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基TAIWAN

我的相片
Taiwan
姓名陳榮基現任恩主公醫院教授/顧問醫師 神經學兼任教授. 曾任(台灣大學/台北醫學大學)教授, 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顧問,台灣失智症協會名譽理事長,台灣腦中風醫學會名譽理事長,中華慧炬佛學會理事長,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健康世界雜誌社社長.慧炬雜誌社發行人, 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董事,華梵大學董事. [曾任]恩主公醫院創院院長,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科教授及主任,台大醫學院生理學科教授.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理事/監事長,佛教醫事人員聯合會理事長,台灣神經學學會雜誌(Acta Neurologica Taiwanica)創刊總編輯. [學歷] 台大醫學院醫科畢業,黎巴嫩貝魯特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 of Beirut)進修(WHO復健醫學訓練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Univ of Wisconsin-Madison)神經科進修, 日本福岡九州大學腦神經研究所進修. [獎項]醫師醫療奉獻獎(台灣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7/11/12),越南衛生部人民健康奉獻獎(2010/10/11)Received a Medal for People's Heath from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Vietnam on Oct. 11, 2010.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2011/04/16).

2023年3月6日 星期一

蓮花基金會<陪你善終>新書發表會 媒體報導

 蓮花基金會<陪你善終>新書發表會 媒體報導

今週刊

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2303040009

陪你善終,不僅是陪家人走最後一哩路,是學習放下摯愛,與理解自我價值的人生體悟,在告別以前,把愛好好留下來。如同作家李偉文所述,「人活著就必須面對兩個問題,生命是怎麼回事?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以及另一個終極問題,我的生命是怎麼回事?活著有什麼價值?」《陪你善終》新書分享會於今(3/4)登場,由蓮花基金會、三應出版社、一方青出版社等共同舉辦,場內吸引約250人入場,座無虛席,共同虛心學習「人生必修課,認識死亡與善終」,當摯愛的親友面臨死亡,如何協助他們走完人生?而留下來的家屬,又要如何陪伴彼此,走過無止盡悲傷,與感慨?

蓮花基金會董事長黃宗正醫師在座談會中與眾人分享,「人民智慧程度,就看如何面對死亡。」探討《陪你善終》一書超過170則臨床真實故事,陪眾人一起面對醫療的極限,死亡不可逆的到來,用良善的心觸摸彼此的心靈。陪你善終,注重的即是心靈上的關懷,所謂「靈性課題」或「靈性困擾」,就是在末期病人心中看不見、說不出的痛苦,給予最好的陪伴,讓無數病人能安詳、尊嚴地與愛人、自己、世界告別。

繼續閱讀請點選下面這個數字                                    [6.3.23]

 《陪你善終》書中的每一位臨終病患,都是用自己的生命分享體悟,教會活在世上的人,去珍視生命,在親友或自己面臨善終時,對於「瀕死前」與「預備來生」有所指引。惠敏法師在座談會中,陪伴眾人導讀善終的準備,「生死管理是人生必修課,即便面臨AI時代,仍要靠自己管理好健康,面臨老後。」同時,也要不斷思考生跟死間的對話關係,生命應該要活得有深度、廣度、長度,還是他者?

 惠敏法師分享書中印象深刻的兩個案例,17歲夏芝(化名)罹血癌,即便父母有不捨,也要相信他們只是把女兒嫁到很遠的地方去;92歲的阿公一直想回家,但「回家的路」看似很近卻很遙遠,家裡有諸多難處不便照顧,讓阿公難以善終。這些故事令人不勝唏噓,讓眾人對生死有更深體會,死亡是綜合各種生命歷程的關卡,更需要每一個人更用心準備,並且將經驗分享、幫助其他人。

 對於該書,作家李偉文、藝人楊月娥、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科主任蔡兆勳醫師都深受感動。李偉文自覺有幸擔任《陪你善終》一書座談會主持人,他讚揚該書清晰易懂,善終,面對這個人人必修的課題,是一本經典教科書;蔡兆勳醫師也給予評價,《陪你善終》一書詳細解讀宗教師在照顧病人過程中,所看到的靈性困擾及他們所運用的靈性照顧方法。內容相當豐富,幫助大家學習如何面對自己及家人所遇到的靈性困擾。

 《陪你善終》座談會相當精采,在導讀後的名家論壇,邀請臨床宗教師慧哲與普安法師、知名媒體人楊月娥,以及台大緩和醫療科主任蔡兆勳醫師探討善終議題。

 蔡兆勳醫師在安寧病房有20多年經驗,過程中,不斷協助臨床宗教師與家屬建立信任關係,「安寧病房不是放棄,是讓病人活得像個人,在藥物、非藥物協助外,搭配臨床宗教師的心靈陪伴,給予病人力量,得著安詳。」蔡醫師期盼,未來有更多病人提早入住接受安寧病房照顧,減少家屬負擔,圓滿善終。從醫生涯中,他願意花時間進入病人跟家屬的世界,建立信任關係,協助病人與家屬做出最適合的決策。「只要家屬在此刻就坐下來談生死與善終,這個家庭在未來面臨離別時,能不和諧看待嗎?」

