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30日 星期五

台灣安寧緩和療護史

安寧緩和醫療史(健康e世界文)

https://www.health-world.com.tw/main/home/tw/thishealth_edit.php?id=1117&page=1

仇恨刻在水裡,恩惠刻在石上

 😇❤🔥 仇恨刻在水裡,恩惠刻在石上

https://www.facebook.com/brandy19677/posts/2883533898381414/

美國鄉下某間學校的老師,寫信給福特汽車會長:「我們學校很需要一架鋼琴,懇請您資助我們。」

不久收到回信,信封裡只有一百美元。

一般人也許大失所望,埋怨福特汽車會長小氣。但是這位老師並不沮喪,反倒拿這一百美元購買品質優良的花生種子,在學校種植。

那一年,花生收成大好,獲得可觀的利潤。因此,第二年撒下的種子更多。

幾年過後,這位老師拿買賣花生的錢,買了一架鋼琴。

她將感謝信及部分收成的花生寄給會長,並在感謝信中提到:「我用會長奉獻的一百美元購買花生種子,花生有了好的收成、賣了好價錢,終於買下一架鋼琴,非常感謝您的資助。」

 

後來,會長回信,同時附上一萬美元的支票。

信上寫著:「我以妳這樣的老師為榮。請我們資助的人很多,不少人埋怨我只給小額奉獻,甚至不屑一顧。但是,妳不但感謝我,還送我花生作為禮物,令我深受感動。信裡附上一萬美元支票,作學校未來的發展基金。日後若需要補助,請妳盡量申請,不論金額多寡,我都樂意奉獻。」

如果不懂得感謝,就將別人的幫助視為理所當然;一旦沒有達到期待便嚴加批評,這是因為靈魂深處的感恩泉源已經枯乾。

有句話說:

仇恨刻在水裡,恩惠刻在石上。

要有耐心,任何好的成果都需要時間,澆灌和耐力。

幸福是啥物

 幸福是啥物

https://m.youtube.com/watch?v=IgDL99ONlWw&feature=youtu.be#dialog

一切知足,一切簡單…………………感恩

2021年4月29日 星期四

善有善報-消防員的故事


 

溫馨田園婦女(西洋名畫) + 莫札特(第21號鋼琴協奏曲)

 童年往事(西洋名畫) + 莫札特(小星星變奏曲)

溫馨田園婦女(西洋名畫) + 莫札特(21號鋼琴協奏曲)

 吳惠湍

童年往事(西名畫) + 莫札特(小星星變奏曲) - YouTube

誰醒了

 誰醒了

https://kknews.cc/zh-tw/essay/blpxl46.html

https://www.facebook.com/freevega/posts/1443985295680289/

https://www.facebook.com/306153652750044/posts/1906377909394269/          

         雞叫了天會亮,

         雞不叫天也會亮,

         天亮不亮不是雞說了算,

         關鍵是誰醒了。

         醒來的過了一天,

         沒醒的過了一生。

   有個人買了一箱梨,天氣熱怕梨壞了可惜,每天挑幾個最差的吃掉,最後卻吃了一箱爛梨。 總結一下,作幅對聯:

         上聯:放著好的吃爛的

         下聯:吃了爛的爛好的

         橫批:永遠吃爛的

繼續閱讀慶點選下面                      [這篇文章的連結]

2021年4月28日 星期三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夕陽無限好 樂活迎黃昏

夕陽最美

1.     美在沉靜

2.     美在從容

3.     美在知足

4.     美在明了

5.     美在坦然

夕陽放出五彩雲霞,染紅了半邊天

我們都曾經美麗過

請繼續讓自己健康快樂的生活

知足。健康。樂活。

追求 快樂之光

綻放 晚年餘光

2021年4月27日 星期二

醫病溝通

 

醫學倫理與病人權利(健康e世界)

https://www.health-world.com.tw/main/home/tw/thishealth_edit.php?id=1087

繼續閱讀請點選下面                [這篇文章的連結]

