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基TAIWAN

我的相片
Taiwan
姓名陳榮基現任恩主公醫院教授/顧問醫師 神經學兼任教授. 曾任(台灣大學/台北醫學大學)教授, 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顧問,台灣失智症協會名譽理事長,台灣腦中風醫學會名譽理事長,中華慧炬佛學會理事長,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健康世界雜誌社社長.慧炬雜誌社發行人, 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董事,華梵大學董事. [曾任]恩主公醫院創院院長,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科教授及主任,台大醫學院生理學科教授.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理事/監事長,佛教醫事人員聯合會理事長,台灣神經學學會雜誌(Acta Neurologica Taiwanica)創刊總編輯. [學歷] 台大醫學院醫科畢業,黎巴嫩貝魯特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 of Beirut)進修(WHO復健醫學訓練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Univ of Wisconsin-Madison)神經科進修, 日本福岡九州大學腦神經研究所進修. [獎項]醫師醫療奉獻獎(台灣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7/11/12),越南衛生部人民健康奉獻獎(2010/10/11)Received a Medal for People's Heath from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Vietnam on Oct. 11, 2010.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2011/04/16).

2023年7月28日 星期五

安寧療護讓病友走得安詳 家屬「心裡過得去」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程紹儀 () , 教授蔡兆勳(右)

安寧療護讓病友走得安詳 家屬「心裡過得去」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2023.07.27

新聞連結: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852208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病友離世,不是單一的事,醫療團隊除了讓病人走得沒痛苦,也要照顧病友家人的情緒,讓他們覺得心裡過得去!」台大醫院家醫科主任程劭儀,今(27)日在「生命最後的完整照護~台大醫院安寧緩和療護~全人醫療的具體實踐」記者會上,分享台大推動的安寧緩和醫療成果。

 病友家屬李小姐,也在記者會上含淚分享,丈夫是肝癌,過去在醫院掛了8次急診,最後決定掛台大安寧緩和照顧門診,因此碰到主治醫師蔡兆勳,蔡醫師語氣平緩的對她進行心理建設,讓她安心不少。

繼續閱讀請點選下面這個數字                             [28.7.23]

李小姐不諱言,面對家人隨時可能往生,最難克服的是「放手」,即便先生已經住進安寧病房,她心裡仍常浮現「是不是還可以為他多做點什麼」的念頭,所幸過程中醫護不斷勸慰,讓她得以冷靜、懂得轉念、改變思維,因為安寧緩和療護的重點已經不是「治療」,而是讓生病家人走得安詳,「最後一哩路」上沒有痛苦,也沒有遺憾。

 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肯定安寧緩和療護,確實對臨終病人在「身心靈」方面,都有很好的幫助,特別是對家屬的心靈撫慰,醫護團隊扮演了重要角色。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1995年成立全國第一個緩和醫療病房,並於隔年開始推動「居家安寧」照護,把家庭醫學連續性與周全性的照護理念,延伸到社區的末期病人。此外,2005年起在院內打造安寧共同照護模式,提供各病房的末期病人及家屬「安寧緩和療護」服務,目前累計約2500名共同照護病人。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教授蔡兆勳指出,健保於2022年再度放寬安寧療護給付對象,目前包括末期衰弱老年病人、骨髓增生不良,以及「病人自主權利法」規範的5種臨床條件病人,包括末期病人、不可逆轉之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或其他疾病痛苦難以承受、無法治癒且無其他合適醫療解決方法的疾病,例如泡泡龍症、漸凍人等。

 程劭儀表示,台大安寧團隊成員包括醫師、護理師、社工師、臨床心理師、宗教師、音樂及藝術治療師。她強調,末期病人及家屬身心靈的整體性照顧,不是勸對方放棄治療,更不是負面消極的照護,除了讓病友可以減少恐懼外,也讓病友有機會好好交代後事,對病友與家屬進行心理建設,甚至包含病友過世後的輔導,進行全方位照護。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