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 星期一

WHY WORRY ABOUT ?

1973年與同學遊Oregon的Crater Lake時購買的一塊木匾,記得頗有哲理,茲憑記憶介紹如下:
WHY WORRY ABOUT?
There are two things to worry about, either you are healthy or you are sick. If your are heathy, you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If you are sick, there are tow things to worry about, either you get better or you get worse. If you get better, you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If you get worse, you may die. If you die, there are two things to worry about, either you go to the heaven, or you go to the hell. If you go to the heaven, you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If you go to the hell, you will have too many friends to shake hand with, you don’t have time to worry about!

2008年5月10日 星期六

彌勒菩薩讚


笑口常開,笑盡天下古今愁;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
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事;大肚能容,容世間難容之人。
皈依三寶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發願文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祈願文
Through this prayer, may all the sentient beings of the three world of samsara attain perfect buddhahood in the sacred dharmadhartu aboard.
廻向文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登極樂國。

2008年5月9日 星期五

*慧炬傳燈與蓮花安寧之路---紀念周宣德老師110歲冥誕


慧炬傳燈與蓮花安寧之路---紀念周宣德老師110歲冥誕
陳榮基
雖然從小跟著茹素的母親到處見廟就拜,但是自幼佛道不分。1957年進入台大醫學院學醫,1959從台糖退休的工程師周宣德居士,在台大校園內貼出「撰寫佛說八大人覺經閱讀心得」可以獲得獎學金的告示,使我有機會正式接受佛學與佛法的薰陶。1960年4月8日在周老師的輔導下,全國第一個大專佛學社團-台大「晨曦社」成立,有幸成為晨曦社社員,直至畢業。1961年周老師創辦「慧炬雜誌社」,全力推展向大專學生傳播佛法;在周老師伉儷的諄諄教誨下,佛學與學佛成了台灣青年學子的風尚。1964年台大畢業,服役一年後進入臺大醫院服務。為學與做人不敢稍離佛法。周老師後來又創辦慧炬出版社。徵召他從各個大學培訓出來的學生們,擔任慧炬兩社的董事或會務工作人員,本人奉召進入兩社的董事會服務。在周老師赴美養老後,指定由企業家莊南田居士統領慧炬機構。為了擴大慧炬的團體及方便眾多支持大徳的捐款,乃於1992年5月創立中華慧炬佛學會,先後推舉莊南田及劉勝欽居士為理事長,本人於2004年5月承兩位前理事長及理事們的付托,繼任第五屆理事長(2007年續任第六屆理事長)。在莊董事長的帶領下,期盼慧炬雜誌社、出版社及佛學會,三位一體,發揚光大周老師慧炬傳燈的使命。今年正逢周老師110歲冥誕,也是周老師大專弘法將近50年的時光,慧炬同仁紛紛回來參加紀念活動,緬懷先賢,策勵未來,我們更應繼續不斷的努力!茲將本人在本行神經醫學以外的與佛學/佛法相關的活動作一簡報,以告慰慎公恩師:
1987年4月8日臺大醫院成立「慈光佛學社」,時任台大醫學院及台大醫院神經科教授兼主任的我,被推為社長,直到1997年退休離職。在慈光社的參訪活動中得以到埔里蓮茵寺皈依上懺下雲法師,師父開示從事醫療工作的弟子們:「要有觀音菩薩的心腸(慈悲),維摩居士的口舌(智慧與辯才),彌勒菩薩的肚皮(容忍)及金剛菩薩的面目(公正)。」
臺大醫院慈光佛學社與北部各醫院的佛學社團定期聯誼共修,於1990年1月結合醫界佛教徒成立了「佛教醫事人員聯合會」。本人被推為首任會長。會員同仁逐漸形成共識,想要為協助生病法師的醫療及協助臨終病人得以獲得助念及安詳往生做些貢獻。遂於1994年7月在上浄下耀法師的帶領下,成立了「財團法人佛教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蓮花基金會),加入台灣的安寧療護行列。本人被推為董事長,在全體董事的領導下,獲得社會大眾的支持及會務同仁的努力,至今十多年來,不斷推展安寧緩和醫療的工作及生命教育的普及。 1998年「財團法人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僧醫會)成立,本人有幸被邀參與醫療顧問團及董事會的工作,更進一步有機會為法師們的醫療、安養及臨終照顧提供更貼切的奉獻。
安寧緩和醫療(Hospice palliative care,hospice palliative medicine)源自於1967年英國的西西里.桑德思醫師(Dame Cicely Saunders)在倫敦開辦聖克力司多福安寧院(St. Christopher’s Hospice),開啟了用積極的醫療作為,以解除病人身心靈的痛苦,讓病人安享餘生的醫療。此一人性化的醫療,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而於1990年由馬偕醫院竹圍分院的鍾昌宏副院長傳進台灣。本人在1995年任臺大醫院副院長時,積極規劃成立緩和醫療病房,使台灣的安寧路又向前邁開一大步。安寧緩和醫療是「指為減輕或免除末期病人之痛苦,施予緩解性、支持性之醫療照護。」而在臨終時,維持病人的生活品質與協助病人沒有痛苦的安詳往生,是安寧緩和醫療的重要目標。
世界醫師會對末期疾病曾作如下的宣示:「醫師的職責是治癒,盡其可能的減輕痛苦,及保護病人的最大利益。」「醫師可以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在病人或其最近親屬(如果病人已無法表達意願)的同意下,不予治療。」「醫師應避免使用對病人無益的特別(治療)方法(extraordinary means)。」
我國的醫療法及醫師法禁止醫師在病人危急時「放棄病人」,民間思维及醫界傳統,已形成搶救到底的文化,要推展安詳往生,臨終不再接受痛苦與無效醫療折磨的觀念談何容易。本人有幸參與安寧緩和醫療團隊的努力,終於在2000年5月促使立法院通過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提供國民臨終時可以選擇不接受痛苦折磨的心肺復甦術(Do no resuscitation, DNR)的權力的法案。DNR是完成安寧緩和醫療減輕病人痛苦,協助病人安詳往生的一個重要環節。此法案賦予國民可以在健康或輕病的時候,自行簽署「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並將之寄至「台灣安寧照顧協會」(地址:台北縣251淡水鎮民生路45號),協會會協助將此意願註記在健保IC卡內,病人只要持IC卡,到醫院就診,醫師就可看到DNR的意願,在病人罹患不治的末期疾病時,尊重病人的意願,不再以心肺復甦術的急救動作,增加病人的痛苦,協助病人安詳往生。如果未預立DNR的意願,也可在罹患不治重病時,簽署DNR意願書,或交代家屬或親友代為簽署同意書,交付診治醫師,叮嚀醫師尊重病人的意願,在適當的時機,協助病人安詳的走完人生的旅程。
在病人臨終時,生活的品質可能優於生命的延長,醫師在此時,如能尊重病人意願,積極提供安寧緩和醫療的照顧,並在臨終時協助病人有尊嚴的死或安詳的往生,將是莫大的功德。大孝與大愛應是陪伴臨終的病人,協助其坦然接受疾病,安度餘生,安詳捨報往生。病人的死亡,並非醫療的失敗,未能協助病人安詳往生,才是醫療的失敗。
早點簽署DNR意願書並告知家人,可讓家屬了解自己的意願,免得一旦罹病或到了年老時,家屬反而不敢、不忍心、或不知如何啟齒與病人討論這種問題。而且,病人的意願最大,將來家屬如彼此間有不同意見,可以尊重病人的意願,以病人預立的意願為奉行準則。醫師與家屬可以根據此意願共同協助病人安詳往生,走完無悔無憾的人生句點。(慧炬機構www.towisdom.org.tw/蓮花基金會www.lotus.org.tw/)(本文登載於慧炬雜誌527:47-50,2008)

