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基TAIWAN

我的相片
Taiwan
姓名陳榮基現任恩主公醫院教授/顧問醫師 神經學兼任教授. 曾任(台灣大學/台北醫學大學)教授, 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顧問,台灣失智症協會名譽理事長,台灣腦中風醫學會名譽理事長,中華慧炬佛學會理事長,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健康世界雜誌社社長.慧炬雜誌社發行人, 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董事,華梵大學董事. [曾任]恩主公醫院創院院長,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科教授及主任,台大醫學院生理學科教授.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理事/監事長,佛教醫事人員聯合會理事長,台灣神經學學會雜誌(Acta Neurologica Taiwanica)創刊總編輯. [學歷] 台大醫學院醫科畢業,黎巴嫩貝魯特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 of Beirut)進修(WHO復健醫學訓練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Univ of Wisconsin-Madison)神經科進修, 日本福岡九州大學腦神經研究所進修. [獎項]醫師醫療奉獻獎(台灣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7/11/12),越南衛生部人民健康奉獻獎(2010/10/11)Received a Medal for People's Heath from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Vietnam on Oct. 11, 2010.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2011/04/16).

2015年5月23日 星期六

請大家合力支持<醫糾法>的立法

請大家合力支持<醫糾法>的立法
陳榮基
   醫療糾紛一直是醫界的夢魘,也是造成目前台灣醫療五大皆空,瀕臨崩潰的重要原因。1990年衛生署委託國內醫、法、經濟及保險的專家,包括謝啟瑞、陳榮基、葉俊榮、吳正吉、陳昭德、邱清華等學者,參與台灣醫療糾紛的現況的研究計畫(DOH80-HI-13/DOH80-HI-14)。並將研究結果整理成<台灣醫療糾紛的現況與處理>上下兩冊(台北:健康世界叢書073/074;1993)。(此書紙本已絶版,目前只剩網路電子書http://ebook.hyread.com.tw/searchList.jsp?search_field=FullText&search_input=%E9%99%B3%E6%A6%AE%E5%9F%BA 。)乃當時及其後很多年我國最完整的醫療糾紛的研究資料。當時就深度分析現行「過失責任」及消費者保護法「無過失責任」的醫糾處理制度的優缺點,透過分析當時約三分之一執業醫師提供的資料及一般民眾的電話意見調查,完成了這份研究。研究結論提出醫療糾紛「二級責任鑑定制度」的建議,并擬定《醫療爭議處理法草案》,供衛生署立法參考。其後歷経衛生署及數位立法委員的努力,都是只聞樓梯響,未見此法進入議程。
   最後終於在衞福部的努力下,欣見《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簡稱《醫糾法》)進入立法院議程,並獲得醫師公會全聯會的支持。此《醫糾法》草案的重點在[當醫療事故發生,無法明確歸咎於病家或醫療行為,由醫糾賠償基金去補償病患。]就是二十多年前上述研究報告所提出的精神。
   最近看到醫勞盟幾位醫界朋友的反彈:耽心此法可能使「醫糾醫鬧不減反增」、 「姑息醫鬧,不求真相,無法根本改善醫糾成因,也無預防類似糾紛再發生。」並且不滿讓「所有醫療人員沒錯也要負擔30%以上的補償金。」並耽心「病家領到補償金後,仍可繼續對醫療人員提告。」反而會使「醫病關係更加惡化,防禦醫療會更嚴重。」其實這些疑慮雖然值得重視,二十年前我們也都討論過,這個草案是「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的「妥協產品」。
   看著二十多年來醫糾問題的繼續加重,醫病關係與醫療環境継續沈淪,已到『醫不聊生』的地步!如果不設法解決,我們的子孫恐將找不到今天這麼多盡心盡力的醫師看病了!我相信《醫糾法》如能通過,將可減少病人及醫師(乃至醫療人員)受到訴訟的折磨,順利弭平不幸醫療後果的痛苦。如果我們的法官能夠效法新加坡法官判處濫訴的病人「必須賠償醫院與醫師各新幣27(折合台幣620萬,共1240),以及庭費與醫療專家費用。」(http://www.channelnewsasia.com/news/singapore/man-to-pay-sgh-and/1846966.html  ),則台灣的醫糾訴訟一定會大幅減少。
   請大家接受我這個醫界老兵的呼籲,請各政黨及立法委員們,共同支持這個「醫糾法」,讓它通過吧!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