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5日 星期六

<醫病平台>抽印本出爐


 醫病平台 如果他是我的親人,我會做什麼樣的選擇? 文/陳榮基(退休老醫師)
2016-08-23 11:25
http://www.peoplenews.tw/page/5cb713ad-89ea-4f5a-9dba-b4c81946c369

 很多年前在台大醫院門診,接到一位從地區醫院轉診來的病人。家屬說:「醫師說不知道什麼病,所以要轉去台大。」我看家屬帶來的轉診函(referral sheet)上很清楚地寫著:「Hepatoma metastasis to spine」(意即肝癌轉移到脊柱)。難道是醫師不敢告訴病人、也不敢告訴家屬壞消息嗎?還是醫師沒說清楚,或家屬聽不進去噩耗?
拜讀吳女士在8月12日【醫病平台】〈家屬的心痛 治療能否為病人減輕苦痛?〉一文,對吳女士接連承受親愛的父親與哥哥罹患惡性腦瘤的痛苦經驗,讓我更感心痛。為什麼我們醫病之間的溝通一直都那麼困難或不能更完美?
{繼續閱讀請點擊下面[這篇文章的連結]}

第13屆‧2018愛心獎得獎人公佈媒體報導


" 13屆‧2018愛心獎得獎人公佈媒體報導一覽表" 

媒體 連結 發佈日期






公益時報二條 https://mp.weixin.qq.com/s/rLl6uuSTdZ2Y4WjgvfOcSw  820
{繼續閱讀請點擊下面[這篇文章的連結]}

2018年8月24日 星期五

杜聰明院長藏書贈藏台大圖書總館

樂學至上 研究第一


{繼續閱讀請點擊下面[這篇文章的連結]}

2018年8月20日 星期一

一位佛教徒醫師對尊嚴死及臨終關懷的看法

【醫病平台】一位佛教徒醫師對尊嚴死及臨終關懷的看法

文/陳榮基(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


2018-08-07 11:30  

佛並非結束,而是另一個生命階段的開始;佛教認為安詳的往生,是走向另一個更好的輪迴層甚至是跳出輪迴走向極樂淨土的重要條件。示意圖/取自Pixabay

編者按:醫師與病人如果能了解對方的宗教信仰,尤其是在面臨病人生命末期的階段,醫師與病人或家屬的溝通會因此而更順暢。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篤信基督教的林信男醫師以及佛教的陳榮基醫師分別發表他們的宗教對生命、死亡的看法,也歡迎其他宗教的醫療人員或社會大眾投稿。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緣起緣滅,佛教認為春夏秋冬與生老病死,就像花開花謝,花落花開一樣,是自然法則。佛法注重因緣果報,累世的因緣,不斷輪迴成為佛法的重要理論基礎。而因果與輪迴也成了很多華人的重要觀念。「六道輪迴」包括天道、人間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另有「十法界」包括佛、菩薩、緣覺、聲聞(阿羅漢)以及六道。我們無法選擇生到人間,也無法迴避死亡。死後又進入下一個輪迴。透過前幾世與今世累積的善業,追求向上提升到菩薩或佛的境界,就可脫離輪迴。惡業累積太大,就可能下墮地獄道。不幸的是,死亡的過程往往要承受很多的痛苦,因此長年以來不斷有要求尊嚴死或安樂死的呼聲。如何維護病人的尊嚴死,而不必要求安樂死,就成為醫界的重要任務
現代的安寧緩和醫療起源於1967年的倫敦聖克里斯多福安寧院1990年由馬偕醫院引進台灣,就是為了要解除臨終病人的身心靈痛苦,最後可以安詳往生。病人的身心痛苦需要醫療團隊的專業與愛心照顧,而靈性煎熬,往往要依賴各種臨床宗教師(Clinical chaplain)的照顧。不同宗教,對死亡有不同的看法,基督教對死亡的看法,已由林信男醫師於【醫病平台】以「一位基督徒對生命與尊嚴及臨終關顧的看法」一文做了很貼切地闡述。佛教徒的看法呢?
{繼續閱讀請點擊下面[這篇文章的連結]}

2018年8月17日 星期五

感恩 愛心獎

一路走來


HMTCF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 愛心獎 Compassion Award


華發網

http://china168.org/immediate/2018/0818/39036.html


2018-08-18 16:59 編輯:#missdream 分類: 即時 參考:網路 閱讀(6) 
 
「善經濟引領公益潮流,推動企業做有社會價值的事。」備受華人世界重視和肯定的「愛心獎」秉承此宗旨,以愛心、善心連繫海峽兩岸四地,經過初、複、終審三個嚴謹程序,甄選出本屆7位得獎人中國內地:牛根生、凌鋒、蔡海炳;台灣地區:江松樺、林志玲、簡文秀、陳榮基,他們在慈善界展現卓越的領導能力、堅持不懈助人的愛心事蹟,每位獲頒13萬美元獎金。由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主辦、鳳凰衛視協辦及製作的第13‧2018「愛心獎」頒獎典禮將於1219(周三)晚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隆重舉行。鳳凰衛視將於1229(周六) 9:40分起於中文台、香港台、歐洲台、美洲台播出。
{繼續閱讀請點擊下面[這篇文章的連結]}

