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8日 星期二

最熟悉的陌生人

 最熟悉的陌生人     ——上師嘎瑪仁波切開示:

我們總以為了解別人比了解自己來得辛苦,所以對自己以外的人常有熟悉和陌生之分,但事實上,一個人最不容易了解的是自己。

想想看,當我們用手觸摸自己的臉、鼻子、眼睛……當我們看到鏡子裡所映射的影像,然后告訴自己:“你,長得就是這個樣子。”而內在無形卻主導我們行為的自我意識,也就是這顆讓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心”,更須反觀照見,才能對快速變化的人性有所理解,進而導向正面發展,人生從而變得快樂、美好。

我們習慣評論他人的性格,指責別人的所想、所言、所為,自認為比誰都了解別人,自認為對世俗看得透徹。其實,當我們對外界評論的同時,往往忽視了對自我的觀照,不知道最熟悉的陌生人,其實是我們自己。

所有人的心原本是良善的,卻被貪心、嗔怒、迷痴、嫉妒、傲慢等煩惱像灰塵一樣蒙蔽。這些煩惱是如何產生的呢?因為心。心通過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和外境相接觸,而產生好與不好的種種分別。這些分別一直循環,再加上自己的執著,使得原本純淨的心產生兩種情緒:一種是“好”,一種是“壞”。而好壞的分別,並不是真實的分別,隻是來自主觀的認定。

平常我們認為自己很清楚地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其實我們就愛犯這些“聰明的糊涂”!人對於心的認識,本身就是矛盾模糊不清的。當我們實際去尋找“心”時,找不到一個確切的它﹔可一旦執著起來,它便主導著我們整個身體、語言。純淨的善念,大部分都被“自我的執著”所遮掩,需要長時間用強迫的方式使它從內在散發出來。人心愈往自己的利益發展,就愈不容易行善﹔心裡愈為他人著想,超越自我,心之本善就比較容易產生出來。當然,心也會產生傷害別人的念頭和行為,這就是所謂的“惡”,這是我們所要斷除及淨化的部分。

宗喀巴大師曾說過:“如果你有顆善心,那麼見和道都是平坦的﹔只要你心中有惡劣的嗔恨心,那麼見和道都是凶惡的。”善和惡的來源主要在於心,而不是言語和行為。

心是主導,言和行則是配合心的意念來行事的。我們懂得這些道理后,當再想過多熟悉、了解、評價他人時,應該提醒自己:熟悉與陌生的關鍵不在如何花心思琢磨別人,而應該更多了解我們自己——這個熟悉的陌生人!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