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公講古《塯公圳與台北的開發》
https://zh.cofacts.tw/article/3j61fh4jsd9iv
「爸爸,為什麼我的學校叫『古亭國小』呢?」在晚飯桌上,我的小女兒問道。「噢,這是一個有趣的題目,牽涉到一個古老的故事。」我放下筷子,對著唸台北市古亭國小的小女兒說道。「什麼古老的故事呢?」小女兒問問題的口氣,聽來真悅耳。
「難怪很少聽到汀州路、水源路一帶會淹水。」妻子彷彿也有興趣的回應道。「第二條由山邊向東南走,經過六張犁、三張犁、松山,將水排入基隆河,這一條水路約有27.4公里長,灌溉台北盆地東部的農田。」我愈說愈起勁。「六張犁是什麼意思呢?」小女兒問道。「犁是以前耕田的農具,通常農人用一台犁可耕五甲左右的地,所以六張犁表示那裡有三十甲的農地。所以呢,三張犁表示有十五甲農地。」我藉機教起乘法運算。
「看來在台北市買房子,若怕淹水,就查自己的房子是在老圳路的上游,中游、下游就知道了。」妻子感嘆道。「是的,先民拓荒時,早就知道台北盆地的地面高低,並依此設計水路的走向。因此台北市平原地區最不會淹水的地區是大坪林、景美、公館等地,那裡約在海拔十五公尺,而台北市最低漥地區是在基隆河口的關渡平原,那裡約與海平面等高,關渡平原的大樓要淹到五、六樓高,公館附近才會開始淹。」我邊說邊覺得,應該有人在網路上設立一個網站,告訴台北居民,基隆河水漲多高時,他們家的淹水機率有多高,這可能比電視台的颱風氣象報告更與台北市民有關。
「那第三條分線呢?」小女兒追問道。「第三條分線,是台北盆地最古老的水路,比郭錫塯所建的渠道更早。可能在十八世紀初期,就有人來到景美山區,自萬盛附近引一條叫『霧裡薛圳道』的水,灌溉大安區附近的農田。郭錫塯後來引新店溪水灌溉台北平原時,也將霧里薛圳納入其灌溉水路系統。這一條分線現在穿過台灣大學校園,繞過新生南路,經過台北科技大學、中山女中、雙連,到中山區的北邊才進入基隆河。這條圳路南北向貫穿台北盆地。這三條分線,灌溉當時台北市約一千五百公頃的農田,對台北的開發,功勞很大。郭錫塯所建的這三條水路,就合稱為「塯公圳」。目前在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的路邊,還有一個塯公圳紀念碑,很少人知道這條圳路,就在新生南路的路邊。只是後來台北市另建排水道,農地變為建地,塯公圳就阻塞,不再使用了。」我仔細的說明道。
「爸爸說這麼多,還沒有說到古亭國小取名的由來呢?」小女兒仍然沒有忘記她的問題。「古亭區,以前是一片森林,這裡是進入新店溪的入口,所以以前稱為『林口』,塯公圳流到這附近的支流,稱為『林口幹線』,林口幹線帶來穩定的水量,因此,先民將樹木砍去,改為種植水稻。因為擔心外來的強盜,就在公館隘口設有亭子,派守衛輪班守望,並在亭口設置大鼓,以在必要時打鼓示警.」鼓亭,所以就如此後來被叫出古亭來了!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