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基TAIWAN

我的相片
Taiwan
姓名陳榮基現任恩主公醫院教授/顧問醫師 神經學兼任教授. 曾任(台灣大學/台北醫學大學)教授, 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顧問,台灣失智症協會名譽理事長,台灣腦中風醫學會名譽理事長,中華慧炬佛學會理事長,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健康世界雜誌社社長.慧炬雜誌社發行人, 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董事,華梵大學董事. [曾任]恩主公醫院創院院長,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科教授及主任,台大醫學院生理學科教授.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理事/監事長,佛教醫事人員聯合會理事長,台灣神經學學會雜誌(Acta Neurologica Taiwanica)創刊總編輯. [學歷] 台大醫學院醫科畢業,黎巴嫩貝魯特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 of Beirut)進修(WHO復健醫學訓練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Univ of Wisconsin-Madison)神經科進修, 日本福岡九州大學腦神經研究所進修. [獎項]醫師醫療奉獻獎(台灣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7/11/12),越南衛生部人民健康奉獻獎(2010/10/11)Received a Medal for People's Heath from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Vietnam on Oct. 11, 2010.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2011/04/16).

2023年11月14日 星期二

聖嚴法師 煩惱的原因

 煩惱的原因 聖嚴法師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801563630167033/permalink/3725812961075424/?mibextid=S66gvF

我們之所以會有煩惱的原因,在理論上講,從我們的身體出生之後它就是有障礙的,不自由的。想去遠的地方,體能辦不到;想飛上天,又飛不上去;想拿很重的東西就是拿不動,即使是練工夫的人,體能也是極為有限的。我們不可能無限的指揮身體去做這些做不到的事情,因為身體本身就是不自由的。諸位到農禪寺來,如果不坐交通工具,一步一步地走來,雖然也能到達,所花的時間就很長了。

譬如我剛才從金山到這裡,一路上就是不得自由,因為今天是星期日,又是母親節,到北海岸玩的人還真不少。到小坪頂時,我們前面的那一輛車是以遊山玩水、欣賞風光的心態在開車,他不管別人,就是慢慢地開、慢慢地開,我們也沒有超車,就在他的後面慢慢地跟著,在感覺上就是不自由的。

如果催他開快一些,他可能會不高興,然而他開得那麼慢,阻擋了我們的路,我們也不會自由。因為有身體在,在任何狀況下就會有阻礙,不自由、不自在。但是心如果能夠轉變,前面的車在看風光,很好,我們也可以藉此機會慢慢地跟著看風光,雖然要趕到農禪寺講開示,就算晚一點也不要緊,諸位還可以多一些時間打坐,這不是很好嗎?能這樣想,心裡就不會有問題。雖然自己以及環境的障礙仍在,可是心念一轉,煩惱就不會存在。

因此,一般人的日常生活裡的修行,是要用觀念來調整心態,用方法來平衡自己、消融自己。例如我們剛才車子塞在公路上,即使按喇叭也沒有用,心裡再著急也沒有用,此時就可以用方法來平衡自己。專注的念觀世音菩薩或者〈大悲咒〉,看看停一次車能夠持幾遍〈大悲咒〉,有這樣的因緣可以持咒不是很好嗎?

其次,也可以用體驗呼吸的方法忘掉環境,只知道自己是在數呼吸,在體驗呼吸,雖然不一定是盤腿坐著。就這樣坐在車內念〈大悲咒〉、念觀音菩薩、念阿彌陀佛、體驗呼吸,將大腦放空,前面的車子動你再動;車子不動,就利用時間放鬆、放空,正好這是一個修行的好機會。能夠如此觀想,塞車時就不會覺得煩躁或時間難過,我想大家在趕路時都會有這種塞車的經驗。這就是在生活之中用觀念,在生活之中用方法。

本文摘自聖嚴法師《我願無窮:美好的晚年開示集》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