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7日 星期五

*恭迎南傳當代大師 隆波讚念蒞臨蓮花基金會

恭迎南傳當代大師 隆波讚念蒞臨蓮花基金會 隆波讚念(阿姜朱連)長老蒞會普照,敬邀共霑法益,同參難得一見的菩薩行者! 日期:2012年5月10日(週四) 時間:上午9:30 地點:蓮花基金會/台北市承德路三段230號4樓 http://www.lotus.org.tw 讚念長老的全稱是阿姜讚念‧錫拉寫陀(Ajahn Jamnien Silasettho或Ajahn Jumnien Silsettso),中文舊譯為阿姜朱連。 修行四法: (a)讓自己和別人不自卑; (b)讓自己和別人不傷心; (c)讓自己和別人不生氣; (d)讓自己和別人不鬥氣。 修行五法: (a)不接受別人不好的事物; (b)不給予別人不好的事物; (c)只接受好的事物; (d)只給予好的事物; (e)自淨其意如白布。

2012年4月26日 星期四

黃建勳醫師等新作: <2012飲食密碼> 書泉出版社 http://www.wunan.com.tw 值得大家向大家推薦: 增進健康,促進環保,保護地球!

失智 遺忘的時光更需要愛

失智 遺忘的時光更需要愛 【聯合報╱巫瑩慧/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 2012/04/24 國際失智症大會於3月初在倫敦舉行,本屆主題是「Science Fact Fiction」。以「Fiction」作為主題之一,首先是澄清與事實不符的說法,不少人對失智症存有:老了就會這樣、癡呆、精神有問題、失去社會功能等負面印象。因為不了解,以致周遭的人對患者和其照顧者產生疏離、排擠、甚至貶低他們的人格與尊嚴。 其次,以專欄、專題報導、小說、連續劇、電影和紀錄片等自傳性或故事性描述,透過多元媒體,讓普羅大眾,更生活化掌握失智症的真實面貌。 紀錄片主角 現身說法 這次大會中,不論是論文海報或口頭報告,許多文章聚焦於如何藉由媒體、患者、家屬和各國失智症協會的力量,增進眾人的正確認識。 例如,挪威前漁業部長Olsen在51歲時被診斷為早發性失智症,他親自擔任紀錄片「My BELOVED(我的愛)」的主角,在長達一年的拍攝中,藉著快樂、幸福、挫折、悲傷等情感交織,勇敢站出來,告訴大家,即使失智,身心功能逐漸退化,還是可以在充滿愛和支持的環境中,努力生活。 另外,母親也是患者的一位荷蘭律師,拍攝了26分鐘短片「Alzheimer’s Experience(阿茲海默經驗)」。藉著動畫,反映失智症患者的生活歷程和一般正常人體驗的真實世界,其間的落差。觀賞者也可選擇家庭醫師對每個畫面的說明,或透過其資料庫,進一步檢索失智症相關知識,影片已列入該國中學教育課程。 優質的照護 德國分享 德國自2009年啟動「大腦中的彩色片段」計畫,將患者故事和相關照片,製作成海報、看板、螢幕投影,結合閱讀、戲劇、影片放映、演講與座談等,邀請媒體、專業人員、政商名流和社會大眾一起參與,大部分活動都有患者出席,實際和參與者接觸和分享。這些的連結與網絡,有助建構正向的失智症友善社會。德國的失智症照顧和理念,也一直是其他國家學習的指標。 BBC在1978年曾製作一個失智症專題,對於這個當時很少人知道的疾病,影片中形容患者「老喜歡說一些廢話、身上常有怪味、覺得自卑和有罪惡感」等。其實,若主持人知道這些異常現象都是大腦萎縮或缺損造成,就可以引用科學證明,不至於誤導觀眾和詆毀患者。 社會的認同 患者嚮往 在這次大會的專題講座中,邀請失智症宣導大使、BBC健康節目主持人、專欄作家、演員、製片人和患者等,共同探討媒體應扮演的角色與功能。 來自德國的患者、海格女士,大聲呼籲「失智後的我們,會逐漸失去原有的能力,就像我,再也不能勝任六國語言的翻譯。但是請將我們當成朋友、給我們溫暖和鼓勵,以及社會的認同,並協助我們在記憶流失中尋找希望!」 [台灣失智症協會 http://www.tada2002.org.tw ]