2021年4月24日 星期六

安寧緩和醫療及臨床佛教宗教師史


安寧緩和醫療及臨床佛教宗教師史

https://www.health-world.com.tw/main/home/tw/thishealth_edit.php?id=1117&page=1

繼續閱讀請點選下面                [這篇文章的連結]

Buddist Lotus Hospice Care Foundation

  Lotus Foundation

#ClinicalC Buddhist Chaplaincy Training Program

臨床佛教宗教師培訓DM | 財團法人佛教蓮花基金會 (lotus.org.tw)

#The Lotus Blossom 1

https://youtu.be/C2PqXM-oAPk

The Lotus Blossom 2

https://youtu.be/jhWoOvHYmYA

The Lotus Blossom 3

https://youtu.be/Gp9v7r89zWM

2021年4月23日 星期五

萬物共振--問佛

 有人流著淚問佛:「您既神通又慈悲,為何還有人受苦?

佛的眼眶泛紅:「孩子!我雖有最大的神通力,但依然有四件事情是做不到的。」

第一、因果不可改:自因自果,别人是代替不了的。

第二、智慧不可賜:任何人要開智慧,是離不開自身的磨練。

第三、妙法不可說:宇宙真相用語言講不明白,只能靠你自己實證。

第四、無缘不能度:無缘之人,他們是聽不進我的話的。

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佛門雖廣,難度無缘之人。


相信我們都是一群有正能量的人才會聚在一起。

看看日本做的「萬物的共振-物理實驗」

人心也需要這樣的共振(值得耐心看完這部4分鐘的影片)

物理趨向「同頻」共振,人心的互動也是。每一個個體的「無我」,就是一種最大的「同頻」,最終形成一個和諧共利的大我,時時發正念,是相當重要的,將會一層一層的感染出去。

萬物共振

#https://youtu.be/BJk-YcqKmqM

問佛

#https://ne-np.facebook.com/DoraAN64/posts/123828659199414/

#https://www.facebook.com/1508643496115459/posts/2710418485937948/

#https://kknews.cc/zh-tw/fo/ky69e3q.html

2021年4月21日 星期三

常保青春 YOUTH

 《青春》

塞繆爾·厄爾曼

 德裔美籍人 塞繆爾·厄爾曼 70多年前寫的一篇只有四百多字的短文。首次在美國發表的時候,引起全美國轟動效應,成千上萬的讀者把它抄下來當作座右銘收藏,許多中老年人把它作為安排後半生的精神支柱。

美國的麥克亞瑟將軍在指揮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辦公桌上始終擺著裝有短文《青春》影本的鏡框,文中的許多的詞句常被他在談話或開會作報告時引用。

後來此文傳到日本,文章的觀點成為許多日本人生活哲學的基礎。松下公司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說:「多年來,《青春》始終是我的座右銘。」

 文章如下:

《青春》

塞繆爾·厄爾曼

「青春,並非人生旅程的一段時光,也並非粉頰紅唇和體魄的矯健。

它是心靈中的一種狀態,是頭腦中的一個意念,是理性思維中的創造潛力,是情感活動的一股勃勃的朝氣,是人生春色深處的一縷東風。

青春,意味著甘願放棄溫馨浪漫的愛情去闖蕩生活,意味著超越羞澀、怯懦和欲望的膽識與氣質。

60歲的男人可能比20歲的小夥子更多地擁有這種膽識與氣質。沒有人僅僅因為時光的流逝而變得衰老,只是隨著理想的毀滅,人類才出現了老人。

歲月可以在皮膚上留下皺紋,卻無法為靈魂刻上一絲痕跡。憂慮、恐懼、缺乏自信才使人佝僂於時間塵埃之中。

無論是60歲還是16歲,每個人都會被未來所吸引,都會對人生競爭中的歡樂懷著孩子般無窮無盡的渴望。

繼續閱讀請點選下面              [這篇文章的連結]

2021年4月17日 星期六

台灣造福園樂齡照護推廣協會(BODHI Care Community)誕生了

繼續閱讀請點選下面             [這篇文章的連結]

