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3日 星期三

2020年9月22日 星期二

2020第八屆星雲教育獎

 




繼續閱讀請點選下面                   [這篇文章的連結]

2020年9月21日 星期一

教宗方濟各牧函 Message from Pope Francis

承前副總統陳建仁院士給我此牧函,分享有緣人。

 

2020年9月18日 星期五

請把ㄅㄆㄇㄈ改成ABCD拼音給我們的孩子健康快樂的童年

健康世界﹝10410月號﹞《社長的話》

請把ㄅㄆㄇㄈ改成ABCD給我們的孩子健康快樂的童年/陳榮基

https://www.health-world.com.tw/main/home/tw/thishealth_edit.php?id=207&page=15

 

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用ㄅㄆㄇㄈ學中文。大學畢業前,因為寫論文的需要,開始學習英文打字,在打字機的鍵盤上,練出了閉著眼睛也可正確的打出英文文章的武功,雖然速度不很快,但已可行走江湖磨生了。後來發現如果能夠中文打字,就更方便。可惜鍵盤上的ㄅㄆㄇㄈ的位置,始終要用眼睛去找,無法學到英打ABCD的速度。試著學倉頡或嘸蝦米輸入法,也都沒有成功。直到自然輸入法的出現,在辦公室秘書小姐的指導下,兩個星期就學會了用ABCD拼音打字,寫出中文文章了!

古代的漢字拼音教學是用其他的漢字湊成的,康熙字典就可看到很多例子,如「臺」音「颱」。民國初年為了方便推廣國語教育,以章太炎的記音字母作藍本,創立注音符号(ㄅㄆㄇㄈ,Bopomofo),舊稱注音字母,於民國元年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制定,1918年正式發布實施。確實也方便學習中文或北京話的發音。

近代打字機或電腦打字發明後,西方文字大多以ABCD鍵盤輸入,輕鬆的學會就可輸入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義大利文等文字。傳入中華民國後,鍵盤上加了ㄅㄆㄇㄈ,以方便輸入中文或漢字。我們的學生,從小要熟記ㄅㄆㄇㄈ及ABCD的鍵盤排列位置,才能迅速有效的完成英文或中文的打字。雖然在台灣,很早就有羅馬拼音、通用拼音的發明,前者甚至也可利用於學習台語文或原住民語文,可惜因為政治的因素,不是被禁止就是未受到鼓勵。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現了漢語拼音,逐漸被廣為使用於全世界。但是基於漢賊不兩立的堅持,只要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的,中華民國就不用!奇怪的是我們還是用中文!只是對岸用簡體字,此岸用繁體字(加部份簡體字)。

二十多年前台灣出現了自然輸入法,與漢語拼音類似。現在微軟公司為了提昇中文輸入的效率,於2003年推出了微軟新注音輸入法,大幅改善中文輸入的速度,進而普及電腦的應用;可以選擇通用拼音、漢語拼音及國音二式等,不必再用ㄅㄆㄇㄈ,可以直接使用ABCD,輕鬆輸入中文或漢字,乃至日文等。本人曾於2003316日在自由廣場,以「六十五朵玫瑰」談拼音之爭,(呼籲推廣用ABCD的教學,讓小學生一開始就學習一種鍵盤,就可學習中文及英文,快速投入學習環境,以便與世界各國的兒童平等競爭!可惜一晃12年,我的孫子女輩,還是要學ㄅㄆㄇㄈ及ABCD,浪費時間與精力!

再次呼籲,語文及資訊軟體設計專家,以及教育部主管們,共同推出一個華文拼音的系統,合併羅馬拼音、通用拼音、漢語拼音及自然輸入法等的長處,讓我們的學童,一開始就學習ABCD,走遍天下!不必再死抱1912年才出現的ㄅㄆㄇㄈ,當作是五千年中華文化的寶貝,堅持不能改。讓我們的幼兒園、小學生及初中生,可以空出更多時間,好好的玩,享受健康快樂的童年。長大以後,可以方便的與國際並駕齊驅。

[2020年的現在,微軟已有新注音輸入法,可以方便利用。]


吾道不孤

自由廣場》雙語教育拼音、注音

2020/10/05 王春桂


2020/10/21 教育部回應

關於陳董事長對於國語文推動發展之關心,感佩萬分!所提廢除ㄅㄆㄇ之建議,教育部終身教育司說明如下:

