimpeded in his mind. Because there is no impediment, he is not afraid, and he leaves distorted dream-thinking far behind. Ultimately Nirvana!
All Buddhas of the three periods of time attain Anuttarasamyaksambodhi through reliance on prajna paramita. Therefore, know that prajna paramita is a great spiritual mantra, a great bright mantra, a supreme mantra, an unequalled mantra. It can remove all suffering; it is genuine and not false. That is why the mantra of prajna paramita was spoken. Recite it like this:
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 svaha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浄,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三業,五倫,八德

*心臟病或關節炎?


心臟病或關節炎?
陳榮基
家中一副鐵捲簾,已使用了二十多年,初安裝時,師傅交代,三步五時要用潤滑劑(如牛油),塗塗鐵門的溝槽。以後只要覺得鐵門上下聲音有些雜音,就會作作潤滑的動作。最初好像有效,時日久了,也不知是真的有效還是對自己耳朵的心理作用,或是安慰劑效果。近來鐵門上下,越來越大聲,一直還以為是年久失修”關節”壞了。心想這個老舊鐵門”骨頭關節”大概都不行了,可能應該換新的了。繼續忍耐了一段時間,漸漸鐵門下降中途,無法煞車,整扇鐵門一直往下衝,看樣子真像”2266”或”哩哩落落”,好像整片門早晚就要解體了。

顯示全文/隱藏全文



只好找廠商專家來換鐵門,結果老師傅一看,診斷是馬達老舊拖不動鐵門了。該換的是”心臟”馬達,而非”關節”肢架,他還說,這款老鐵門,比現在市面上有的鐵門還要堅固。真慚愧,科技進步了二十年,原料卻更”脆弱”了!而且換馬達遠比換整片鐵門工程簡單。換了馬達後,果然老鐵門,上上下下,平滑安靜,沒有噪音。想不到自己診斷的”關節炎”居然變成”心臟病”。還是專家師傅利害,有了正確的診斷,才有正確的處方或手術,結果以換馬達治好了我家鐵門的問題。
病人就醫與醫師診病,真的很像這個鐵門的問題,有了正確的診斷,才能治好病痛。曾見過有老年病人因為”體力衰竭”,活動逐漸減少,最後從原來天天晨跑變成臥床不起。醫師診斷是”心臟衰弱”,投藥無效。最後神經科醫師診斷是”巴金森氏病”,正確用藥後,病人終又恢復每天清晨可以到運動場散步。有位中年病人,因為四肢痠痛無力,被當作”關節炎”治療無效,結果被發現是”巴金森氏病”,給予正確治療後,病況才能改善。也有年輕病人因為手抖,被診斷為”巴金森氏病”,治療無效,才被確認為”威爾森氏病”,獲得正確治療而改善病情的。
老人家常有四肢顫抖的問題,容易被診斷為”巴金森氏病”,常被投與多種藥物治療,不但症狀未能改善,反而因為藥物的副作用而生活品質下降。如果獲得正確診斷,發現不是”巴金森氏病”,而是老人更常見的”老人顫抖”,接受醫師的建議,不要服藥,生活品質馬上改善。我常告訴病人,這種顫抖病,除非影響到吃飯喝湯的動作,否則可以不必治療。美國雷根總統就有這個問題,並不影響他當總統。不過有時要勸病人不吃藥或減吃一兩顆藥,所花的時間比開給他一顆藥還要多。
醫師需要靠詳細的問診,繼之以詳細的身體檢查(望聞問切),用醫師敏銳的觀察力,加上敲敲打打摸摸聽聽,才能夠達成初步的臆斷,選擇正確的工具,如抽血、驗尿、照片子或作心電圖或腦波,抽絲剝繭,達成正確的診斷,與病人商量後選擇最洽當的治療。(本文登載於健康世界雜誌2008年10月號)

2008年9月6日 星期六

*重要異常值的即時通報

重要異常值的即時通報
陳榮基
醫策會顧問

三十多年前赴美進修,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神經科當住院醫師,有一天白天與指導教授在實驗室作動物實驗,晚上就在實驗室與教授閱讀當天所作的腦波,以便第二天一早可以交出腦波報告給秘書打字。忽然一本腦波出現罕見的[抑爆型]波(suppression burst pattern),這種腦波通常出現於嚴重腦缺氧、大量藥物中毒或低體溫狀態,病人可能會有生命危險。教授要我立刻打電話給病房值班醫師,提醒他注意病人狀況,雖然病人”睡”得很熟,但因值班醫護同仁意識到可能會有危險,立即吊上點滴,密切觀察,果然半夜病人陷入休克,但因在密切觀察中,順利的救回了一命。

