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

阿彌陀佛關懷中心:學習在生與死之間 ─ 安身立命,讓下一站,幸福!

阿彌陀佛關懷中心


學習在生與死之間 ─ 安身立命,讓下一站,幸福!


文/曹麗蕙 圖/心爾張顧獻
近日,死刑的存廢問題,引起諸多輿論喧嘩,也讓大眾有機會審視「生命」議題。生老病死為人生必經過程,德國哲學家海德格曾說:「人是一種向死的存在」,孔子曾說:「未知生,焉知死?」,本期專題的主軸,希望就生命教育觀點,讓大眾慎思生命終點,按圖索驥反芻生命終極意義,從體認生命的有限性中,把握光陰,建立無窮盡的利生態度。

生死同一 無所畏懼
    在佛教信仰中,如何看待「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阿彌陀佛關懷中心(ACC)發起人慧禮法師表示,人們畏懼死亡,是因對生命片段了解,以為死了,就什麼都沒了,怕失去世間擁有的家庭、眷屬、財富等。且對死亡的未知感到不安,不知死後,業力習氣、無明煩惱會帶我們到什麼境界?
 
    他說:「死亡本為生命的一部份,生死同一。在這兒出生,其實是在另一時空死亡;在這兒死亡,其實是在另一時空出生。這期生命末了,為下期生命之始,生命是同時結束,同時開始。」。
    慧禮法師笑說:「從出生那一刻,死亡即善意向我們微笑、招手」。然而,如釋迦牟尼佛所言:「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人生在世,若能時時回歸自性(生命本體、能量場),讓生命運作莫在對立、分別,好壞、是非、對錯的世間法攪和,方可於起心動念、情緒作用、因緣人事的當下,回復自性,隨處作主,而不會妄想執著。

耕耘生命花園 無憾面對終點
    生命有盡頭,才顯出「生」的珍貴;唯有了解死亡、尊重生命,才能活出人生的意義與價值。蓮花基金會董事長陳榮基表示,基金會除了臨終關懷的宗旨外,視野也擴及生命和生死教育,就是希望與大眾一起探討生命全貌,塑造慎始善終的社會文化。
陳榮基分享一則小故事:
    有一位老教授得到癌症,太太怕他受不了,堅持不讓他知悉病情,不惜製造假病歷給他看。因此,老教授依然度日如昔,然而每況愈下的身體,終究難敵病魔,最後他不支倒塌病床時,喟嘆:「你們應該早點告訴我死之將至,讓我好好安排後事,交待學生、子女,並珍惜和你們相處的時間啊!」結果,他帶著遺憾離世。
    陳榮基表示,好好把握生命每一天,等到病了才要追求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其實太遲了,不如從小施行生命教育,尋思做人的意義,努力耕耘自己的生命花園。
    生命要過得精彩、富有意義,慧禮法師提出一個妙喻:「生命與經營商場、在學修業的道理一致,若有盈利、成績優等,人生沐浴在正向、良善、光明中,即使死亡畢業了,也是件值得期待的好事。反之,若生意運作虧損、成績不佳,面對死亡時,則會產生心理壓力與黑暗陰影。」
對中國人而言,「談生」比「論死」容易,陳榮基建議,最好在身心健康時,與家人討論生命最後一程的規劃與準備,不僅可藉此回溯自己是否善盡生命義務?有那些該做、可做的事,能在未來的人生旅程繼續完成?此外,也能減少往生後子女間的許多紛爭,而子女們透過對談,更能了解父母心中的想法、修養、人生哲學與宗教思想,進而提醒自己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彼此都會少些遺憾。