2008年5月8日 星期四

敬悼好友黃國榮先生




敬悼好友黃國榮先生
陳榮基
昨天(2008/5/7)下午照例回到母校臺大醫院為醫科六年級的實習學生作床邊教學,驚聞老友黃國榮先生,才六十出頭,突然因心臟病病逝於服務中的沙烏地,直如晴天霹靂,久久不能釋懷!
認識國榮是因為二、三十年前為他的罹患巴金森氏病的尊翁看病,發現他是一位有為、孝順且深富愛心與同理心的年輕人。後來他赴美進修就業,但繼續維持對巴金森病的關心。後來由其服務saudai ARAMCO公司派到沙烏地阿拉伯服務。1998年回台度假時來拜訪我,提出願意收集最新各國,尤其是美國有關巴病的醫療資訊,提供國內病友參考的構想。他並積極聯繫美國、歐洲、澳洲及日本等國家的巴金森病相關團體,獲得授權翻譯該等團體的文章,分享台灣病友及醫界。從開始的寥寥A4紙幾張,到現在每年出版兩期的一百多頁的「台灣巴金森之友」刊物。得到羅氏藥廠及諾華藥廠的協助,及我的同事台大專研巴病的神經科醫師吳瑞美(現任台大醫學院神經科教授及主任,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出任發行人及醫療編輯,他則負責主編及美術設計。大部分的文章是他在下班時間瀏覽國際資訊,譯成中文,交由吳教授修訂後刊出。提供了國內巴病病患及家屬,最先進的資訊。對國內諸多巴病病友會的活動貢獻很大。甚至我的一位專研巴病的同事,都說有些報導,他還是從國隆介紹的文章中才知道的。
國榮在上期(2007/09第十五期)的編輯手記中提到:「感謝讀者的支持,本刊今年邁入第十年,發行數量也增加到每期六千本。雖然至今已出版了十五期,許多讀友也希望我們增加出版的次數,但考慮我們的工作人員都是業餘的志工,我們只有盡力而為,希望今後每年至少出版兩期。」他希望退休後回台,能夠更有時間奉獻在這份志工的服務上。不幸在第十六期即將完成之際,他卻突然撒手西歸,在祈禱他安祥的往生天堂淨土之餘,企盼台灣動作障礙學會能夠負起繼續出版這本刊物的重責,并能逐漸發揚光大,以不負眾多讀友的期待。
(上面兩張照片是吳教授傳給我的國榮去年帶領巴病病友及家屬到新加坡參加國際病友會的照片)

