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基TAIWAN

我的相片
Taiwan
姓名陳榮基現任恩主公醫院教授/顧問醫師 神經學兼任教授. 曾任(台灣大學/台北醫學大學)教授, 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顧問,台灣失智症協會名譽理事長,台灣腦中風醫學會名譽理事長,中華慧炬佛學會理事長,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健康世界雜誌社社長.慧炬雜誌社發行人, 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董事,華梵大學董事. [曾任]恩主公醫院創院院長,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科教授及主任,台大醫學院生理學科教授.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理事/監事長,佛教醫事人員聯合會理事長,台灣神經學學會雜誌(Acta Neurologica Taiwanica)創刊總編輯. [學歷] 台大醫學院醫科畢業,黎巴嫩貝魯特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 of Beirut)進修(WHO復健醫學訓練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Univ of Wisconsin-Madison)神經科進修, 日本福岡九州大學腦神經研究所進修. [獎項]醫師醫療奉獻獎(台灣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7/11/12),越南衛生部人民健康奉獻獎(2010/10/11)Received a Medal for People's Heath from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Vietnam on Oct. 11, 2010.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2011/04/16).

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不要期望過高》

  《不要期望過高》

2018-10-25 奮鬥螃蟹 發表于資訊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a48n65j.html

1️  對老伴不要期望過高:你老了,她也老了,照顧得好,要高興、要感謝;照顧不到之處,不去挑剔,自己動手,拾遺補缺,不要依賴,更不要生氣和抱怨。想吃什麼,自己可以去買,尤其要學會一些基本的煮飯技能,至少,特殊情況下能吃上飯。

 2️  對子女不要期望過高、更不可苛求:不要把讓兒女為自己養老規劃在意願之內。 他們孝敬比較好,但自己一定要有打算。不要苛求他們做這做那,給他們留下難侍候的印象。經濟上要量力,要體量他們也將步入中年,不要還像孩提時代對他們指手畫腳。

 3️  對組織、單位不要期望過高:巳經退休了,拿著社會保險的退休金,就已經很好了,再有新的關照就是驚喜,值得感恩了。

 4️  對朋友不要期望過高:懷著純真質樸之情交友,不圖回報,只求帶來好心情,帶來友誼,帶來愉悅,穩定情緒提高抗衰老能量。 有回報是驚喜,無回報不要去想那回事。

 5️  對社會也不要期望過高:每天出門辦事購物,高高興興出門,快快樂樂回來,就是幸福的一天。經年累月與形形色色的人交往,不可能都是笑臉,公車上也不可能都有人讓座,人與人相處不容易,誰都有個不順心的時候,只要記住 「理解萬歲」 就可以了。

 6️  對身體不要期望過高:現有一說:「小病是福」,小病類似黃燈,可以讓你警覺起來~要注意關照自己了。期望過高,還可能引發過度治療、過度運動、過度進補。這樣你的心就累了。心一累,結果會適得其反。想要一點病都沒有,想保健得像小伙子一樣,可能嗎? 還是把小病當作朋友,友好相處為妥。

 這篇文章寫的太好了! 希望轉發,讓更多的親人、同學、同事、朋友👫共享。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