運用媒介儀式 思考生命課題
    生死關懷的碰觸、正視與探問,更深一層意涵,是幫助大眾思考如何在生與死之間「安身立命」。生命價值無關長久,而在於廣度、深度,臺大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主任孫效智在《打開生命的十六封信》中,提出「人生三問」:我為什麼活著?我該怎樣活著?我如何能活出應活的生命?幫助年輕人探索生命真相,思考生命價值與意義。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如何教導孩子生命教育的課題呢?台北張老師中心諮商心理師黃玉真說,生命教育題材生活中俯拾皆是,父母可運用媒介催化引導,且遇到親友往生,則盡量善用儀式,強化道別。
■ 運用各種媒介催化引導:
    繪本書籍、報章雜誌、電影卡通,養的寵物、生活中的傢飾器物等,都是媒材。
黃玉真指出,《爺爺沒有穿西裝》、《我還有一隻腳》、《不存在的女兒》等繪本圖書,「送行者」、「阿凡達」或宮崎駿系列電影,甚至是電視新聞都能成為親子討論話題,父母可以問問孩子們看到了什麼?感受是什麼?引領他們說出對生命的看法。
    另外,孩子能藉由養植物與寵物,目睹生命變化,了解生命需要被呵護。除了「護生」外,「惜物」觀念也很重要。「家中物品用久了,壞了,或是餐盤杯子被打破了,我會希望子女跟它們說『謝謝』,感恩它們的幫忙。也讓孩子了解器具用久了會老舊毀壞,人的身體亦同,所以要好好保養自己的身體,善待自己的生命。」她道。

■ 善用儀式,強化道別:
    親友離世時,儀式有安慰作用,孩子透過儀式,會了解生命是有限的。
黃玉真舉自身為例:「我父親因病驟世,帶給家人很大的傷痛。但遺體運回家,等待告別式的那段期間,兒孫都能輪流守靈,跟他說話,這樣的儀式宛如一個療傷過程。」
    黃玉真讓當時念國小的一雙兒女真實認識到死亡是無法改變的,要為先人祝福。接著,黃家的兄弟姊妹們則聚首,回憶父親的陪伴、美好優點、欣賞他的照片,過程中有笑有淚,卻讓親子間共同學習面對、接受死亡。她說:「我告訴孩子,我從阿公身上學到什麼?他留下什麼在我身上?」即使肉體消逝了,先人的精神將長留延續人間,此為生命不朽的意義。

活在當下 服務人群
    黃玉真指出,當孩子了解到死亡的普遍性,生命是有限的、不可逆的、未知的,就能學會愛與珍惜。「告訴孩子活在當下,認真玩、認真工作,學習去愛自己、周遭人事物和大自然,一旦我們盡心盡力了,若自己或身邊親友發生遺憾,也比較能接受。」
    且父母要教導孩子探索自我,發覺自身的優缺點,建立正確人生觀,辨別人生價值次序,學會取捨,才能活出屬於自己的意義與精彩。
    法國大文豪雨果曾說:「生命固然短暫,我們漫不經心地浪費時間,使生命更為短暫。」愛因斯坦更曾明言:「人只有獻身於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上是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並指出:「一個人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是看他取得什麼。」若利益眾生為人生優先的價值,即該從小協助孩子把握機會,實踐助人行善。
    黃玉真建議,父母在行善時,可讓孩子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做?適時的讓他們感受布施的意義是什麼?她的女兒就在她薰習教育下,現在會主動前往弱勢團體幫忙。關懷就像薪火一樣,在彼此愛的循環間賡續不已。
    所謂:「人死留名,樹死留皮」;儒家也說:「立德、立言、立功」,生命不在於長短,而是在於活出什麼?擁有什麼?建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讓我們在生與死之間,安身立命;才能讓深化的生命內涵,在人生的每一個過程裡,都留下幸福的印記。