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健康世界電子雜誌

以下通路都可以搜尋健康世界電子雜誌訂閱喔 隨身e冊 http://www.cite.com.tw/ereadingnow_mag_detail.php?products_id=22230 遠流 金石堂 http://www.kingstone.com.tw/ 凌網 http://ebook.hyread.com.tw/bookDetail.jsp?id=12286 三民書局 http://www.sanminbook.com/page-ebook.asp 金融研訓院 http://www.tabf.org.tw/FBS/SinglePage.aspx?ProductID=96485 學思行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25010007745 健康世界 http://www.health-world.com.tw

*最好的理由和選擇?/醫師可否慈悲為懷將心比心?

最好的理由和選擇? 我明明在父親病重時就簽了DNR(放棄急救同意書),為何父親仍在我趕到之前,受盡了急救的折磨??我原以為這是一張保證書,保證父親在病危的時候可以免於痛苦地離開,但是我錯了,當我趕到時,一切都來不及了。 醫師說:因為當時沒有家屬在場,所以還是要急救!![有這種醫學的理由嗎?](他怕我們家屬告他嗎?) 在傷心的當下,我說不出任何一句話。 我自己是一位護理人員,也走過這樣沉痛的過程。 全文請看 http://blog.xuite.net/moreloves/fish/59804904

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

*蓮花蒐藏生命的風景(10分鐘濃縮版)

蓮花蒐藏生命的風景(10分鐘濃縮版)歡迎點閱推薦利用 http://dl.dropbox.com/u/47875335/%E8%92%90%E8%97%8F%E7%94%9F%E5%91%BD%E9%A2%A8%E6%99%AF10%E5%88%86%E9%90%98%E7%9F%AD%E7%89%87For%E5%AE%89%E9%A4%8A%E4%B8%AD%E5%BF%83.wmv

