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人生的結局有兩種,一種有插管,一種沒插管,但最後都死掉-專訪柯文哲

人生的結局有兩種,一種有插管,一種沒插管,但最後都死掉-專訪柯文哲
日期: 2011年10月29日,六,上午12:01
http://tw.nextmedia.com/rnews/article/SecID/109/art_id/86214/IssueID/20111027
台灣葉克膜之父 柯文哲救人如救火
2011年10月27日23:29 壹電視即時
http://tw.news.yahoo.com/ 醫生還是醫死-柯文哲-人道甚於苟延殘喘
醫生還是醫死? 柯文哲:人道甚於苟延殘喘
作者: NewTalk 新頭殼 | 新頭殼 – 2011年10月28日 下午6:11

台大醫院創傷部主任柯文哲今(28)日在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的「優沙龍」演講時指出,現代醫療科技進步超乎想像,能使病患延續生命不是問題,但有時也讓一些命危的病患苟延殘喘地活著,這種病人痛苦的過程,讓他認為,對重症病患的醫療,一切首重「人道」。

柯文哲素有台灣「葉克膜權威」之稱,曾經治療邵曉玲、星星王子等知名人物。台大醫院至今已有1600名病患,曾採用葉克膜ECMO延續生命,由於因葉克膜而聲名大噪,他開玩笑地說,有些病患還以為他的名字叫「葉克膜」。

柯文哲表示,當醫生的目的,在於解除人的痛苦,但他半開玩笑地說:我們和ICU(加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的病人無怨無仇,卻讓他們「不得好死」。他說,今日醫療科技的進步雖然早已超乎常人想像,但醫療器械延續重症病患的生命,卻同時讓痛苦的病人苟延殘喘的活著。

他舉前台塑董事長王永慶為例,指他生前一定有做好事,因為他死在美國是「善終」,如果在台灣,長庚醫師一定全力以赴,拼命幫他裝葉克膜,雖然會延長活的時間,卻可能會「死得很慘。」他認為,台灣人對於生死學,還要再教育。

柯文哲對於他一手設立的台大的5C-7D病房,認為是他醫師生涯中最得意的政績,這個他稱為「德蕾莎病房」專收病情嚴重,卻無門診可收的重症病患。柯文哲說,有一名女子帶著滿腹積水的父親求醫,卻因命已垂危而遭門診拒收,最後在心急如焚的女兒要求下被收到5C-7D病房;4個小時後,她父親終究不敵病魔離世,女兒推著她的遺體出來經過醫護櫃台時,突然下跪向醫護人員磕頭,她感謝的說:「謝謝你們沒讓我爸爸死在走廊上。」

柯文哲說,要讓沒錢、沒勢的病人也有機會被醫院收容,他並且自嘲,5C-7D病房是「全台大最爛的病房」,但「兩年來都未接過投訴」。

「醫師最大的敵人是讓病人死亡,還是使病人受苦?」柯文哲表示,醫師醫「生」不醫死,並以救人為天賦,卻沒有人教醫護人員要如何面對死亡,以及如何面對病人救不活的情況。

他說,其實台灣的醫護人員也很怕看到「死亡」,每當病患心跳數開始降低時,醫護人員往往二話不說,趕緊施打強心劑或其他急救措施,而家屬亦不捨其至親離世,因此都會要求醫護人員搶救,「有時(心肺復甦術CPR)連肋骨都壓斷了,家屬才於心不忍地喊停。」

柯文哲指出,台灣醫師有兩個「不知道」,其一為「病人的死期」,除了癌症末期等疾病外,根據美國賓州大學的研究,有一半的患者在死亡前7天,都很難預測他們的死期,因此在醫療科技日漸發達之際,須要有「面對死亡」的認知,醫療界也需要更重視安寧療護,以及加強學校與社會的生死學教育。

醫師第二個「不知道」,在於「醫師不知道如何和家屬溝通」,柯文哲認為,「除了病人該治療,家屬也應該接受治療」,現代的醫師開刀、健保等都有錢賺,唯獨「和家屬溝通」這件事沒錢可賺,因此醫生往往就放棄了和家屬的溝通。此外,醫師如果想要向無專業醫療知識的病患家屬利用醫療手段敲詐,其實家屬是無從抵抗的。

柯文哲表示,醫師應該要擁有相當高的倫理道德,把醫師當作社會公益事業來做,「如果病人會活,就要對病人好,如果病人活不成,就要盡力安撫家屬」。

柯文哲也指出,台灣的醫療資源分布不平均,可說是個「落後國家」。他指出,台灣健保問題是「政治、經濟」的問題,每個人因錢與勢的差異,導致待遇不同。有關台灣醫療資源分布的區域差異,例如台東人與台北人繳交費率相同的健保費,但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日前公布的調查,台東居民的平均壽命竟比台北人少了約8年,因此「人權需進步」。

柯文哲認為,「生、老、病、死」如同「春、夏、秋、冬」四季,醫生是「人」不是「神」,醫學也有其極限,無法違抗這些定律,當醫師只需盡力讓人「活得好看點」,就是一種功德。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