2018年8月15日 星期三

蓮花基金會與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宗教師訓練中心簽約掛牌

陳榮基榮譽董事長與林名男副院長簽署合作契約
孔睦寰主任,林名男副院長,陳榮基董事長,普安法師揭牌
{繼續閱讀請點擊下面[這篇文章的連結]}

2018年8月7日 星期二

2018年8月2日 星期四

華梵大學佛學系招生


華梵大學校園優美,是山水飄逸靈氣的森林大學,非常適合靜心、學佛、禪修。



佛教學系,入學採取資料審查或面試,注重學習意願,有教無類,不論出家、在家、年青、年長、初學、老參、住校、通勤,皆歡迎加入學佛行列。四年次第學習佛教經典與思想,以及產學合作與佛教藝文禪修等課程。



人生難得,佛法難聞,在佛教華梵大學的佛學系學佛,實屬難能可貴,享有大學自主學習的空間,四年學佛有成,快樂畢業,亦人生一大盛事。



或者,申請學碩士「五年一貫」,以五年的時間,取得學士及碩士學位。



歡迎大家加入華梵佛學系的行列,或協助宣傳,謝謝。

台灣醫學史學會2018年年會


台灣醫學史學會2018年年會

台灣醫學史學會將於20181020(週六)假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大禮堂(醫療大樓12)舉辦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研討會主題為「中台灣之醫療發展」(議程如附),敬請周知。

說明:

一、 本學術研討會全程免費並申請醫師與護理師繼續教育積分。亦非常歡迎醫學人文課程之研習。

二、 採網路報名,即日起至107930日,報名網址: https://goo.gl/forms/2af4krjRcRtbBwl73  

亦可掃描議程所附之QR code進行報名。

三、 另檢附本會辦理之「杜聰明醫學史研究論文獎」徵文活動(詳見附件宣傳單張),至831日止。歡迎周知鼓勵投稿。

四、 為響應節能減碳,敬請自備環保杯。若有疑義,請洽聯絡人林小姐。

 

台灣醫學史學會

---------------------------------

幹事: Elisa

電郵:   itamh2008@gmail.com 

(m):0963-335-309

FB專頁:台灣醫學史學會

2018年8月1日 星期三

科學要求真


健康E世界〔1078月號〕科學要求真/ 陳榮基

胡適認為從事科學研究要「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 曾任台大醫院院長的魏炳炎教授曾經告訴我們這些學生說:「很多科學的論文,要到研究者的研究室去實地了解他們怎麼做研究,才能確定可否相信他的結論。」從事科學研究,要求真,嚴禁造假。要先抱持懷疑的態度,謹慎地去證明你預設的理論是對的還是錯的。如果一開始就認定是對的,研究的設計不小心,就可能因為設計錯誤,一下子就的到對的結果,一路做下去,就把錯誤的結果當作是正確的。別人不知道你的研究室的設計細節,只看到研究的數據,可能就被誤導而相信了。所以,科學的報告,常常還需別的學者,在別的研究室,能夠用同樣的方法,得出同樣的結論,才會被接受。
譬如在台灣很多人加入針灸研究的開始階段,就有教授因為相信針灸的治病效果。他設計的研究方法,病人進到研究室,就測量基本身體資料:如心跳、血壓、脈搏、呼吸次數,根據病情,加測呼吸功能(如氣喘病人測肺活量)或肌力(如肌萎縮病人)。然後插針治療,留針半小時後,再測量上述數據。前後比較,發現數據都有進步改善,更加相信針灸的治病效果。只要收集到足夠數目的相同疾病的病人的治療數據,他就深信這幾個穴道的針刺,確實可改善病人的那一種疾病。他每次也告訴病人,治療進步的數據。延續治療了六個月,醫師很滿意。但是病人覺得他的病況,並沒有改善!原來是,他的研究室在三樓,病人走三層樓梯到三樓,大多氣喘無力,所測的數據都不好,接受針刺半小時後,因為靜躺休息了半小時,所有的功能的數據都改善了。如果他能設計,先讓進來的病人坐著或躺著半小時,再做治療前的測試,然後針刺治療半小時後,再做治療後的測試,可能就得不到讓他一直很興奮很相信的效果了。
如果在從事研究前,不要預設結論,而是心存對「大膽的假設」的懷疑的態度,用求真,求證據的心態,謹慎設計研究的方法,「小心求證」對還是不對,對不必太高興,不對也不必太失望,一步步,去找出真理,印證原來的假設是正確還是錯誤的。
醫學的研究結果,是希望可以作為診斷疾病或治療疾病,促進健康。如果不小心求證,得到自己「很相信」的結果,拿到病人身上去使用,輕則延誤病情,重則加重病情或誤殺病人!不可不慎。有時因為自己太相信,所做的研究也誤導自己更相信,則可能會受騙而不自知。從事科學研究,千萬不可急於累積研究成果及論文數目,而製造出一些誤己誤人的論文,甚至抄襲造假,就更不足取了。


蓮花基金會創會24周年董事會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