2012年4月22日 星期日

見石法師主持桃園浴佛花車遊行

南崁波羅蜜書坊佛堂
浴佛花車
五福宮旁敏盛醫院醫療服務站
敏盛醫院醫療服務站

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

*歡迎參加或支持「安寧療護推廣員」-訓練認證課程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http://www.tho.org.tw/xms/ 「安寧療護推廣員」-訓練認證課程簡章 一、緣起:為將安寧療護理念、實施方式及其所能發揮效果,期待「安寧療護推廣員」能夠成為在地安寧宣導種子或諮詢窗口,結合該地區特有之網路社群、社區社團、校園及醫院等場域,運用台灣安寧照顧協會(以下簡稱本會)標準化教材及已拍攝完成的安寧宣導影片「向英雄致敬」,讓參與民眾能夠了解安寧療護理念,如此不僅是全人、全家照顧,也是全社區照顧,更能讓每位有需要的社區民眾均可獲得生理、心理及社會支持。 二、目的:本會獲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補助辦理「101年度民間團體辦理主要癌症防治與安寧療護推廣計畫:安寧療護推廣員─美麗人生全方位」,將建構完整「標準化安寧療護推廣教材」,進行培訓「安寧療護推廣員」,讓每一位「安寧療護推廣員」充分運用本套教材進行社區民眾安寧療護宣導。 三、指導單位: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四、承辦單位:台灣安寧照顧協會 五、合作單位: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奇美醫院、羅東博愛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六、培訓梯次、日期及地點: 區域 梯次 辦理日期 上課地點 北區 第一梯次 5/19~5/20 和信醫院三樓第1會議室 (台北市立德路125號) 南區 第二梯次 5/26~5/27 奇美醫院第三醫療大樓3樓第8會議室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路901號) 東區 第三梯次 6/2~6/3 羅東博愛醫院醫療大樓5樓大/小禮堂 (宜蘭縣羅東鎮南昌街83樓) 中區 第四梯次 6/9~6/10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大樓11樓會議室 (台中市北區育德路2號) 七、學員資格/報名日期/其他: 1.凡由各醫療機構推薦曾擔任安寧療護相關工作之志工、社工、宗教師、心理師(含臨 床)、護理師、醫師等人員,同時並具有1 年以上之相關工作經歷者均可接受本免 費課程訓練。 2.受理報名日期/名額:即日起至5/11止。每場次招收培訓名額50名。 3.本會得於4場培訓中認證40名學員擔任「安寧療護推廣員」,通過認證之「安寧療護推廣員」則須以本會提供之資料為課程講義大綱,.配合本會3-5場次之社區宣導活動授課安排。 4.參與本次課程之學員(含未通過認證之學員)均可獲得繼續教育時數認證12小時。 5.未盡事宜依本會規定辦理。 八、課程內容 第一天(星期六) 時間 內容 08:30-08:50 學員報到 08:50-09:00 1課程主持 2填寫前測問卷並繳回(學員) 09:00-09:10 ◎方案介紹 09:10-10:10 ◎分組自我介紹與經驗分享(1) 10:20-12:00 ◎分組自我介紹與經驗分享(2) 13:00-14:00 ◎安寧發展與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14:00-15:00 ◎教學法介紹 15:20-16:30 ◎標準教材示範教學 第二天 (星期日) 時間 內容 08:30-08:50 學員報到 08:50-09:00 課程主持 09:00-10:40 ◎常見問題思辯(分組) 11:00-12:00 ◎實際演練及測驗(1)- 每人抽其中一段演練 13:00-15:00 ◎實際演練及測驗(2)- 每人抽其中一段演練 15:20-15:50 ◎演練後教師回饋 15:50-16:00 填寫後測問卷並繳回(學員)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 「安寧療護推廣員」-免費訓練認證課程 《報名表》 姓名: 推薦機構 服務機關: 單位/職稱: 單位電話: 分機: 傳真: 手機: E-MAIL: 連絡地址: ◎ 參加身分(請務必勾選): □志工 □社工 □宗教師 □心理師(含臨床) □護理師 □ 醫師 □ 其他(自填) ◎ 欲報名梯次、日期及地點(請勾選): □ 第一梯次 北區:101/5/19~101/5/20 和信醫院(三樓第1會議室) □ 第二梯次 南區:101/5/26~101/5/27 奇美醫院(第三醫療大樓3樓第8會議室) □ 第三梯次 東區:101/6/2~101/6/3 羅東博愛醫院(醫療大樓5樓大/小禮堂) □ 第四梯次 中區:101/6/9~101/6/10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大樓11樓會議室) ◎ 報名日期/方式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101/5/11止,採傳真(02-28081623)或電子郵件(amigo0823@gmail.com )。 報名後請電洽課程聯絡人謝秘書確認(02-28081585分機204),以免影響您的報名權益。 ◎ 其他 1)已報名學員請於上課前一週至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網站(www.tho.org.tw)查詢,恕不另寄 上課通知。 2)為響應環保,敬請學員自備水杯、文具。 3)學員受訓期間交通、午餐請自理。 本課程為免費報名,如果您已經報名並被主辦單位接納, 請切勿無故缺席。謝謝合作!

