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基TAIWAN

我的相片
Taiwan
姓名陳榮基現任恩主公醫院教授/顧問醫師 神經學兼任教授. 曾任(台灣大學/台北醫學大學)教授, 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顧問,台灣失智症協會名譽理事長,台灣腦中風醫學會名譽理事長,中華慧炬佛學會理事長,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健康世界雜誌社社長.慧炬雜誌社發行人, 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董事,華梵大學董事. [曾任]恩主公醫院創院院長,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科教授及主任,台大醫學院生理學科教授.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理事/監事長,佛教醫事人員聯合會理事長,台灣神經學學會雜誌(Acta Neurologica Taiwanica)創刊總編輯. [學歷] 台大醫學院醫科畢業,黎巴嫩貝魯特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 of Beirut)進修(WHO復健醫學訓練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Univ of Wisconsin-Madison)神經科進修, 日本福岡九州大學腦神經研究所進修. [獎項]醫師醫療奉獻獎(台灣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7/11/12),越南衛生部人民健康奉獻獎(2010/10/11)Received a Medal for People's Heath from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Vietnam on Oct. 11, 2010.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2011/04/16).

2020年3月29日 星期日

請用愛心與同理心面對疫情



請用愛心與同理心面對疫情
陳榮基

   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很多人忙於對抗疫情,尤其是第一線的醫療人員,雖明知危險,仍直接面對病人,治療與照顧病人。政府各層級相關人員,也不眠不休,盡最大努力來控制病情的擴散。全世界出現了很多感人的愛心故事,但也出現不少緊張紛亂搶購物品的畫面。更遺憾的是不時發生對防疫人員的非理性謾罵,對醫療人員或其家屬的不友善,甚至歧視排擠等「霸凌」的動作。讓我不禁想起2003年我們面對SARS時的一些小故事:
   我在臺大醫院的老同事,因為身負第一線診治病人的重任,下班怕帶回未知的病毒給小孩,不敢回家!而我在恩主公醫院收治了一名SARS病人,馬上受到三峽地方政界人士的關心電話。身為院長,我只好告訴他們:「病人是三峽人,如果我不收他,把他隔離好,讓他流落在三峽街頭趴趴走,對三峽居民會更安全嗎?」我的照顧病人的主治醫師的孩子,居然被幼兒園拒絕他上學!還好,我們把這位病人,很辛苦的從昏迷的鬼門關,搶救回來,健康的回家。也確保三峽免於受到疫病的干擾。
   最近看到[防疫心靈燈塔由她點亮,抗煞醫師的回憶錄]的報導,對當時和平醫院被封院時,在內抗煞的李慧玟醫師及她的兒子的經驗,深感對和平醫院全體員工的不捨與敬佩。尤其是聽到醫師兒子在校門口被擋的經驗,感覺到台北市並不比三峽鎮高明!
   我的好友,賴其萬醫師教授,320日針對現在抗疫的局面,在醫病平台發表[2003SARS 帶給台灣醫學教育的省思]一文:他提到有些家長要求校長不要讓正在醫院見習或實習的醫學生去醫院上課,免得感染病毒。他也提到一位當實習醫師的學生,不同意父母及校長的反對,勇敢的繼續留在醫院實習的故事。這位醫學生說:「哪有碰到危險,就不幹我的工作呢?」她體會到做醫師是非常有意義的志業。賴教授說:『台灣的醫學教育應該要努力營造「安全環境」,讓學生勇於表達「我不同意」,這樣才有辦法訓練出具有獨立思考、批判能力的好醫師。』『相信現代年輕一代的醫師會有更多像這位有主見與勇氣的年輕醫師一樣,能以自己的行為掙得白袍所應得的尊敬。』
   當醫界努力培養優秀有正義感及同理心的醫師時,也希望社會大眾能夠以愛心與同理心,善待第一線的醫療人員及他們的家屬,讓他們能夠專心面對疫情,不必擔心他們的家屬會受到歧視或排擠。
   至於搶購或囤積醫療用品,如口罩或防疫酒精,搶購或囤積民生用品,害人也害己,更是應該改善。民眾瘋搶物資,總統喊話:「重罰囤貨哄抬物價。」民眾掃貨,陳時中部長說:「相分食有賰,相搶食無份 (Sio-pun chia̍h ū chhun.  Sio-chhiú chia̍h bô hūn) (「相搶就不夠,相讓就有剩。」)「互相禮讓,不搶物資;繼續一起,正向防疫。」拿出愛心與同理心,利人利己,讓社會更祥和,國家更安全。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