一、行政院立場:行政院於88726日召開教育改革推動小組第12次委員會議,其中一項結論:本國國民學習國語,仍採用注音符號ㄅㄆㄇ拼音方式。至今,行政院的立場未曾改變過。

二、教學現場評估:有關注音符號自民國初年施行以來為國小國語文學習工具,現場實務上並無窒礙難行處,且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之國語文領域經審議規定學習階段需有注音符號ㄅㄆㄇ學習指標及能力。所提廢除ㄅㄆㄇ以羅馬拼音取代學習國語文的建議,事涉課綱、課程、教材、師資、教學等層面, 衝擊影響甚鉅,是否有利學生學習英語進而國際接軌,尚待相關課程專業研究、論證及完善配套規劃。

三、綜上考量,有關廢除ㄅㄆㄇ以羅馬拼音取代等建言,應俟取得社會各界最大共識,始得執行,爰現場教學目前仍以注音符號系統作為國語文領域之學習工具,至於民間或學術採用何拼音工具教授學習國語文,教育部並未限制推廣。

四、部內共識:本案涉及國小現場教學、學習、教師訓練及課綱修訂與審議,係教育部國教署業務權責,至於本國語言文字字音標準之訂定,則由終身教育司主管,兩司署依分工各本其責,對此議題近年曾再予討論,衡諸上訴情況,已有共識。

以上就政策立場及業務情形略為說明以回應陳董事長的關心及建議!


                                                                                                [可惜 ! 只好等下一代了。]


2020年9月16日 星期三

臨終搶救與否的省思 CPR vs DNR

 家屬搶救與否的省思

大孝與大愛

沒有CPR就讓親人死亡,就是不孝不愛嗎?

大孝與大愛並非不計親人痛苦的搶救到底,而是親切的陪伴末期病人的親人,協助他/她坦然接受疾病,減少他/她身、心、靈的痛苦,協助他/她放下萬緣,安詳往生!

減少病人的痛苦,維護病人的尊嚴。 

醫師搶救與否的省思

人生終須一死,病人的死亡,並非醫療的失敗,未能協助病人安詳往生,才是醫療的失敗。 

Filial duty and love should find its expression in being with the family member at the end of his or her life, and in encouraging acceptance of disease, quiet life in his last days and peaceful passing. 

Where it is unavoidable, the death of a patient is not a medical failure. Not being able to facilitate a peaceful and dignified demise is, however. 

慈濟醫學雜誌,2006,18155-157

http://profrcchenmd.blogspot.com/2008/01/1.html#links

我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UW)神經科進修(1971)時的恩師Raymond  Chun教授(兒童神經科教授)及師母(小兒科醫師)2008127日我的部落格留言如下(http://profrcchenmd.blogspot.com/2008/01/1.html#links)

“We agree with the thoughts expressed in your website about DNR and hospice care. Our thoughts have been appended to our medical records. Our daughter, a veterinarian oncologist at UW, feels that the same thoughts are true for animals.  Memee and Ray Chun”


2020年9月12日 星期六

新竹天然閤掌中班

 


【四十年代輝煌一時的布袋戲】(中央日報記者張建家報導)

張建家著: 竹塹末代行業  新竹市文化中心出版 1995

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publication_bookj_detail.hpg&subject_name=%E5%8F%B0%E7%81%A3%E5%AE%A2%E5%AE%B6%E6%95%B8%E4%BD%8D%E5%9C%96%E6%9B%B8%E9%A4%A8&subject_url=publication_bookj_list.hpg&project_id=hkbib&dtd_id=51&xml_id=0000669159  

【末代行業28】布袋戲四十年代輝煌一時 頁50-51

http://hakkalib.ncl.edu.tw/search/detail.jsp?xmlid=0000018172


【天然閣掌中班】(中央日報記者張建家報導上文的第四班) 新竹以吐劍光出名的天然閣掌中班,班主陳進興先生(一般稱為興師或興伯ㄚ),(可能因此張先生誤稱其名為陳興),其布袋戲偶的衣服由其夫人陳鄭珠環女士(被稱為興嫂或興姆ㄚ)裁製,陳夫人當時為任職北門街謙成商行的主裁縫師。這對夫婦次子陳榮銓曾任台灣鐵路餐旅總所總經理,三子陳榮淦曾任交通大學教授,電物系主任,四子陳榮基曾任台大醫學院教授,神經科主任,臺大醫院副院長,恩主公醫院創院院長。而西田社布袋社藏捐贈交通大學,文物資料典藏在圖書館,由特藏組負責。特藏組的吳玉愛組長,是陳進興的外孫女。是阿公冥冥中促成的因緣嗎?

