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基TAIWAN

我的相片
Taiwan
姓名陳榮基現任恩主公醫院教授/顧問醫師 神經學兼任教授. 曾任(台灣大學/台北醫學大學)教授, 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顧問,台灣失智症協會名譽理事長,台灣腦中風醫學會名譽理事長,中華慧炬佛學會理事長,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健康世界雜誌社社長.慧炬雜誌社發行人, 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董事,華梵大學董事. [曾任]恩主公醫院創院院長,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科教授及主任,台大醫學院生理學科教授.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理事/監事長,佛教醫事人員聯合會理事長,台灣神經學學會雜誌(Acta Neurologica Taiwanica)創刊總編輯. [學歷] 台大醫學院醫科畢業,黎巴嫩貝魯特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 of Beirut)進修(WHO復健醫學訓練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Univ of Wisconsin-Madison)神經科進修, 日本福岡九州大學腦神經研究所進修. [獎項]醫師醫療奉獻獎(台灣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7/11/12),越南衛生部人民健康奉獻獎(2010/10/11)Received a Medal for People's Heath from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Vietnam on Oct. 11, 2010.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2011/04/16).

2018年6月19日 星期二

救救病房的血汗家屬與血汗護理師



請點選下面公共政策平台連署支持推動全責護理解救血汗家屬及護理師

周照芳:救救病房的血汗家屬與血汗護理師

1092

蘋果日報 出版時間:2018/06/19 00:04


論者認為醫院必須負起全責做完善的護理照護工作,才能解決病房內「未有照護技術的家屬照顧病人」甚至「老人照顧老病人」的情況發生。

周照芳/台大護理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恩主公醫院前副院長

一直以來台灣各醫院都要求家屬照顧住院病人,把大部分的護理照護工作都交給家屬負責。因為收費便宜,護理人員一向聘得少,光是負責較偏向醫療的工作都做不完,所以醫院沒有像歐美國家負全責執行護理照顧工作。但家屬不是護理專業人員,未曾受過護理知識及技術訓練,都要靠護理人員臨時教導,教不會易引起糾紛甚至衝突,反增加護理師很多負擔。家屬一面學、一面做基本護理工作,吃不好睡不好,又沒薪水,非常血汗。
目前情況更嚴重,因為少子化、高齡化,女兒媳婦也都要上班賺錢、貼補家計,且公司工廠也在競爭,不能隨便給休假,不然就只能給無薪假,請假多了也怕失去工作與收入。所以年輕子女越來越難來醫院照顧,越來越多是「老人照顧老人」。
病房護理人員經常看到照顧病人的老人家跌倒、昏倒或病倒,於是又忙著送家屬到急診就醫,等其他家屬來接替,才能回病房工作,回病房又一堆做不完的工作等著,做不完就必須加班,真是血汗。很多護理主任告訴筆者:越來越多病人家屬在照顧病人時逝世,比病人先走一步,悲哀啊!目前自聘一對一的看護,每天費用是2000-2500元,不是很多人請得起的。
醫院要負起全部責任做完善的護理照護工作,要有適當的護理人員與病人比(護病比),例如白班護病比1:9就是1位護理師要照顧9位病人、小夜班工作較少護病比是1:12、大夜班是1:15。推動全責護理時,醫院需要增聘護理佐理員(護佐),護理師與護佐在同一體系下,護理師也常常會負責教導護佐,給予上課或實習指導且負責監督,若護佐有護病糾紛或疏失時,護理師也有責任。所以日常工作很有默契;不像現在病人自聘的看護,由看護公司派遣來,屬於不同體系,不易產生默契,更不能有效監督,護理師多說幾句,就會被認為在監視或批評,不太能維持良好護理品質。
最近某報全版刊登看護缺工,應以共聘方式解決,筆者認為目前的自聘看護制度,是1:1的看護比,若病人及看護都同意拉高到23人甚至56人共聘一位看護也可行,但並不容易執行,因為有錢請得起看護的人,不一定在同一病房,看護必須奔波於不同病房間,很難達成任務,台大醫院就曾試辦過,但沒有能成功。小醫院也許分科沒那麼細,較容易,但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而且品質不可能很好。我們並不反對看護制度在全責護理制度下繼續存在,尤其是住頭等二等病房的人若願意花錢聘請一對一的看護,無可厚非。但推動醫院全責護理制度,才是治本解方。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