2012年4月15日 星期日

《台灣農報》創刊

《台灣農報》 創刊暨發行簡介 2012年4月 目錄 一、創刊緣起 3 二、計畫目標 5  新世紀農業施政願景 5  《台灣農報》創刊宣言 9  長程策略目標 10 版面介紹 11 三、組織架構 13   一、 創刊緣起   農業是國家根本,我國多年前加入WTO,去年兩岸簽署ECFA使台灣農業面臨國際化競爭,為有效配合農漁業轉型,政府大力推動多項農漁輔導政策,但要把每一則有用的訊息快速完整傳遞給所有農漁民並不容易,這時候就必須借助媒體的力量,將政策傳達到基層。然現今媒體新聞取向各有立場,農漁民新聞相對弱勢,因此很需要一份能全心為農漁民服務的專業報紙。   在過去政府各部門較著重於生產導向之技術革新,相對較不重視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之農業產業活動價值鏈分析與整合,使本土農業難以發揮其競爭優勢,不利市場競爭與產業之永續發展。因此,政府利用有悠久之歷史的農漁會,整合農業產業價值鏈,結合農業生產、生活、生態、地方文化特色、行銷策略與農業生產科技等知識,創造競爭利基與優勢,來為民眾締造永續發展之環境,這是很好的做法。但好還要更好,如果有專業報紙報導,將可連結農漁會的點拉起線形成為一個面,一個氛圍,讓農漁業有積極的創意作為,互通有無。《台灣農報》秉持「下達民意,上傳民聲」的精神,完整報導政府各項益民政策,並確實反映農漁民心聲,搭建中央與基層的溝通橋梁,攜手再造農村新未來。   2012年有很多重大事件值得注意,如歐元可能崩解、全球將在20年內陷入「水資源破產」的困境、異常氣候可能只是全球氣候變冷趨勢的開端而已、基因轉植作物的種植面積可能超過天然作物;這些不僅會影響到人的健康,更會影響整個自然界。農漁業要永續發展必須看得更遠、更深,透過報導及教育,讓農漁民熟悉、瞭解進而預防、有所作為,這也是《台灣農報》身為一份專業報紙的責任。 台灣農報 林妍芳 0935-552-300 lemon333dance@gmail.com

2012年4月14日 星期六

<癲癇學和腦電圖學名詞中文標準譯法>2011年版出爐了

歡迎參加5/12下午在自由廣場舉行的<台灣癲癇運動日>活動

2012年4月12日 星期四

*HIV資訊應註記於健保IC卡

HIV資訊應註記於健保IC卡 健康世界2012年4月 http://www.health-world.com.tw

*蓮花<時光逆旅慈悲行>網路放置的位置

蓮花<時光逆旅慈悲行>網路放置的位置如下,歡迎點閱指教,護持。 http://www.lotus.org.tw/4_lifeteach_book_13.asp 或以下全部 http://www.lotus.org.tw/doc/時光逆旅_慈悲行 (網站).pdf 「在這裡,能看到人生的各種濃縮精華版- 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每當陪伴病人走到生命盡頭,我都會問自己, 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懂得檢視自己的生命, 回頭看人生有沒有豐美…」

2012年4月7日 星期六

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辛苦重建路

法鼓山援建 新開部落永久屋入厝 2012/02/26 「只有酸、苦和辣!」高雄市六龜新開部落龍興段永久屋昨天舉辦落成入厝,居民潘怡禎對八八風災後一路走來有感而發;援建永久屋的法鼓山代表果東法師則說,甜在付出中已一點一滴展現,新開部落的居民要開心迎接新厝。 莫拉克風災重創新開部落,在法鼓山基金會協助下於去年四月選定龍興段用地動工,歷經近一年時間,十七戶永久屋終於落成,居民擁有自己的家,昨天特別舉辦落成入厝和感恩餐會,謝謝政府及善心人士協助。 首先由法鼓山住持法師帶領大家祈福,高雄市副市長陳啟昱偕同行政院重建會執行長陳振川、果東法師等人贈交永久屋鑰匙、入住禮金給居民,並為紀念碑揭幕,新開部落重建協會理事長潘星貝和十七位居民向每位來賓獻上火鶴花,將彼此感恩心聯結起來。 潘怡禎上台感謝大家,她說有這十七戶居民鼓勵,才能挺過一路走來的「酸、苦、辣」,爸爸潘星貝雖然沒有當代表了,但做了更有意義的事,替大家爭取永久屋;果東法師隨後表示,他抱著感恩心來參與盛會,看到「甜」已經在付出中一點一滴展現。 陳啟昱致詞時表示,感謝法鼓山基金會大力協助,陪伴居民走過重建,也期許新開部落永久屋居民能營造為溫馨祥和的模範社區,藉此感謝各界對重建的辛勞付出。 資料來源 :中國時報

