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7日 星期一

細說三峽鶯歌歷史古話


細說三峽鶯歌歷史古話

   (從恩主公醫院高樓層向西眺望,左擁鳶山,前有大漢溪水向

右流,更遠可看到尖山,乃至鶯歌火車站。)

  

   據說三百多年前,國姓爺鄭成功帶兵由安平北上,紮營在這

條大漢溪的左岸,士兵們輕彈草鞋下的泥土,堆成了今天的尖山,

這個尖山,造就了鶯歌的陶瓷中心。據聞當時,每晚都會有士兵

失蹤,後來發現是一隻大鷹飛下來抓人,國姓爺乃下令砲轟大

鷹,大鷹的身體落在三峽,變成鳶山,鷹頭掉在鶯歌,形成了今

天鶯歌火車站旁的鶯歌石。



   鳶山腳下是古時通往大溪的古道,日本軍隊從台北南下,到

了三角湧,受到當地抵抗軍的攻擊,在這條古道上傷亡慘重,抵

抗軍的總部設在祖師廟,日本軍佔領三峽後,乃火燒祖師廟。後

來在曾經擔任三峽鎮長的藝術家李梅樹教授的規劃下,花了幾十

年的功夫重建,才有今天全台最具藝術價值的三峽祖師廟。

[莊曉明編著: 安寧舵手. 新北市:周大觀基金會2011:194-195.]

PUBU書城連結


蓮花連結


本書紙本流通處: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http://www.ta.org.tw/

蓮花基金會http://www.lotus.org.tw/

2019年6月16日 星期日

慧炬路上弘法利生


慧炬路上弘法利生

陳榮基(前台大醫院副院長/恩主公醫院創院院長)





   欣逢慧炬創辦人周宣德老居士120歲誕辰暨其推動大專青年學佛60週年,感恩善知識接引,在慧炬路上弘法利生,為文紀念之。

   我從小每月初一、十五,隨著奉佛茹素的慈母,拜謁新竹大小 廟宇。深深銘記母親在佛前的禱告:「請佛祖保佑阿基啊。」1959 年,就讀臺大醫科二年級時,有一天走在臺大校園內,無意間看見 一張徵文啟事,上面寫著「撰寫《佛說八大人 覺經》閱讀心得」,入 選者可以獲得周宣德老居士提供的獎學金,我沒多做考慮就去報名參加,殊不知這正是開啟我學佛的敲門磚。由此因緣際會,參加了由周宣德老師輔導,在臺大成立的全國第一個大專佛學研究社團─「晨曦社」,開始進入佛學的教義中,領略佛學的真諦。「晨曦社」的成立在當時還經過一番波折,這些參與研讀《佛說八大人覺經》的臺大同學,受到經義的感動,決定組個佛學社團做為弘法學佛的單位,受到周宣德老師的鼓勵,在法律系的郭森滿、劉勝欽以及藥學系張泰隆同學積極奔走之下,社團即將成立,原本想命名為「慈光社」,但當時尚在戒嚴時期,風氣未開,「慈光」兩字宗教意味濃厚,不被錢思亮校長接受,後來才改以具象徵性、較無宗教色彩的「晨曦」二字為社團名稱。「晨曦 社」在196048日成立,本人有幸加入成為第一屆社員,推選郭 森滿為第一任社長。

   從此,我的生命彷彿與佛有著緊密的因緣,從大三開始加入晨 曦社,親近周宣德老師。周老師從臺糖工程師退休,開始領導大專學生學佛,1960年成立臺大晨曦社後,繼之於師大成立「中道社」, 逐漸擴散到全臺各大專院校。由於周老師在臺北領導大專佛學社團紛紛設立,加上臺中蓮社李炳南老師持續宣講佛法,蔚成臺灣大專學生學佛的風潮。學生時代,我們也經常到淨廬(周老師的家)參加九蓮粥會。周老師先後創設財團法人慧炬雜誌社、出版社、詹煜齋居士獎學金基金會,以及余家菊先生文教獎學金基金會,我因為周老師的徵召,參與這個為大專青年撒播菩提種子的團體。1992年在莊南田董事長的支持下,成立了中華慧炬佛 學會(簡稱慧炬佛學會),與上述周老師創立的4個財團法人合稱「慧炬機構」。2004年起,在莊南田及劉勝欽兩位學長之後,擔任慧炬佛學會理事長至2010年卸任,至今仍任慧炬的董事。我自1965年進入臺大醫院服務,家住新生南路157巷,離淨廬不遠,周老師及師母常常在黃昏時散步經過我家,進來與家母聊天,我則負責測量兩老的血壓及健康諮詢。