文/曹麗蕙 圖/心爾‧張顧獻 攝

運用媒介儀式 思考生命課題
    生死關懷的碰觸、正視與探問,更深一層意涵,是幫助大眾思考如何在生與死之間「安身立命」。生命價值無關長久,而在於廣度、深度,臺大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主任孫效智在《打開生命的十六封信》中,提出「人生三問」:我為什麼活著?我該怎樣活著?我如何能活出應活的生命?幫助年輕人探索生命真相,思考生命價值與意義。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如何教導孩子生命教育的課題呢?台北張老師中心諮商心理師黃玉真說,生命教育題材生活中俯拾皆是,父母可運用媒介催化引導,且遇到親友往生,則盡量善用儀式,強化道別。
■ 運用各種媒介催化引導:
    繪本書籍、報章雜誌、電影卡通,養的寵物、生活中的傢飾器物等,都是媒材。
黃玉真指出,《爺爺沒有穿西裝》、《我還有一隻腳》、《不存在的女兒》等繪本圖書,「送行者」、「阿凡達」或宮崎駿系列電影,甚至是電視新聞都能成為親子討論話題,父母可以問問孩子們看到了什麼?感受是什麼?引領他們說出對生命的看法。
    另外,孩子能藉由養植物與寵物,目睹生命變化,了解生命需要被呵護。除了「護生」外,「惜物」觀念也很重要。「家中物品用久了,壞了,或是餐盤杯子被打破了,我會希望子女跟它們說『謝謝』,感恩它們的幫忙。也讓孩子了解器具用久了會老舊毀壞,人的身體亦同,所以要好好保養自己的身體,善待自己的生命。」她道。

■ 善用儀式,強化道別:
    親友離世時,儀式有安慰作用,孩子透過儀式,會了解生命是有限的。
黃玉真舉自身為例:「我父親因病驟世,帶給家人很大的傷痛。但遺體運回家,等待告別式的那段期間,兒孫都能輪流守靈,跟他說話,這樣的儀式宛如一個療傷過程。」
    黃玉真讓當時念國小的一雙兒女真實認識到死亡是無法改變的,要為先人祝福。接著,黃家的兄弟姊妹們則聚首,回憶父親的陪伴、美好優點、欣賞他的照片,過程中有笑有淚,卻讓親子間共同學習面對、接受死亡。她說:「我告訴孩子,我從阿公身上學到什麼?他留下什麼在我身上?」即使肉體消逝了,先人的精神將長留延續人間,此為生命不朽的意義。

活在當下 服務
    黃玉真指出,當孩子了解到死亡的普遍性,生命是有限的、不可逆的、未知的,就能學會愛與珍惜。「告訴孩子活在當下,認真玩、認真工作,學習去愛自己、周遭人事物和大自然,一旦我們盡心盡力了,若自己或身邊親友發生遺憾,也比較能接受。」
    且父母要教導孩子探索自我,發覺自身的優缺點,建立正確人生觀,辨別人生價值次序,學會取捨,才能活出屬於自己的意義與精彩。
    法國大文豪雨果曾說:「生命固然短暫,我們漫不經心地浪費時間,使生命更為短暫。」愛因斯坦更曾明言:「人只有獻身於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上是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並指出:「一個人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是看他取得什麼。」若利益眾生為人生優先的價值,即該從小協助孩子把握機會,實踐助人行善。
    黃玉真建議,父母在行善時,可讓孩子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做?適時的讓他們感受布施的意義是什麼?她的女兒就在她薰習教育下,現在會主動前往弱勢團體幫忙。關懷就像薪火一樣,在彼此愛的循環間賡續不已。
    所謂:「人死留名,樹死留皮」;儒家也說:「立德、立言、立功」,生命不在於長短,而是在於活出什麼?擁有什麼?建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讓我們在生與死之間,安身立命;才能讓深化的生命內涵,在人生的每一個過程裡,都留下幸福的印記。
 

文/曹麗蕙 圖/心爾‧張顧獻 攝
法國大文豪雨果曾說:「生命固然短暫,我們漫不經心地浪費時間,使生命更為短暫。」愛因斯坦更曾明言:「人只有獻身於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上是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並指出:「一個人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是看他取得什麼。」若利益眾生為人生優先的價值,即該從小協助孩子把握機會,實踐助人行善。
   
黃玉真建議,父母在行善時,可讓孩子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做?適時的讓他們感受布施的意義是什麼?她的女兒就在她薰習教育下,現在會主動前往弱勢團體幫忙。關懷就像薪火一樣,在彼此愛的循環間賡續不已。
   
所謂:「人死留名,樹死留皮」;儒家也說:「立德、立言、立功」,生命不在於長短,而是在於活出什麼?擁有什麼?建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讓我們在生與死之間,安身立命;才能讓深化的生命內涵,在人生的每一個過程裡,都留下幸福的印記。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