2008年5月5日 星期一

醫學倫理與醫療糾紛

醫學倫理與醫療糾紛
陳榮基
醫學倫理今昔觀
遠在四千多年前的漢摩拉比法典 (The Code of Hammurabi, 2000BC) 就規定:「醫療收費需視病人的社會地位」,「如醫術不良造成對病人的傷害,醫師就要受到懲罰。」 孫思邈(581-673AD)的「千金方『論太醫精誠』」要求「凡太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見彼苦惱,若己有之,身心悽凔,勿避險戲、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又說「夫為醫之法,不得多語調笑,談謔喧嘩,道說是非,議論人物,衒耀聲名,訾毀諸醫,自矜己德。」陳實功(1617 AD) 「外科正宗『醫家五戒十要』明訂「凡病家大小貧富人等請視者,便可往之,勿得遲延厭棄。凡視婦女及孀婦尼僧人等,必候侍者在旁,然後入房診視。…..凡為醫者,不可片時離去店中,凡有抱病至者,必當親視用意發藥。」古人的規範,仍是今天醫學倫理的寶典。近代護理始祖南丁格爾女士(Florence Nightingale)(1863) 說:「醫院的第一要求是切勿傷害」。現代西方醫學倫理的四大原則就是「利益病患,切勿傷害,病人自主、秉持公義」(1)。而最重要的就是古今中外賢聖哲人所一再揭示的「愛」,「秉持愛心」、「視病猶親」,謹記「良醫如慈母」,是行醫成功的不二法門。