蓮花生命季刊162期


蓮花生命季刊162

https://www.lotus.org.tw/publication/556

 

STUPA


STUPA 慧炬雜誌629

http://www.towisdom.org.tw/03-mag/629/tow629.asp

 

2021年4月16日 星期五

神殿 Secret Forest 台灣森林之美之寶

 神殿 Secret Forest

這是一支極其珍貴動人的影片,記述了台灣高山植被和原民人種如何從千萬年以前的冰河時期,繁延至四百萬年前太平洋造山運動~台灣生成至今植被的多樣變化,揭開台灣自史前時至今的神秘演化過程。

外景隊所經過及錄製的,都是我們從未進入的中央山脈人迹未至的2500米原始雲霧带,看的是1500-4500歲的國寶級扁柏、赤杉和紅檜。

這是一部「史詩級學術記錄片」,值得大家慢慢欣賞及體會!

 55屆電視金鐘獎非戲劇類導演獎

《神殿》紀錄片以獨特觀點,詮釋古老森林美學、生態哲學內涵。影片中植物學家陳玉峰教授用敬畏、讚嘆的視野,演繹植物演化史,以及森林生態系的多樣性與功能,同時以環境倫理的觀點,講述台灣霧林生態系統的奧妙;也映照出人類與山林水土環境的互動關係。

https://m.youtube.com/watch?v=ZknOriuZY1s&feature=youtu.be#menu

2021年4月10日 星期六

2021年台大景福校友返校(+網路)聯誼會



繼續閱讀請點選下面             [這篇文章的連結]

2021年4月9日 星期五

素食齋戒 常養慈悲

 




台灣新老人會春遊大安森林公園



繼續閱讀請點選下面           [這篇文章的連結]

2021年4月8日 星期四

歡迎推薦第16屆愛心獎候選人

 

得獎人第1-15屆共90位
繼續閱讀慶點選下面              [這篇文章的連結]

2021年4月4日 星期日

2021AOCN at TICC, Taipei, Taiwan

2021亞太神經學會大會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
因為COVID-19,會議主要用網路舉行.但國內仍有千人與會
可能是史上首創的成功的大型網路國際醫學會


繼續閱讀請點選下面             [這篇文章的連結]

2021年4月1日 星期四

疫苗人體挑戰試驗

 健康世界〔1104月號〕【總編輯開講】

疫苗人體挑戰試驗/蔡甫昌

喪葬儀式的檢討

 健康世界〔1104月號〕【社長的話】

喪葬儀式的檢討/陳榮基

    現在的喪葬儀式,大多在殯儀館舉行。家祭是冗長的一個一個的跪拜或行禮,晚輩致祭要三跪九叩;平輩或長輩,也要一個接一個或一隊接一隊,上香、獻酒獻花。公祭則是冗長的一團接一團或一個接一個的唱名致祭,每一團或每一人,都要重複相同的上香、獻酒、獻花儀式!親友越多的,儀式時間就拖得越久。

   很多年前參加過一個在佛寺的告別式,來賓簽名入席,在簡單隆重的誦經後,由主持法師開示及家屬致謝辭,然後全體同時向往生者遺像三問訊或三鞠躬,就結束了。很像在教堂內的告別式,簡單莊嚴,神父或牧師宣道,唱詩班演唱,家屬答謝,參與者一鞠躬,就結束了。大家都能把握時間。

   去年參加一位百多歲的長輩的告別式,她的子女都是八十歲左右,很多跪下去就起不來,因此子女輩都改為上香三問訊,孫子輩以下一起只行三跪三叩禮,免除九叩禮。

   另外參加過一位師母的告別式,則是簡單溫馨的音樂演唱或演奏。親友都靜坐分享師母生前所熱愛的音樂。去年八月參加一位西藏格西的告別式,一邊重複放映紀錄往生者的生平的影片,同時由喇嘛為主的僧團唱頌<釋迦佛讚>,最後全體依序將一朵鮮花放在棺材內,瞻仰遺容後結束,莊嚴圓滿。

