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基TAIWAN

我的相片
Taiwan
姓名陳榮基現任恩主公醫院教授/顧問醫師 神經學兼任教授. 曾任(台灣大學/台北醫學大學)教授, 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顧問,台灣失智症協會名譽理事長,台灣腦中風醫學會名譽理事長,中華慧炬佛學會理事長,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健康世界雜誌社社長.慧炬雜誌社發行人, 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董事,華梵大學董事. [曾任]恩主公醫院創院院長,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科教授及主任,台大醫學院生理學科教授.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理事/監事長,佛教醫事人員聯合會理事長,台灣神經學學會雜誌(Acta Neurologica Taiwanica)創刊總編輯. [學歷] 台大醫學院醫科畢業,黎巴嫩貝魯特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 of Beirut)進修(WHO復健醫學訓練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Univ of Wisconsin-Madison)神經科進修, 日本福岡九州大學腦神經研究所進修. [獎項]醫師醫療奉獻獎(台灣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7/11/12),越南衛生部人民健康奉獻獎(2010/10/11)Received a Medal for People's Heath from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Vietnam on Oct. 11, 2010.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2011/04/16).

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漢娜·鄂蘭 :《平庸的邪惡》

 1945年,納粹政權倒台後,盟軍進入德國的達豪集中營,發現大量S體和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倖存者。美軍第7軍團的指揮官亞歷山大·帕奇將軍(General Alexander Patch)下令附近城鎮的居民,全數進入集中營參觀。

這些人原本聲稱,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在那一天,他們踏進鐵絲網內,看見一具具堆積如山的、人像牲口般被圈養、失去人形的塊狀物。他們的表情從震驚到顫抖,有人當場嘔吐,有人崩潰。原本聲稱「不知道」的他們,忽然全都沉默了。

不想知道,是最溫柔的自保,也是最殘酷的縱容。

 漢娜·鄂蘭在《平庸的邪惡》中描述的納粹劊子手阿道夫·艾希曼,曾是猶太人大屠S的主要執行者之一,但在審判中,他一再辯稱自己只是按照上級命令行事,並未直接參與S戮。他看似平凡無奇,甚至有些呆板,卻在體制的庇護下,成為協助滅頂數百萬人的幫兇。

繼續閱讀請點選下面這個數字           [5.4.25]

「平庸的邪惡」源於人們對體制的盲從和不加思索的服從。

我們當然不會覺得自己活在那樣的極權年代。可是你知道民主制度崩壞最快的催化劑是什麼?不是換人上台,是公民的沈默。

總有人說「我不管政治」「我不知道,不想選邊站」,於是選擇漠不關心。可是,體制之所以腐敗、不適任的官員之所以能持續坐在位置上,從來不是因為他特別強大,而是因為太多人選擇不去動他。

我們有時甚至因不足掛齒的錯誤而去炎上店家、藝人或網紅,卻不用同樣的力度去監督官員,是覺得無法改變,還是距離生活太遙遠?

明明官員才是和你民生的柴米油鹽息息相關的角色。明年的電費會不會漲,房租有沒有補助,辦護照要不要擠到台北,罪犯能不能被偵查和嚴懲,小孩能不能在治安有保障的環境下長大,國際上能不能堂堂正正說出自己來自哪裡,這些事明明才更重要。

浪費自己的監督權,不想看,不去注意,任他們瞞混和欺騙。和那些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的德國人民,又有多大差別呢?

 一個民主社會的價值,從來不在於選票能不能換掉一個人,而在於人民有沒有決心「願意花時間監督」這件事。每一次的罷免、投票、甚至網路上公開討論一個政策,都是對整個制度的提醒:我們還在看,我們還在管。

 如果我們不去看、不去問、不去參與,體制就會理所當然地變得怠惰,進而腐敗。那時候,就算我們想奮起反抗,也只能發現:那座集中營,早就已經蓋在我們的生活周圍,而我們習以為常地經過它,卻從來沒有進去看過一眼。

民主不是每四年投一次票的儀式感,而是每一天都選擇,不要做視而不見的那個人。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