2012年4月5日 星期四

歡迎參加見石法師的禪修課程

禪修課程
主持人: 見石法師
時間: 4/7起每週六晚上7-9:00
地點: 桃園縣蘆竹鄉仁愛路3段262號

2012年4月4日 星期三

*4/28國北教大<東方人文、正念與生命教育>研討會

*蓮花雙月刊3月號已出刊,歡迎點閱


蓮花生命雙月刊2012年3月【專題企畫】
蒐藏生命風景─共同拼貼起生命中的一個圓/朱惟君
【活出微塵星光】
立遠見的遺囑─為無限生命導航/黃瀅竹
【陪伴者手札】
孩子,有我陪你/簡菁燕
【塵盡光生】
一親一疏,同時上演的生死震撼教育/永悅法師
【生死關懷教學】
好好安排自己的臨終大事(上)/紀潔芳
【生命開麥拉】
蓮花新聞112期/編輯室
歡迎點閱 http://www.lotus.org.tw

2012年4月3日 星期二

*時光逆旅慈悲行--簡介蓮花基金會

感謝佛菩薩的加持與十方大德的護持,蓮花基金會走過18年頭。我們需要您的繼續支持與指教。


網站連結http://www.lotus.org.tw/doc/時光逆旅_慈悲行 (網站).pdf

*讓生命發光,請踴躍訂購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出版書籍

《安寧舵手─陳榮基化醫為愛的生命故事》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第14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的故事
■ 口述:陳榮基;編著:莊曉明
■ 出版社:周大觀文教基金會
■ 出版日期:2011年
■ 定價:350元
郵撥 /19117127
http://www.ta.org.tw/index.php?item=other&sn=319
恩主公醫院創院院長、佛教蓮花基金會創會董事長陳榮基醫師,出生於新竹市佛教家庭,二歲喪父,母親茹素奉佛。在家端賴母兄姐之養育教導,上學承蒙諸多 老師之教誨,同學之互相勉勵,從新竹師院附小、新竹中學到台大醫科,都是全校第一名畢業,進入社會,又承眾善知識之協助與提攜,從台大醫院神經科教授主 任、醫療副院長、恩主公醫院創院院長到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監事長、蓮花基金會創會董事長。人生旅途,堪稱人人稱讚,他卻極為謙卑─ 處處充滿應該感恩的善緣。陳榮基醫師最津津樂道:學生時參加台大晨曦學社,匯入大專生學佛的洪流。在台大醫院服務32年中,創辦台大醫院慈光佛學社,並聯 合各醫院佛學社的社員,成立「佛教醫事人員聯合會」。由於聯合會護持法師健康及協助病人安詳往生的願力,成立了「佛教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投入安寧緩和 醫療的工作。
陳榮基化學醫、學佛為愛,挺身而出,在台大醫院開辦佛堂、臨終助念室及緩和醫療病房。於2000年參與促成「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立法,賦予我國國民 可以選擇臨終拒絕心肺復甦術急救(DNR)的權利。為了充實安寧病房靈性關懷的工作,蓮花基金會開創了佛教臨床宗教師的培訓工作。期待佛教徒人人臨終時, 都可獲得法師念佛接引,往生西方淨土。乞願學醫與學佛的使命,傳燈無盡。
由是,陳榮基醫師化學醫、學佛為愛,透視生命本質、看見希望未來,關懷臨終、安寧療護、醫佛合一,幽谷半行,不愧為「安寧舵手」。

2012年4月2日 星期一

2012年4月1日 星期日

*5/30交大演講預告:以安寧緩和醫療追求善生與善終


交大經典通識教育演講預告
講題: 以安寧緩和醫療追求善生與善終
主講人: 陳榮基教授
時間: 5月30日1:30-3:20
地點: 新竹交大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
歡迎蒞臨指導 http://acc.nctu.edu.tw/5.php
交通大學「經典通識教育講座」
~通識教育新創舉,一個可帶走的饗宴 - A Moveable Banquet
~交大學生最多的課程,歡迎您來共襄盛舉!~
一、目 標:大師開講,提升通識教育
二、授課時數:2小時(每週三13:30~15:20)
三、參與對象:全校師生及內外人士,200人(免費參加)
四、地 點:交通大學圖書館B1浩然國際會議廳
五、主 持 人:國立交通大學吳妍華校長
六、主題分類:主題以人文藝術、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三大領域區分
七、負責教師:劉河北老師、洪惠冠主任
諮詢電話:(03)5712121#52764

