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基TAIWAN

我的相片
Taiwan
姓名陳榮基現任恩主公醫院教授/顧問醫師 神經學兼任教授. 曾任(台灣大學/台北醫學大學)教授, 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顧問,台灣失智症協會名譽理事長,台灣腦中風醫學會名譽理事長,中華慧炬佛學會理事長,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健康世界雜誌社社長.慧炬雜誌社發行人, 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董事,華梵大學董事. [曾任]恩主公醫院創院院長,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科教授及主任,台大醫學院生理學科教授.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理事/監事長,佛教醫事人員聯合會理事長,台灣神經學學會雜誌(Acta Neurologica Taiwanica)創刊總編輯. [學歷] 台大醫學院醫科畢業,黎巴嫩貝魯特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 of Beirut)進修(WHO復健醫學訓練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Univ of Wisconsin-Madison)神經科進修, 日本福岡九州大學腦神經研究所進修. [獎項]醫師醫療奉獻獎(台灣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7/11/12),越南衛生部人民健康奉獻獎(2010/10/11)Received a Medal for People's Heath from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Vietnam on Oct. 11, 2010.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2011/04/16).

2021年8月15日 星期日

活得健康快樂長壽

 

 健康世界 > ﹝105年1月號﹞《社長的話》活得健康快樂長壽/陳榮基
 健康E世界 (health-world.com.tw)
https://www.health-world.com.tw/main/home/tw/thishealth_edit.php?id=298&page=6
﹝105年1月號﹞《社長的話》活得健康快樂長壽/陳榮基
 
 

如果說二十世紀是人類致力於消除或對抗﹝傳染病﹞的時代,則經過一百多年的努力,傳染病的威脅,已經大大減少。二十一世紀應該是人類全力防治﹝非傳染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NCD)的時代。聯合國於2015 年9月通過2030年全球永續發展,以﹝健康生活,全人健康﹞為主要目標。


其對抗NCD 的目標,包括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我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健署),於2015 年11 月18 日主辦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HealthPromotion Foundation (INHPF) ( 國際健康促進基金會網絡)的年會,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及衛生官員,以“Health Promotion Towards A HealthierWorld in Post 2015”( 後2015年代健康促進目標:步向更健康的世界)為題,深入探討。


面對非傳染病盛行,高齡化及少子化社會來臨,國健署以提升國民健康,縮小健康不平等為使命,推動全政府,全社會的健康工程。包括健康促進場域的推動,繼續推動禁菸、減酒、癌症篩檢、肥胖防治、身體活動、檳榔防治、婦幼健康等。茲就其中重要的數則,簡述如下:

1.健康飲食:提供安全食品,鼓勵少肉多蔬果,多喝水 (白開水),少喝含糖飲料,促進健康。
2.戒菸禁菸:抽菸增加肺癌及其他呼吸道癌症,慢性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已是上一世紀所公認的醫學常識,不抽菸及禁菸,也是最有效及最便宜的促進健康的方法。可惜,醫界經過二十世紀的努力,還是敵不過菸商的壓力(君不見立法院討論菸捐/菸稅時,會場中菸商代表比國健署官員更多、更強勢),各國的經驗都同意提高菸稅(可達菸價的60 ∼ 80%),是減少吸菸人口(尤其是吸菸最多的弱勢族群),促進健康的最有效方法。然後多多利用菸稅的收入,宣導禁煙戒菸!增加禁煙/ 無菸場所,以減少二手菸的危害。
3.減酒:酒精不但增加癌症,也增加慢性肝硬化及腦或周圍神經病變。更增加酒後駕車的交通事故、酒後工作的工安事故。酒稅也應增加!國人“乾杯”的習慣,聞名國際!應該繼續推動﹝不乾杯﹞、﹝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的運動。參加宴會,不妨以“對酒類過敏”,辭謝喝酒。
4.規律運動:每天一定時間(15∼30分以上)的規律運動,如健走、體操或慢跑,都是維持健康的好方法,比週末花大錢到冷氣健身房運動有效!出門多多利用BMW(Bus公車/Bike單車、Metro捷運、Walk走路),既環保、省錢又健康長壽,老少咸宜,值得大家提倡。
5.減肥:肥胖與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現代人的健康殺手,減輕體重也有助於三高的控制。三餐七分飽,少油少肉多蔬食/素食及水果,不吃零食,保持苗條身段,既美麗又健康!
6.注意精神健康,多做正向思考:人生短短不過百年,何必凡事計較、憂慮、罣礙?快快樂樂過日子。社區多多增設鄰里互動活動的場所,廟前廣場或教堂,也是鄰里交誼活動互相關懷的好地方。

以上幾點快樂健康長壽的秘訣,不必專家開會討論,大家也都知道,只是做不做而已。與其坐著念這篇文章,不如起來馬上付諸實現!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