顯示全文/隱藏全文



醫師誓言(Decleration of Geneva 1948):「准許我進入醫業時:我鄭重地保證自己要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我將要給我的師長應有的崇敬及感戴,我將要憑我的良心和尊嚴從事醫業,病人的健康應為我的首要的顧念,我將要尊重所寄託於我的秘密,我將要盡我的力量維護醫業的榮譽和高尚的傳統,我的同業應視為我的同胞,我將不容許有任何宗教、國籍、種族、政見或地位的考慮介乎我的職責和病人之間,我將要最高地維護人的生命,自從受胎時起;即使在威脅之下,我將不運用我的醫業知識去違反人道。我鄭重地、自主地並且以我的人格宣示以上的約言。」
病人期待醫師能把病治好,把痛苦解除。醫師要關心,友善,有耐心。瞭解病人需要,講話速度適中,解說簡單易懂。告訴病人醫療方法、用藥及可能發生的不良副作用及如何處理併發症。處方要說明,看病要仔細。詳細說明診斷及其建議的療法。告訴病人有哪些選擇(Alternatives),告知病人不接受治療會有什麼後果。
從前的醫療是醫師中心的醫療模式,現在的醫療是病人中心的醫療模式。醫師依其專業知識、訓練及經驗,提供醫學診斷、預後、治療選擇及結果之資訊;病人提供其本身健康照顧的目標;雙方達成彼此同意的醫療照顧計畫,代表對病人最佳的處置。
醫療失誤無法完全避免
1999年美國國家衛生院(Institute of Medicine)出版「錯誤是人性」(To Err is Human)一書(2),指出美國每年因醫療失誤而死亡的人數高達44,000 ~ 98,000人,居國民主要死因分析中,排名第八位,遠高於每年因交通意外事故死亡的人數,也高於死於乳癌及AIDS的人數。
日本醫師川端英孝著書(2001)(3)指出在日本因醫療不當致死者每年高達數千人。在我國北城醫院B肝疫苗注射的失誤與崇愛診所抗組織胺與低血糖劑的混淆,暴露了醫療失誤很難完全避免。再加上很多疾病的病程千變萬化瞬息多變,生老病死,人人不可避免,只要疾病進程出乎意料,就很容易發生醫療糾紛了。
醫療糾紛知多少
根據陳榮基等1991年的研究調查(4)我國的醫師一生執業中44.1% 有過醫療糾紛的困擾,最近五年26.3%,當年10.8%有過醫療糾紛。在進入司法訴訟的175件中82.3%為刑事訴訟或民刑雙訴。在1117件糾紛案件中,56.3%有恐嚇勒索等非理性的行為。因此醫療糾紛一直是醫界的夢魘。而且醫療糾紛的案件還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為什麼會發生醫療糾紛呢?疾病的進展與醫療的反應,充滿很多的不確定性。醫病雙方對醫療結果/醫療品質認知之差異,很多病人期待醫療完美無缺,而不幸醫療並非完美無缺;病患對醫療權利意識之提升,加上訴訟黃牛之慫恿;醫療保險制度之導入;醫病關係僵化及溝通不良;高科技醫療所帶來的醫源性疾病增加都是引起醫療糾紛的重要原因。
如何減少或避免醫療糾紛?
病人都希望獲得別人的尊重、特別的關照,尊重病人及其家屬,是避免糾紛的第一要件。視病猶親,良醫如母,常保親切的態度。凡事充分溝通,隨時與病人及家屬說明病情進展及處置計畫。不斷充實自己,持續進修學習醫療新知,保持符合當時當地的醫療水準。
保持完整的病歷記載,包括追蹤的計畫;不要隨便批評別的醫師。都是避免糾紛的要件。最重要的是維持歷久不衰的「愛心」與「笑容」,是行醫成功的不二法門。
推動安寧緩和醫療的理念,減少臨終糾紛
隨時教育病人及家屬,鼓勵病人早為臨終的抉擇,預作準備,儘量根據「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簽署「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保證自己可以安詳往生的權力。將該預立的意願書,寄給「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登錄於健保IC卡,則病人到任何醫院,都可由IC卡中讀出病人拒絕臨終無意義的心肺復甦術(DNR)的意願,醫師可據此協助病人安詳往生,減少家屬的遺憾,也減少醫療的糾紛。
畢竟大孝與大愛並非不計親人痛苦的搶救到底,而是親切的陪伴末期病人的親人,協助他坦然接受疾病,減少他身、心、靈的痛苦,協助他放下萬緣,安詳往生。人生終需一死,絕症病人的死亡,並非醫療的失敗;未能協助病人安詳往生,才是醫療的失敗。(本文登載於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08年3月52卷3期11-12頁)

醫德--良醫如慈母

7
6
5
4
3
2
1
醫德--良醫如慈母
陳榮基
在我與內人擔任恩主公醫院正副院長時,有幸因為衛生署國際合作處主任蔡榮福先生(我的新竹中學學長)與我國駐越南副大使徐漢淼先生(我的竹中同學)的牽線,使恩主公醫院能與越南首都河內醫科大學的教學醫院越德醫院建立合作關係,開啟了台越醫療合作的民間管道.當時越德醫院的三百多名員工,自1999年起四年內,有六十幾名醫護等專業人員,來到台北縣三峽鎮的恩主公醫院接受訓練.今天在衛生署的指導下,我國多家醫院繼續這份台越的醫療合作關係.2007年底,本人與內人參加醫策會的參訪團,到河內拜會越南衛生部、河內衛生局、越德醫院及聖保羅醫院,商討繼續合作事宜.多虧曾數次前來恩主公醫院見習的阮德正醫師(現任該院企劃部主任)的安排及親自導覽及翻譯,讓我們很順利的完成任務.
參訪當中,數次在醫院及衛生局的牆上看到很顯目的匾額上書越文”LUONG Y NHU TU MAU”,請教阮醫師,才知是「良醫如慈母」(醫者父母心!).非常佩服越南人對醫德的重視.又在衛生局的牆上看到十條”Y DUC”(醫德)的規範,意思如次:一.醫學是一種藝術;二.不要引起病人的困擾(切勿傷害);三.對待病人不分貧富貴賤(公平、公義原則);四.特別關心極端貧窮的病人(照顧弱勢);五.不因利益而損及醫者的尊嚴(維護醫界的榮譽);六.追求至高的靈性;七.用藥如帶兵應小心謹慎(利益病患及切勿傷害原則);八.犯錯應知悔改(知過能改);九.不可放棄危急病人;十.保持誠實及奉獻心.
以上十則越南的醫德規範,其實與中國古代的要求,以及現代西方的要求,非常接近。 孫思邈(581-673AD)的「千金方『論太醫精誠』」要求「凡太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見彼苦惱,若己有之,身心悽凔,勿避險戲、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現代西方醫學倫理的四大原則就是「利益病患,切勿傷害,病人自主、秉持公義」(Beachaump,TL, Childress, JF. 1994). 古今中外,做人的道理,以及對醫師與病人間的互動關係的要求,都是一樣的。 「良醫如慈母」,如果病人及家屬能永遠保持對醫師的信任,醫師對病人也能保持慈母般歷久不衰的愛心,不會因為醫療糾紛的困擾而氣餒,醫師都能「視病猶親」,病人都能「視醫如親」,醫師有「醫德」,病人有「病德」,醫病關係和樂融融,就能消弭醫療糾紛於無形。請相信每一位醫師都是希望把病人治好的。(本文登在於健康世界2008年5月號社長的話)