   很多年前,有位從政多年的老前輩,退休後身體逐漸衰老,行動越來越不便。但是老朋友一個一個相繼離開,每參加一次告別式,心情就更低落。曾經有長輩溽暑奔波赴葬儀,回家自己中風走了。身為八十老人,我家兩老居然同一時間,一個去一殯,一個去二殯行禮!也曾在三天內走兩趟二殯的至善廳!是不是我們可以考慮,免除七老八十的長輩再跑殯儀館的任務?由年輕晚輩代勞就好了?或者殯儀館可開放網路參與告別式的方法,讓老人親友在家中上網送行?

   至於火化後要葬在哪裡?又是頗為困擾的問題。遺骨入甕,放在靈骨塔?骨灰海葬?花葬?或樹葬?新北市在金山法鼓山設有佛化的樹葬生命園區,台北市在木柵富德公墓設有寬廣完善優美莊嚴的詠愛園樹葬區(如圖)不少縣市也有樹葬區,值得推廣。很多還是免費的。如果能夠撙節喪葬費用,捐助弱勢族群,更是一大功德。古有明訓:『入土為安』,古人認為:「土地為人們的生命之本,人本從土裡來,就該回到土裡面去,入葬土中,符合古代生生不息,生命創始,輪迴之道的思想。」讓祖先遺體有舒適莊嚴的安息場所,骨灰入土,靈魂則往生極樂淨土(彼岸)(PARA)天堂樂園(PARADISE)。心經最後唱頌的般若波羅蜜多咒:「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gate, gate, para gate, para sam gate, bodhi svaha)( "gone, gone, gone to the other shore, everyone gone to the other shore, awakening, svaha.",就是祈願『去(gate),去(gate),去(gate)彼岸(極樂淨土)(para),同(sam)(gate)彼岸(極樂淨土)(para)。』不論是蒙佛接引或回歸主懷,願大家將來都一齊到PARA(佛國樂園)PARADISE(天堂樂園)去。而在此岸就讓我們的安息地可以成為緬懷祖先,也是隨時休閒踏青的美麗社區公園吧!以後歡迎雙北市民,不必等到清明節,隨時假日都可到金山法鼓生命園區或木柵富德詠愛園區(如圖)來郊遊、散步、聊天,也可向祖先行禮致敬,緬懷先人。

   清明掃墓,人多擁擠而且交通不便,不如平時假日悠閒來散步郊遊。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的國文老師說也可這麼欣賞:「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德恩禮儀公司

樹葬是指將骨灰研磨處理過後,裝入可被大自然分解的紙或環保紙袋內,樹葬不立可讓人識別的墓碑,也不記錄亡者姓名,存放於樹木的根部或拋灑在特定區域內,讓人死後與自然合而為一,不占用土地空間也有助於環境綠化,樹葬這樣的禮儀方式在一些先進國家逐漸風行。

https://www.200911.com.tw/etiquette-service/service-landscape/tree-burial/?gclid=EAIaIQobChMIlvK9qs776gIVCnZgCh1PBwDFEAAYASAAEgJJzPD_BwE

根據台大考古名教授陳奇祿先生對台灣民俗的研究 :

   台灣漢人大多源自北方河洛一代(今之河南) 先民自北方遷到江南,乃至今之福建廣東。終老後,都希望歸葬故鄉,即河南。但子女如果經濟狀況尚無力送棺北歸,則先在江南土葬,待存夠經費,才開棺撿骨入甕,送回北方故鄉下葬,入土為安。

   但是從江南再遷到台灣後,就不再送回河南故鄉了,也不回福建或廣東了。卻留下檢骨入甕的習俗,再將先人遺骨與甕葬入土中或供奉在靈骨塔內。反而使先人遺骨一直留在甕內,無法真正入土為安,化為大自然的一部分。

   現在已經無法再土葬,一律要火化,則應該不需再將遺骨入甕。應該是火化後磨成粉,以樹葬或花葬,真正入土為安,化為大自然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