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基TAIWAN

我的相片
Taiwan
姓名陳榮基現任恩主公醫院教授/顧問醫師 神經學兼任教授. 曾任(台灣大學/台北醫學大學)教授, 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顧問,台灣失智症協會名譽理事長,台灣腦中風醫學會名譽理事長,中華慧炬佛學會理事長,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健康世界雜誌社社長.慧炬雜誌社發行人, 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董事,華梵大學董事. [曾任]恩主公醫院創院院長,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科教授及主任,台大醫學院生理學科教授.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理事/監事長,佛教醫事人員聯合會理事長,台灣神經學學會雜誌(Acta Neurologica Taiwanica)創刊總編輯. [學歷] 台大醫學院醫科畢業,黎巴嫩貝魯特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 of Beirut)進修(WHO復健醫學訓練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Univ of Wisconsin-Madison)神經科進修, 日本福岡九州大學腦神經研究所進修. [獎項]醫師醫療奉獻獎(台灣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7/11/12),越南衛生部人民健康奉獻獎(2010/10/11)Received a Medal for People's Heath from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Vietnam on Oct. 11, 2010.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2011/04/16).

2010年4月17日 星期六

賀台灣護理的信心鍾博士米壽

Jen-yih Chu: 1948年就留學加拿大的鍾信心主任


這裡主要從上述「護理的信心」一書節錄出來,鍾主任1923年生於淡水,父親是牧師,她伯父鍾亞妹是馬偕在台的第一個客家信徒。她讀完淡水公學校後就去讀淡水女學院,這女學院跟蔡阿信醫師的淡水女學堂是同一學校。蔡阿信1907年入學時是六年制而鍾教授是1935年入學那時是四年制,那期間都是金姑娘當校長(蔡的回憶錄用J.M. Kinney,鍾的用Kinny)及位高姑娘(Miss Connell)當教員。這女學院畢業後,1941年入學聖路加女子專門學校,1943年因戰爭而提早畢業,隨即在聖路加國際醫院工作。

1946年從日本搭美艦回台,先在省立台北醫院護理部工作以及台北護理高職教書,後來接任台北醫院護理部護理長。她在書上說「在二二八之後,對新政權的感覺失望,加上看到社會環境的轉變」辭了工作申請進入跟陳翠玉前一年才去的Toronto大學進修護理教育。1949年畢業後又轉到日本一年多後1950年才回到台灣。 一年後前往台南籌備台南護校,並擔任第一任校長,她是台灣當時極少有的台灣人女性校長。她治校謹嚴,但也跟陳翠玉經歷類似,被誣告了貪污。雖然一審就判無罪,但她對這次無妄之災感到非常失望而辭去校長之職,心灰意冷,差一點就離開台灣,後來到台大護校任教。二年後1959年又再獲得WHO的獎學金到美國Michigan州立Wayne大學護理系進修二年。1961年回台到台大護理系任教,三年後1964年又再獲WHO獎學金到美國St. Louis市的Washington大學進修精神科護理二年,1966年得碩士學位回台大護理系。她的回台訓練了不少精神護理人才,因而有「精神科護理鼻祖」之稱。1972年又接下台大護理系系主任以及台大醫院護理部主任雙重工作。這期間她改革了護理系教學及醫院臨床的互動關係,並改革了以病人為主的綜合性護理模式。她改革的模式也被台灣其他醫院採用。後來又首創精神科護理及加護護理兩專科,開啟了專科護理的時代。

六年兩屆主任退任後又於次年擔任Saudi Arabia醫療團顧問或副團長到1986年。1986年以後接任高醫護理系系主任。任內成立護理學術研究所,1993年退休時又成立「信心護理文教基金會」。

鍾教授一生貢獻台灣,她不像以前討論大部分的戰前留學歐美醫界人士(<台灣醫界>2002年5月及本書第六節)以及這篇的其他三位,長久在台灣醫界工作,對台灣醫療貢獻良多。她幾次留學歐美對台灣定有幫忙及影響。她獲獎及各種榮譽無數,她那本書都有詳細記載,不必在此重複,但對其中的賴和醫療服務獎我個人最感高興。此獎由於筆者在北美洲台灣人醫師協會獎學委員會負責人任內去募款及推動成立。那年由於對台灣醫界漸感生疏委託陳永興醫師組審查團推薦人選。最近讀她的回憶錄,她的確是最符合我們設獎宗旨的得獎人,她一生的生涯、經驗及貢獻,最值得大家去學習。

1 則留言 :

Bill 提到...

I remember her. She is Telu's good friend. So she is 88. She looks much younger than that. Wonder what's her secr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