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基TAIWAN

我的相片
Taiwan
姓名陳榮基現任恩主公醫院教授/顧問醫師 神經學兼任教授. 曾任(台灣大學/台北醫學大學)教授, 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顧問,台灣失智症協會名譽理事長,台灣腦中風醫學會名譽理事長,中華慧炬佛學會理事長,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健康世界雜誌社社長.慧炬雜誌社發行人, 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董事,華梵大學董事. [曾任]恩主公醫院創院院長,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科教授及主任,台大醫學院生理學科教授.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理事/監事長,佛教醫事人員聯合會理事長,台灣神經學學會雜誌(Acta Neurologica Taiwanica)創刊總編輯. [學歷] 台大醫學院醫科畢業,黎巴嫩貝魯特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 of Beirut)進修(WHO復健醫學訓練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Univ of Wisconsin-Madison)神經科進修, 日本福岡九州大學腦神經研究所進修. [獎項]醫師醫療奉獻獎(台灣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7/11/12),越南衛生部人民健康奉獻獎(2010/10/11)Received a Medal for People's Heath from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Vietnam on Oct. 11, 2010.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2011/04/16).

2025年3月27日 星期四

 牛津辯論會討論台灣未來與中國統一

 ▲許毓仁參加英國牛津大學舉辦的牛津辯論會,主題有關台灣未來與中國統一,最後由許領銜代表的反方以 265:152 票獲勝。

[NOWnews今日新聞] 由英國牛津大學舉辦的牛津辯論會(Oxford Union Debate)於近日舉辦,辯論會主題為:「本院認為台灣的未來在於與中國統一」(This House Believes Taiwans Future Lies in Unification with China)。該場辯論吸引了牛津學生、教授及眾多國際關注者,最後由許毓仁領銜代表的反方,在激烈的辯論與精闢的論述中,以 265:152 票獲勝。

繼續閱讀請點選下面這個數字               [27.3.25]

根據在場人士描述,牛津大學標誌性的辯論廳(Debate Chamber)當日座無虛席,不僅一樓觀眾區擠滿了人,二樓看台亦座無虛席。該會場的設計仿效英國西敏寺國會,兩側長板凳對坐,辯士輪番上陣,主席則居於高處主持全局。

這場辯論的雙方,都有重量級辯士登場,正方代表包括:政治哲學學者Daniel Bell;英國國王大學教授、中國研究專家Kerry Brown;中國智庫學者與前鄧小平翻譯高志凱。反方則由:前台灣立法委員既哈德遜智庫研究員許毓仁;香港民主運動領袖羅冠聰以及兩位牛津校友。

反方代表在發言時強調三大關鍵論點:首先是歷史事實:「台灣從未是中國的一部分」。許毓仁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49年成立以來,從未統治過台灣。此外,國際條約如1943年開羅宣言、1945年波茲坦宣言、1951年舊金山和約,以及1971年聯合國2758號決議,都未曾明確規定台灣屬於中國。

 第二個關鍵點是「台灣的未來應由2300萬人民決定」。許毓仁強調,台灣是一個擁有獨立政治體系的民主社會,其民意長期反對統一。民調顯示,超過六成台灣人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且年輕世代更強烈支持維持現狀或獨立。

最後一個論點是:「統一對中國而言是戰略負資產」。許毓仁採取「反證法」策略,提出問題:「如果我是習近平,為何要冒一切風險來統一台灣?」

他更以政治困境、經濟危機與軍事風險等3個關鍵來說明。在政治困境上,中國難以成功治理一個習慣自由民主的社會,若強行統治,將面臨大規模的抵抗運動;在經濟危機部份,一場對台戰爭將癱瘓中國經濟,使其面臨全球制裁,並導致關鍵半導體供應鏈崩潰。至於軍事風險上:台灣地緣防禦強大,兩棲作戰難度極高,即使中國獲勝,也將面臨長期的佔領戰與國際反制。

辯論過程中,英式辯論傳統的尖銳反駁、幽默諷刺不斷交鋒,讓現場氣氛高潮迭起。辯論結束後,現場觀眾需經過兩側出口進行投票,最終結果反方以 265:152 壓倒性票數獲勝。辯論後,眾多牛津學生與校友紛紛向許毓仁致意,感謝他為台灣發聲。而許表示,自己只是說出自己深信的事情。

牛津辯論會以其悠久歷史與高水準辯論著稱,並被譽為「英國首相的搖籃」,許多英國政治領袖,如強森(Boris Johnson)、柯麥隆(David Cameron)、布萊爾(Tony Blair)皆曾在此發表演說。辯論前,參與者都會受邀參加正式晚宴,場外則進行專業攝影與社交酒會,包括牛津學生、教授、校友盛裝出席,展現對這場辯論的重視。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