   臺大醫院熱心學佛的同仁,在洗腎室工作的洪石師技正,及外科戴慧洋醫師與(護理系老師)賴鈺玫伉儷等的號召下,成立佛學社,我被推舉為社長,想起學生時代晨曦社原本希望叫慈光社的歷史,乃決定以「慈光」命名,成立了「臺大醫院慈光社」。為了協助往生病人獲得8小時助念的殊緣,乃在臺大醫院地下三樓設立往生助念室;並逐漸推廣到國內大小醫院,也在醫院10樓設立佛堂。戴醫師後來轉到長庚醫院服務,也成立了佛學社,乃聯絡北部多家醫院的佛學社,成立佛教醫事人員聯合會,我被推舉為首任會長。此聯合會於1994年在淨耀法師的領導下,創立「財團法人佛教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後改名財團法人佛教蓮花基金會,創立時寄居臺北榮總),我又被推為董事長。1995年開辦臺大醫院安寧病房,積極參與推動「安寧療護」與生命教育,希望提倡善生善終的理念,協助病患在生命的終點時,安詳地前往極樂淨土。在蓮花基金會董事、工作同仁及志工大德的努力下,終於獲得港澳臺灣慈善基金會 2018年愛心獎

2019年6月15日 星期六

2019年6月11日 星期二

一位佛教徒醫師對尊嚴死及臨終關懷的看法


udn / 元氣網 / 新聞 / 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一位佛教徒醫師對尊嚴死及臨終關懷的看法

2019-06-03 10:11醫病平台 陳榮基(佛教蓮花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       

編者按:宗教信仰幫忙許多面臨生命末期的病人與其家屬是不爭的事實,但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看法。我們這次連續兩星期共有六篇文章,介紹基督教、天主教與佛教對生命末期的看法。第一星期是來自基督教的一位醫師、一位後來成為牧師的醫師以及一位天主教修女兼護理研究所教授;第二星期由一位篤信佛教的醫師、一位佛教法師以及一位天主教轉為佛教的安寧照護志工分別執筆。這些作者都對生命末期的安寧照護有深入的研究。我們希望這種深入的探討,可以幫助醫師與病人了解與自己不同的宗教,而在最困難的病人生命末期,溝通得更順暢。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緣起緣滅,佛教認為春夏秋冬與生老病死,就像花開花謝,花落花開一樣,是自然法則。佛法注重因緣果報,累世的因緣,不斷輪迴成為佛法的重要理論基礎。而因果與輪迴也成了很多華人的重要觀念。「六道輪迴」包括天道、人間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另有「十法界」包括佛、菩薩、緣覺、聲聞(阿羅漢)以及六道。我們無法選擇生到人間,也無法迴避死亡。死後又進入下一個輪迴。透過前幾世與今世累積的善業,追求向上提升到菩薩或佛的境界,就可脫離輪迴。惡業累積太大,就可能下墮地獄道。不幸的是,死亡的過程往往要承受很多的痛苦,因此長年以來不斷有要求尊嚴死或安樂死的呼聲。如何維護病人的尊嚴死,而不必要求安樂死,就成為醫界的重要任務

現代的安寧緩和醫療起源於1967年的倫敦聖克里斯多福安寧院1990年由馬偕醫院引進台灣,就是為了要解除臨終病人的身心靈痛苦,最後可以安詳往生。病人的身心痛苦需要醫療團隊的專業與愛心照顧,而靈性煎熬,往往要依賴各種臨床宗教師(Clinical chaplain)的照顧不同宗教,對死亡有不同的看法,基督教對死亡的看法,已由林信男醫師於【醫病平台】以「一位基督徒對生命與尊嚴及臨終關顧的看法」一文做了很貼切地闡述。佛教徒的看法呢?
繼續閱讀請點擊下面               [這篇文章的連結]

2019年6月1日 星期六

周照芳 推動台灣全責護理急先鋒

190601人間福報 周照芳 推動台灣全責護理急先鋒
文/竹山
為了讓住院病患能受到醫院完全的照顧,讓家屬的負擔能減輕且安心,台大護理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周照芳,多年來當仁不讓的努力推動,從爭取護理師待遇、地位,到如今全台30多家醫院願意一肩承擔病患入院後的所有照顧,寫下推動台灣全責護理的璀璨史頁。

傳承家風宅心仁厚
周照芳出生在新竹古城一個出過漢文老師的大家族,父親周炳煌獲得新竹中學保送台北帝國大學醫學專門部。1940年,周照芳4個月大時,父親從祖宅證善堂遷出,在新竹北門街開設診所。剛開業時經濟雖不寬裕,但逢年過節仍會到廟裡布施米糧。
周醫師告訴孩子:「行善才能積福德。」也總是交代護士:「絕對不可以向病人催繳醫藥費。沒繳錢的人是因為沒有錢可繳,再催也沒有用,也很可憐。」每年農曆過年前,周醫師會把積欠的帳單全部銷毀。「對窮人行善,對病人慈悲。」是父親教給周照芳的第一堂人生課。
周照芳的先祖於1893年在新竹創建家族的龍華派齋堂「證善堂」,迄今已125年。從小她就跟著父母及祖母禮拜觀世音菩薩,還常常到證善堂念書,覺得在菩薩身邊讀書,必定可以讀得好成績。三歲多時,祖母每次去新竹社會館講堂聽斌宗法師台語講經,周照芳常是小跟班。