講座日期 演講時間 講師姓名 講題
2012/05/30(三) 13:30-15:20 陳榮基(現任財團法人蓮花基金會董事長) 以安寧緩和醫療追求善生與善終

*善生善終

如何尊嚴的面對生命晚期追求善生善終
陳榮基

人人追求「五福」,五福包括:「長壽」、「富貴」、「康寧」、「好德」與「善終」(《書經洪範》)。自古善終就是人生最後的要求,也是重要的權益。五福臨門應是善生與善終的最高境界。「善終」是能預先知道自己的死期,臨命終時,沒有遭到橫禍,身體沒有病痛,心裏沒有罣礙和煩惱,安詳而且自在地離開人間。「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不幸在「老病死」的過程中,常常無可避免的會經歷到很多痛苦的折磨。從前的人大多死於家中,醫師面對絕症病人臨終時,最多是到病人家中,握著病人的手,以關懷與同理心與家屬一齊陪伴病人,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
醫學的進步,自1960年代以來,心肺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發明,繼之以不斷發展的高科技醫學,這些雖然延長了人類的壽命,但並沒有提高人臨終的生活品質。反而使醫療提供者,尤其是醫師,產生了與上天爭命的妄想,也使民眾誤信醫療萬能,人定勝天。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在醫院中因為醫師的「英勇奮戰」或「善盡職守」而痛苦的死亡。醫師不能接受病人死於自己手中的失敗,家屬認為如未經醫師最後的CPR的急救努力,是不孝或不愛,或不忍心讓家人走了。現代科技的進步突飛猛進,以及社會型態的改變,很多人死於醫院或養護機構中。急救用CPR技術的不斷翻新,更使醫師充滿了堅定與死神奮戰到底以搶救病人的「高尚情操」。大家陷於也許可以治好或救活的「萬一」機會的迷思中,迷信新藥、新手術、新技術或偏方,忽視病人病況逐漸下滑的事實,無法適時放手。
醫學的教育忽略了臨終醫療的教育,於是在急診室、一般病房乃至加護病房中,對於臨終行將斷氣的病人,一定使出CPR的絕招,心臟按壓、電擊、插管接呼吸器,甚至裝上人工心臟(葉克膜,Extracorporal membrane oxygenator, ECMO)。明知搶救無益甚且對已受盡重病折磨的病人,將更增加痛苦,而且只能延長幾小時或幾天的痛苦生命;但還是因為認為救命救生是「醫生」的天職,不能接受病人終將在自己手上死亡的事實。家屬也因不捨,認為應讓醫生作最後的急救,才是孝順或愛心的表現。於是很多人在醫院加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的冰冷環境中,被五花大綁,機器環繞中痛苦的死亡。醫院急救臨終病人的標準流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 SOP)是插管接呼吸器送加護病房,最後送太平間!
當癌症或其他重症進入末期時,醫師在使盡所有武功而知道無法救回病人、無法為病人解除痛苦時,往往因為不知所措而「逃離」或「遺棄」病人,讓病人與家屬無奈的承受癌末臨終種種痛苦的折磨。相反的在病人臨終時醫師又很「盡責」的執行CPR,讓已經飽受癌症重病折磨的病人,再一次受到極端的痛苦,含恨而終。
中古世紀(約西元四百多年)的天主教以hospice稱呼修道院用以接待長途朝聖者的「休息站」、「中途站」或「驛站」;並以之延伸為「照顧受傷與垂死的過路人的院舍」。1967年英國倫敦的兼具護士及社工身分的醫師,西西里‧桑德斯女士(Dame Cicely Saunders),創辦St. Christopher’s Hospice,乃將此宗教用的名稱 “HOSPICE” 引用於現代的醫療機構,作為照顧癌症臨終病人之設施的稱呼。這種代表人性化醫療的復活的新制度,已在歐美乃至亞洲多國,逐漸普及,於1973年傳入日本。於1990年由馬偕醫院的鍾昌宏副院長傳進台灣,在馬偕竹圍分院創設「安寧」病房,逐漸擴展到全國各地。