2020年9月8日 星期二

恭請前副總統陳建仁為社區關懷代言

 蓮花基金會承辦國健署推動慈悲社區關懷計畫

恭請前副總統陳建仁代言


繼續閱讀請點選下面                        [這篇文章的連結]

2020年9月2日 星期三

從默克手冊看醫學的進步

 

健康世界〔1099月號〕

從默克手冊看醫學的進步/陳榮基

https://www.health-world.com.tw/main/home/tw/thishealth_edit.php?id=1883

 

從美國藥典衍生,於1899年出版的192頁的<默克藥材手冊>1版,平均每五年改版一次,至2018年第20版,已超過2800頁。內容與時俱進,不斷更新。

現在名為<默克診療手冊>Merck_Manual_of_Diagnosis_and_Therapy(Merck Manual of Medical Information) (簡稱默克手冊Merck Manual)。過去100多年發生在醫學信息、技術、診斷及治療領域的飛速發展是驚人而且是具有挑戰性的,默克手冊歷來尋求展現最出色的臨床醫療實踐,藉著世紀版的出版時機,回顧早年的版本,注視過去這個世紀中醫學的變化,並慶祝這本手冊--最長久連續出版的英文醫學參考書的發展。已經發展出專業版(Professional Manual)消費者版(Consumer Manual)獸醫版(Veterinary Manual)。有紙本也有網路版,尤其網路版更是隨時更新。

我記得曾經在有一版的前言(FOREWORD)中,看到編者提到從現在看百多年前的第一版的內容,簡直是胡說八道。但是,他們經過多次不斷改版修正,使該書能夠符合當代的醫療水平與價值。所有的醫學教科書也都是要不斷改版更新,冀求趕上時代(up to date)。譬如我常使用的神經醫學典籍Merritt’s Neurology(或Merritt’s Textbook of Neurology),第13版,連編者、作者都不是已經作古的Merritt(我只見過一面的師公)本人了。只是書名照舊。

回顧被奉為中醫聖典的不知作者是誰的<黃帝內經>,在出書時可能是最符合當時的醫學水準的書籍,可惜一兩千年來沒有改版。而出自東漢(二世紀)的<傷寒雜病論(傷寒論),也是變成經典。如果沒有人能夠不斷改版,就應該如我的醫學院同學林永豐醫師說的收為歷史典籍;也不應作為現在診療指引的教科書。更不應將內容列入國家考試的必修資料。

譬如現代影像診斷的利器電腦斷層(CT)或磁振攝影(MRI)1970年代(我在美國進修時)才問世的,我在當醫學生或住院醫師時還沒有,當然老師也沒教。新的學問出爐後,就要靠自己去學,不能說怎麼老師沒教。以前的教科書當然沒有,但是改版後就要加入了。不能改版的就要退出診療指引或教科書的行列,該供奉到[歷史典籍]列了。

譬如,我與恩師洪祖培教授曾經是醫用超音波引進台灣的先驅,也是台灣有關醫用超音波第一篇論文的作者(1973年)(The detection of midline echo shift in intracranial disease by ultrasonic techniques.)。但是我曾笑著告訴今年健檢為我做心臟超音波檢查的醫師:「你所做的,我已經看不懂了!」而我早年所做的腦中線超音波的檢查,已經落伍了。

科學的進步,就是一代超越一代,不斷向前。不只是診斷的技術突飛猛進,治療的方法,包括藥物或手術技術等,更是一日千里,稍一錯過就落伍了。

學校教育,不是只灌輸學問,更重要的是傳授自我學習持續進步的能力,在離開學校,離開老師後,還能繼續學習,挖掘新知,創造新學問,提升全民知識水準,造福社會人群!醫療人員經常可從病人身上學到很多東西,病人也是我們的老師。而網路資訊的發達,病人常會下載新知來問醫師,也督促醫師要努力學習。以前學無止境好像是口號,現在是逼著大家要持續學習!西醫如此,中醫也要跟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