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基TAIWAN

我的相片
Taiwan
姓名陳榮基現任恩主公醫院教授/顧問醫師 神經學兼任教授. 曾任(台灣大學/台北醫學大學)教授, 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顧問,台灣失智症協會名譽理事長,台灣腦中風醫學會名譽理事長,中華慧炬佛學會理事長,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健康世界雜誌社社長.慧炬雜誌社發行人, 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董事,華梵大學董事. [曾任]恩主公醫院創院院長,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科教授及主任,台大醫學院生理學科教授.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理事/監事長,佛教醫事人員聯合會理事長,台灣神經學學會雜誌(Acta Neurologica Taiwanica)創刊總編輯. [學歷] 台大醫學院醫科畢業,黎巴嫩貝魯特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 of Beirut)進修(WHO復健醫學訓練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Univ of Wisconsin-Madison)神經科進修, 日本福岡九州大學腦神經研究所進修. [獎項]醫師醫療奉獻獎(台灣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7/11/12),越南衛生部人民健康奉獻獎(2010/10/11)Received a Medal for People's Heath from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Vietnam on Oct. 11, 2010.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2011/04/16).

2024年2月20日 星期二

無聲的尊重

 分享來自德国的故事

無聲的尊重

(深度好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avaszVBLxc

無聲的背後,飽含著溫暖與尊重……

來自我在德國的切身感受。

 繼續閱讀請點選下面這個數字                               [20.2.24]

一個冬日的傍晚,我如往常一樣加入候車隊伍,等待回家的公車。

候車五六人,有序而安靜。

此時,一人牽著一狗,從遠處走來。

暮色下,那身影被路邊的燈光鑲上一層金邊,尤為醒目。

漸行漸近,只見年輕男子高大魁梧,腰板挺直。緊貼著他的德國導盲犬配有專業的拉杆——

這是導盲犬的標準裝備。哦,是一位盲人。

男子徐徐走向車站,在候車隊伍的不遠處停了下來。

沒有人招呼那盲人男子,我也正猶豫著是否上前領他過來。

卻不知候車隊伍中為首的中年男子,瞬間收起手中正在閱讀的書籍,

已然大跨步走到盲人男子身後,其他候車人也陸續緊隨其後,沒有一絲騷動。

我身旁一個火紅短髮的朋克女孩,瞥了一眼導盲犬,想必是怕煙味影響到它的嗅覺,

稍作遲疑便掐滅了剛剛點燃的煙,跟了過去。

 一個新的候車隊伍,在一人一狗的身後排開。陌生的人們在無聲之中達成的默契,

令我驚異。

沉默依舊,直到公車的到來。

“您稍等一下,我這就……”

司機剛要離開駕駛座準備攙扶盲人男子上車,被他禮貌地回絕了:“謝謝,不用。”

盲人男子執意在導盲犬的引領下,自行上車。

正值下班高峰,車上已滿是乘客。然而,自那名男子上車後,人們迅速向後部集中,

在原本狹促的車廂裡    ,為他騰出了一小塊空間。

緊挨著司機身後,坐著一位六七歲的小男孩,站在旁邊的媽媽猛地拉起小男孩,

讓出了座位。

雖然媽媽舉動突然,但乖巧的小男孩沒有流露一絲不悅。

導盲犬抬頭看了一眼,便將主人引領到空座上,然後靜靜地趴在一旁。

這些過程,盲人男子全然不知。

 “您好,您要去哪裡?”“您好!我要去莫爾大街。”“好的,陛下!

司機詼諧的回答惹得車內一陣歡笑。汽車載著歡樂的人們繼續前行……

車上,人們都在默默地打量著憨態可掬的導盲犬:即使在急轉彎的時候,也搖頭晃腦地努力保持直視前方的姿態,神情專注。與平日裡對待寵物狗的情形不同,沒有人試圖靠近去撫摸它,或是用手機拍照。我旁邊那位原先讓座的小男孩,

慢慢舉起手中啃了一半的麵包,想上前去喂它,被媽媽及時制止並悄聲耳語:

“它在工作,有自己的職責,不要打擾它。”聽到“工作”一詞,小朋友立刻縮手退了回來。

小城不大,男子很快到站了,與司機簡短道別後,與導盲犬下了車。公車內沉默依舊。

而此時的我,在沉默中體會到了無聲的關愛、深沉的尊重。窗外,寒風習習。心裡,暖意融融……

我的感動不僅僅在於人們會因為那位盲人的到來而自覺的在他身後排隊,

也不僅僅是因為在車上有個小男孩給他讓位,也不僅僅在於大家寧可擠一點而給導盲犬和男人留出空地。

我在意的是,所有這些舉動背後,無聲的尊重。

所謂愛,並不是要驚天動地大聲喧嘩,告訴被愛者說,

“我們在尊重你,我們在關愛你”。有時,愛也許就是這麼簡單平常,但是你能感受得到。

一個國家的進步不是只看經濟的成長多少,而是社會文化的養成,才是進步與否的差異⋯⋯⋯⋯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