顯示全文/隱藏全文



回國後在台大醫院服務,參與消基會的病人申訴工作。經歷了兩件醫療案件:第一例是一位女病人因為乳房腫塊,接受簡單切除手術。一週後回診拆線,因為傷口癒合良好,病人未再回診。兩週後病理報告靜靜的送到病歷內被收藏。三個月後傷口下又長出腫塊,病人回診,醫師才發現病理報告是乳癌!第二例是一位男性老先生,接受攝護腺肥大的手術,術後恢復順利,愉快的出院。病理報告在兩週後送到病歷室靜靜的被貼到病歷內。四個月後病人因為腰痛難癒,被照X光,發現腰椎疑似轉移癌症的侵襲,追查前此攝護腺的病理報告,才發現是攝護腺癌!
經過這些經驗後,約二十年前我在台大醫院院務會議建議要求病理科對診斷為[癌症]的病例,加送一份報告給主治醫師。但因當時報告是用打字機繕打,每份報告已打了五份,加上第六份會看不清楚,未能被病理科接受。再過幾年,影印機普遍了,電腦打字也出現了,當時任醫務副院長的我再度要求,病理科終於接受了,開始將[癌症]病理報告加發一份給主治醫師,希望可以即時提醒臨床醫師對他的病人做適當的處置,不會延誤病情。
有一次黃昏時到一家醫院作床邊教學,住院醫師報告一位住院兩天的中年卡車司機,主訴重複發作的全身無力,躺在床上起不來。我詢問血鉀值,早上抽了血,還沒有報告,打電話問檢驗科,說因為血鉀值太低,不敢報告,希望再送一次檢體,重作檢查。這位病人的全身無力,就是因為血鉀下降所致的[周期性麻痺],當下補充鉀,半小時後病人已經可以下床走路了。
又有一次黃昏時在另外一家醫院作床邊教學,一位昨天住院的年輕小姐常常早上昏睡無法起床。當時發現病人半昏迷,全身冒汗;我問血糖多少,一大早抽的血尚未收到報告,電詢檢驗科,回答說血糖太低了,請再抽一次重檢。這位病人患的就是[自發性低血糖症],當下給予葡萄糖液注射,立刻清醒過來。後來繼續檢查,找到胰臟內的因素林腫瘤,手術後就不再發病了。
曾經有位八十多歲老先生,因右側腹股溝疝氣,住院接受手術。腹部X光報告有輕度腸阻塞,疑有大腸癌。此報告未被主治醫師在手術前發現。出院一個月後病人因腸阻塞再住院,接受大腸癌的手術。
我也努力提醒同仁們,負責任何檢查或檢驗,如果看到結果與送檢的主治醫師的原先臆斷有很大的出入,而這個檢驗或檢查的發現,對病人的即時處置很重要的話,應該主動打電話向主治醫師報告,不應只是”負責任”的將報告照一般程序發出去,可能延誤主治醫師的正確判斷,因而耽誤了病人的病情。能夠做即時通報的人才是使自己成為真正的醫師或檢驗師,不能作即時通報的人,是自貶為醫匠或檢驗匠。
不幸在我自台大退休後,聽說我們自己的一位退休教授因病作檢查,主治醫師認為是良性疾病,切片檢查的結果是癌症,病理報告靜靜的送到病歷室,貼上病歷。幾個月後才被發現是癌症!
約三年前在參與醫院評鑑的時候,很驚喜的在台中榮總及台南奇美醫院,發現這兩家醫院利用現代資訊技術(IC Tech),將重要的檢驗異常值如血糖或血鉀太低或太高,肝功能或腎功能危險異常,或重要的檢查結果,如放射科或病理科打出有癌症或結核的字眼於報告中時,電腦會主動發出報告給主治醫師的PHS電話留言及電郵(E-mail),以雙重機制,讓此重要的異常值資訊,迅速傳遞給主治醫師,使後者能夠即時處置,造福病人,提升醫療品質。當年底,衛生署接受我的建議,還召集各醫院請這兩家醫院作觀摩演講示範,以後也欣見不少醫院跟進。
希望各醫院在完成此重要異常值的即時通報系統後,能更進一步的將此資訊彙整給一位專員,由後者負責追查主治醫師是否有作適當的反應。對於已出院的病人,也可幫他掛號,請病人很快回到主治醫師門診來接受正確的處置。
有次我在恩主公醫院門診為一位慢性病人作例行性抽血檢驗,並照例預掛一個月後的門診。第二天,檢驗科同仁打電話報告我,病人腎功能的BUN值高達60。我馬上請門診護理師為病人掛號,通知病人次日來看腎臟科門診,讓醫師給予適當處置與衛教。次週病人還特地來我門診致謝!
衛生署可以透過評鑑要求或鼓勵醫院努力做好重要異常值的即時通報,病人也不防請教醫院或醫師有什麼通報的系統,大家一齊努力,來提升醫療品質,使病人獲得更完善的照顧。[本文登載於醫療品質雜誌2(6):96-97, 2008.]

2008年9月4日 星期四

推廣素食

普耳茶新知


普耳茶新知:
陳榮基
有些人喜歡喝普耳,餐館常提供普菊。我則因為不喜歡普耳的濃濃霉味,一向對它敬而遠之,甚至擔心發霉的茶會傷肝傷身。
最近到廈門旅遊,在觀音山茶博士家(Dr. Tea)聽自稱是來自雲南西雙版納的姑娘的說明,才發現好的普耳茶不應該有發霉的味道,發霉的應該丟掉。加上菊花的普菊,是利用菊花香味掩蓋霉味,是錯誤的喝法。那種普耳,應該丟掉。
普耳(約拇指大或小指大一塊),加入約2000 CC冷水,煮沸後飲用,比泡的更好。燒好後,取出茶渣(可再用三五泡)(不要將茶葉與茶水合處太久),茶水(沒喝完的)放冷了,藏冰箱內,可用約一週。以上有關普耳的新資訊,僅供茶客參考。歡迎提供更多更正確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