 在陪伴病人善終的過程,臨床宗教師也多所付出,慧哲法師說,「法師在病房就是佛,可以給家屬安定的力量。」當病人面臨人生最後一哩路,陪伴他們去思索有什麼還沒做的、不放心、不捨的,臨床宗教師會幫助他們放下。法師們分享自己親身經歷,一位病人,始終無法順利離開人世,她擔心自己的孩子不同信仰,會在她死後因後事爭吵不休,法師只提點她一句話,「妳一直想著生前孩子們爭吵的事,但妳有想過離世後要去哪嗎?」當病人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時,隔天就順利善終了。

 家庭宗教信仰不同,容易造成家庭衝突,但後來才明白,做醫療決定時,病人自身能夠選擇。自身有照顧者經驗的楊月娥,度過照顧公公5年、媽媽7年、妹妹照顧10年等生命歷程,她呼籲每一個人,「陪伴要趁早,學習掃地機器人的精神,遇到挫折要學會轉彎,在家屬臨終以前就做好準備,有這樣的心,就是最好的善終。」

 《陪你善終》座談會令前來的人多所反思,滿載而歸,帶著得來的智慧,放眼、造福未來,並且共同相信:「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偉文 FB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2UKK4k6qA9uo2NANNKjmuXw5fqGiL13v5rgu717Z4J59Ux3mHRgFnQzyThop1sar5l&id=100001429571754&mibextid=qC1gEa

 34 ·

今天下午參加了一場精彩的座談,探討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課題,以下先轉貼今周刊的即時報導,之後我會陸續分享我從蓮花基金會裡學到的”陪你善終”

 .陪你善終,不僅是陪家人走最後一哩路,是學習放下摯愛,與理解自我價值的人生體悟,在告別以前,把愛好好留下來。如同作家李偉文所述,「人活著就必須面對兩個問題,生命是怎麼回事?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以及另一個終極問題,我的生命是怎麼回事?活著有什麼價值?」《陪你善終》新書分享會於今(3/4)登場,由蓮花基金會、三應出版社、一方青出版社等共同舉辦,場內吸引約250人入場,座無虛席,共同虛心學習「人生必修課,認識死亡與善終」,當摯愛的親友面臨死亡,如何協助他們走完人生?而留下來的家屬,又要如何陪伴彼此,走過無止盡悲傷,與感慨?

 蓮花基金會董事長黃宗正醫師在座談會中與眾人分享,「人民智慧程度,就看如何面對死亡。」探討《陪你善終》一書超過170則臨床真實故事,陪眾人一起面對醫療的極限,死亡不可逆的到來,用良善的心觸摸彼此的心靈。陪你善終,注重的即是心靈上的關懷,所謂「靈性課題」或「靈性困擾」,就是在末期病人心中看不見、說不出的痛苦,給予最好的陪伴,讓無數病人能安詳、尊嚴地與愛人、自己、世界告別。

《陪你善終》書中的每一位臨終病患,都是用自己的生命分享體悟,教會活在世上的人,去珍視生命,在親友或自己面臨善終時,對於「瀕死前」與「預備來生」有所指引。惠敏法師在座談會中,陪伴眾人導讀善終的準備,「生死管理是人生必修課,即便面臨AI時代,仍要靠自己管理好健康,面臨老後。」同時,也要不斷思考生跟死間的對話關係,生命應該要活得有深度、廣度、長度,還是他者?

對於該書,作家李偉文、藝人楊月娥、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科主任蔡兆勳醫師都深受感動。李偉文自覺有幸擔任《陪你善終》一書座談會主持人,他讚揚該書清晰易懂,善終,面對這個人人必修的課題,是一本經典教科書;蔡兆勳醫師也給予評價,《陪你善終》一書詳細解讀宗教師在照顧病人過程中,所看到的靈性困擾及他們所運用的靈性照顧方法。內容相當豐富,幫助大家學習如何面對自己及家人所遇到的靈性困擾。

《陪你善終》座談會相當精采,在導讀後的名家論壇,邀請臨床宗教師慧哲與普安法師、知名媒體人楊月娥,以及台大緩和醫療科主任蔡兆勳醫師探討善終議題….全文請見今周刊幸福熟齡專頁

陪你善終!擔心孩子因她後事爭吵不休,始終無法善終,法師提點一句話隔天順利離世 - 幸福熟齡 ( businesstoday.com.tw )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