圖片說明:1.河內文廟;2.河內一柱廟;3.醫策會參訪團在越德醫院內;4.越德醫院名牌;5.河內聖保羅醫院牆上的良醫如慈母標語;6.越德醫院參訪團在鶯歌台華陶瓷(鶯歌故宮);7.越德醫院參訪團在恩主公醫院.

2008年5月1日 星期四

*尊重生命 (TRUTH,COMPASSION,LOVE)



尊重生命 (TRUTH,COMPASSION,LOVE)
陳榮基
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 1875-1965),畢生以『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為座右銘。在先後取得哲學、神學、音樂、醫學四個博士學位後,於38歲帶著新婚的妻子,深入非洲蠻荒,在赤道南邊的蘭巴倫(今加彭共合國內),由雞舍開始行醫,在非洲服務52年,終於在他90歲逝世後,建立了現在650床的蘭巴倫史懷哲紀念醫院。
史懷哲認為「我們是生存在一個不得不依靠犧牲別的生命,一再殺害生命而藉以生存的殘酷而矛盾的世界裏。」在蘭巴倫,「不同膚色、不同國籍、不同宗教的人們能和諧相處,野獸、家畜也生活在一起,甚至連植物也備受尊重,生命只有在非不得已時,才能被割捨。」
38歲「初抵非洲時,咚咚的鼓聲宣告:『一個白人神巫來了。』90歲逝世時,黑人划著獨木舟在每一個村落傳遞消息:『我們的爸爸死了!』」
被稱為「台灣盲人之父」的羅東陳五福醫師於1976年創立「台灣史懷哲之友會。」2008年4月該會邀請史懷哲的孫女兒,克麗斯丁。恩格醫師(Dr. Christiane Engel)(是音樂家也是醫師)來台北國家音樂廳與台北醫學大學管絃樂團舉辦史懷哲紀念音樂會,由她負責鋼琴演奏。並到國內多家醫學院演講。本人有幸承好友台灣史懷哲之友協會理事蘇孟龍醫師之邀,於4月17日到陽明大學聆聽Engel的演講:我的祖父史懷哲。在問答中,我請教她認為是什麼做人的特質,讓史懷哲成為那麼多人(尤其是醫學生)仰慕的典範?她說了三個字:『TRUTH, COMPASSION, LOVE (真理、慈悲、愛心)。』
擁有哲學、神學、音樂、醫學四個博士學位,並在這四個領域都留下一流的著作。1960年日本白水社網羅了二十多位專家、學者、作家,傾力翻譯史懷哲的著作,刊行了二十卷「史懷哲全集」。相信他已經找到了他所要的「真理」了。
在蠻荒非洲內陸行醫半個世紀,與黑人乃至森林裡的動物生活在一起,慈悲與愛心其實是不斷在他的生活裡。他的愛心,甚至推及到植物。也感染到曾經在非洲與他生活一段時間的唯一孫女兒克麗斯丁身上。當國家音樂廳的音樂會結束時,蘇醫師夫人獻上一束鮮花,克麗斯丁居然說:「以後請勿送花,因為花也是生命!」他不斷向全世界呼籲反對核武反對戰爭,使他在1952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真是實至名歸。
「尊重生命與世界和平」,是史懷哲畢生的信念,也是台灣史懷哲之友協會(The Albert Schweitzer Association of Taiwan) (wufu.eye@msa.hinet.net)的宗旨。願大家都能參與這個理念的推廣。讓「真理、慈悲與愛心」成為我們生活的指南,落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本文登載於健康世界2008年6月3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