雖然尚未普及於各個角落,距離需要與理想還遠;但是台灣的安寧緩和醫療在世界的評比上,已經列名全球第14名,亞洲第一名。可惜的是,很多病人或家屬,錯誤的認為接受安寧療護,是放棄與病魔搏鬥的機會,不顧病人所承受的痛苦,寧可讓醫師用盡各種無效且痛苦的特殊醫療手段,與死神爭取幾小時或幾天的時間,最後讓病人含恨以終,家屬悔憾終身。其實大孝與大愛,並非讓病人不計代價,奮戰到底,而是協助病人,安詳面對絕症,接受安寧緩和醫療的照顧,讓病人身無痛苦,心無罣礙,有尊嚴且安詳自在的離開人間!末期絕症病人的死亡,並非醫療的失敗,未能協助病人安詳往生,才是醫療的失敗。
難道醫師在面對各種疾病的末期病人時,一定要奮戰到底,不計病人痛苦的代價,明知無效,一定要以CPR為病人送終嗎?其實很多疾病的末期,CPR已是無效的醫療,不應該在這些病人身上實施:譬如,末期癌症患者、末期之多重器官系統衰竭、末期之重要器官衰竭(如心臟衰竭、肺臟衰竭、肝臟衰竭、腎臟衰竭、腦衰竭、愛滋病患呼吸衰竭、運動神經元萎縮症呼吸衰竭等)。
以緩和症狀而不以治癒疾病為目標的醫療,稱為緩和醫療(palliative care)或緩和醫學(palliative medicine)。Palliate源自拉丁文palliatus,意為減輕嚴重程度,即減輕<疾病>,緩和<疼痛>之意。在16世紀醫學上使用於對遭受痛苦的緩和或減輕。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揭示緩和醫療的原則為:「重視生命,並認為死亡是一種正常過程;生命與死亡不是對立而是連續的;緩和醫療既不加速也不延後死亡,它提供痛苦和不適症狀的解除,它整合病人心理社會和靈性層面的照顧。提供幫助病人盡可能地積極生活直至死亡的一種支持系統,它也提供協助家屬在病人照顧和死亡哀慟期間調適的一種支持系統。」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更進一步界定緩和照顧為:「它是在病人和家屬面對威脅生命之疾病,包括疼痛和其他身體、心理、社會及靈性相關問題時,利用早期辨識和毫無瑕疵的評估與治療,對苦難(suffering)的預防和解除,以改善生活品質的一種措施。」因此,在安寧緩和醫療裏,生活的品質比生命的長短更為重要。今天醫界已將hospice care與palliative care合稱為hospice palliative care(安寧緩和照顧)。
為了更進一步讓病人可以做正確的臨終醫療抉擇,我國於2000年,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經過2002及2011年兩度修法,已經賦予我國民,如果罹患末期疾病(絕症)(包括癌症及重大器官衰竭),經長期治療,已知無效,在臨終時可以選擇拒絕無效且痛苦的心肺復甦術(CPR)的折磨,選擇安詳善終。成年國民都可簽署《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即DNR意願書)》(此意願書可在醫院要到,或上衛生署、台灣安寧照顧協會或蓮花基金會等網站下載),找好兩位見證人,最好是找自己家人(如配偶與子女)當見證人,讓他們了解自己的意願;並將該意願書郵寄到台灣安寧照顧協會(地址:25160新北市淡水區民生路45號),協會會將該DNR意願書登錄於個人的健保憑證(健保IC卡),約三週後到醫院或診所要求將該註記資訊下載於健保卡內,以後到任何醫院醫療人員都可讀卡看到此DNR的指示意願,讓醫師能夠合乎倫理也合法的在最後關頭,不再插管急救,協助病人安詳往生。如果病人自己未簽署此意願書,可由一位親屬代表簽署DNR同意書,指示醫師不要插管急救。