童蒙即受佛法薰習
幼小的她難免打瞌睡,只記得法師總是教大家要做好事,助人及念佛,就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打瞌睡的周照芳,總是在法師講到「西方極樂世界」時醒過來,開始認真聆聽。小學五年級開始,周照芳周六晚上在證善堂聽印順導師講經,晚上印順導師便住在周醫師家,周日上午再帶大家繞佛,周照芳就在母親帶領下負責捧早點供養法師。
在佛法薰習下,周照芳從小就樂於助人。她的父母還教導她,出門在外,身上要帶錢以備(別人)不時之需。花不完的零用錢除了存進撲滿,有時候她還會再向祖母討些零用錢,不是為了買零食,而是要替同學繳學費及餐費。
繼續閱讀請點擊下面             [這篇文章的連結]

從錯誤的經驗開發出提升病人安全的作業程序


首頁 > 健康世界 > 1086月號〕【社長的話】從錯誤的經驗開發出提升病人安全的作業程序/陳榮基
1086月號〕【社長的話】
從錯誤的經驗開發出提升病人安全的作業程序/陳榮基

(1972年)我在美國進修時,有一天忽然看到一份腦波,出現罕見的「抑爆型」波,出現這種腦波,病人可能會有生命危險。教授要我「立刻」打電話給病房值班醫師,提醒他注意病人狀況,雖然病人「睡」得很熟,但因值班醫護同仁意識到可能會有危險,立即吊上點滴,密切觀察,果然半夜病人陷入休克,但由於事先有警覺,順利的救回了一命。我回到台大醫院後,常常提醒住院醫師:「如果你的報告發出去以後,已經來不及幫忙或拯救病人,那你不配稱做醫師,你只是一位不會臨機應變的醫匠!」
後來看到兩件醫療案件:第一例是一位女病人因為乳房腫塊,接受簡單切除手術,一週後回診拆線,因為傷口癒合良好,病人未再回診;兩週後病理報告靜靜的被送到病歷檔案內被收藏;三個月後傷口下又長出腫塊,病人回診,醫師這時才發現病理報告是乳癌!第二例是一位老先生,接受攝護腺肥大的手術,術後恢復順利,愉快的出院。病理報告在兩週後被送到病歷室,接著也靜靜的被貼到病歷檔案內。四個月後病人因為腰痛難癒,送去照 X光,發現腰椎疑似轉移癌症的侵襲,追查之前攝護腺的病理報告,才發現竟是攝護腺癌!
經過這些慘痛經驗後,我在擔任醫務副院長時,要求病理科將「癌症」病理報告加發一份給主治醫師,希望可以即時提醒臨床醫師對他的病人做適當的處置,不會延誤病情。
有一天黃昏,我在一家台大合作的醫院作床邊教學,看到一位中年人,主訴重複發作的全身無力,躺在床上起不來。我詢問病患的血鉀值,住院醫師馬上打電話問檢驗科,結果是血鉀值太低,當下病患補充鉀,半小時後他已經可以下床走路了。
又有一次黃昏在另一家醫院作床邊教學,有一位年輕小姐病患常常早上昏睡無法起床,我馬上查問病人的血糖值多少,結果是血糖太低了。當下給予葡萄糖液注射,立刻清醒過來。
曾經有位八十多歲老先生,因右側腹股溝疝氣,住院接受手術。腹部X光報告有輕度腸阻塞,疑有大腸癌。此報告未及時在主治醫師動手術縫補疝氣前被發現,出院一個月後病人因腸阻塞再次住院,才再動一次大腸癌的手術。
我努力提醒醫界同仁們,負責任何檢查或檢驗,如果看到結果與送檢主治醫師的原先判斷有很大的出入,而這個檢驗或檢查的發現,對病人的即時處置很重要的話,應該主動打電話向主治醫師報告,不應只是將報告照一般程序發出去,而延誤主治醫師的正確判斷,也耽誤了病人的病情。
能夠做即時通報的人,才是使自己成為真正的醫師或檢驗師,不能做即時通報的人,是自貶為醫匠或檢驗匠。
民國94年底,我終於成功建議衛生署將重要的檢驗異常值如血糖、血鉀太低或太高,肝功能、腎功能危險異常,STSHIV陽性或重要的檢查結果,如放射科或病理科發現檢查結果是癌症或結核病,立刻通報給主治醫師,使後者能夠即時處置,造福病人,以提升醫療品質。並將此「重要異常值即時通報」的制度列入醫院的標準作業程序(SOP),並列入評鑑考核。大家一齊努力,提升醫療品質,使病人獲得更完善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