有時在急救的過程中,如果沒有詳盡的既往病歷的資料,醫師尚無法判斷是否插管無效時,可能會插管急救。但是插管後如果無法恢復意識及呼吸功能,自己簽署DNR意願書者,可以中止該無效的維生CPR措施,撤除插管,讓病人不再繼續受苦。但是自己沒有簽署DNR意願書者,家屬如要求拔管,則需包括配偶成年子女成年孫子女及父母等四代家屬全體簽署撤除無效維生醫療同意書,並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開會同意,始可拔管。手續繁雜,不易達成。因此,最好還是在健康時,儘早簽署《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並完成健保IC卡的註記,交待好家屬自己的選擇,才是維護善終的最好措施。
在安寧緩和醫療的領域中,力求團隊照顧。所有照顧者,包括醫師、護師、心理師、社工師、藥師、志工、宗教師等,對於病人及其家屬的關懷是無私且不求回報,完全以溫馨、接納的態度對待他們。安寧緩和醫療並非放棄治療,反而是積極的介入減輕病人的痛苦與家屬的負擔,不以延長生命為目的,而以提升生活的品質為目標。安寧不是放棄,而是「拼、拼到底」,有希望,拼治癒,沒機會,拼品質拼舒適、拼尊嚴。很多人認為「安寧病房是充滿快樂的地方」,是前往天國或極樂世界旅途中的休息站。多年來國內外很多安寧緩和醫療的研究發現,接受安寧照顧的病人,不但臨終生活品質較好,而且生存期較長,醫療浪費也較少。
在安寧緩和醫療裏,病人的靈性和情緒照顧與醫療照顧是同等重要,我們要提供病人身體上的舒適、心理上的舒適及靈性上的舒適。索甲仁波切希望:「讓全世界的醫師能夠極端認真的允許臨終者在寧靜安詳中去世。我要呼籲醫界人士以他們的善意,想辦法讓非常艱苦的死亡過程,可能變得容易、沒有痛苦、而且平和。安詳的去世,確實是一項重要的人權。所有宗教傳統都告訴我們,臨終者的靈性未來和福祉,大大的倚賴這種權力。沒有哪一種佈施會大過協助一個人好好的死亡。」因為協助一個人安詳往生,有可能是協助一個人成佛。基督徒也希望最後能「蒙主恩召」,平和的回到天堂。
在佛道信仰約佔人口80%的台灣,非常需要佛教宗教師參與安寧緩和醫療的服務。蓮花基金會在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長期培訓宗教師,提供各醫院安寧病房需要的宗教師(法師)人才。以建立佛教的醫療傳道志業。
「離苦得樂」,是大部分宗教的要求,「拔苦予樂」,去除人世間的痛苦,給予永恆的快樂,是菩薩的悲願。以安寧緩和醫療的精神及技術,提供末期病人臨終的人性化照顧,目的就是要解除病人身心靈的痛苦,當然更不忍心在最後關頭以CPR增加病人的痛苦。
醫學的目的是預防疾病、治好疾病及解除痛苦,恢復健康。醫生的天職當然是把病人救活,把疾病消滅,將痛苦解除,促進人類的健康。但是「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必經過程,當生命已走到盡頭,死亡已是不可避免時,醫療從業人員,包括醫師、護理人員及所有的醫事人員,是否更應該以最大的愛心及人性的關懷,來提供給每一個病人沒有痛苦,能夠安詳有尊嚴的往生的機會?醫生要『救生』,也要『救死』,醫師照顧病人,應該是「從子宮到墳墓」(“From womb to tomb”!),從出生到死亡,而最後階段的臨終關懷,更應發揮「拔苦予樂」的宗教情操與人文精神。
生命的最後,你可以選擇不要儀器的陪伴。如果家屬要求,還可以將病人帶回家中,壽終正寢。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人人有爭取善終的權利。

參考資料:
1. Rong-Chi Chen: The Spirit of Humanism in Terminal Care—Taiwan Experience
The Open Area Studies Journal, 2009, 2,7-11。
(http://www.bentham.org/open/toarsj/openaccess2.htm)
2. 陳榮基`: 臨終關懷的人文精神。於戴正德,李明濱: 醫學人文概論。台北市:教育部,1999: 97-109。
3. 陳榮基:學醫與學佛。台北市: 慧炬出版社/蓮花基金會, 2002。
4. 莊曉明:安寧舵手。新北市:周大觀文教基金會,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