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5日 星期四

關懷城市


1077月號〕【社長的話】關懷城市/陳榮基
http://www.health-world.com.tw/images/home/p06/tabimg_r1_c1.jpg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健署)於2017118-9日在台北文創舉辦關懷城市工作坊。國健署強調:『臺灣65歲以上人口已達318萬餘人,占總人口13.5%,預估2018年達14%進入高齡化社會,至目前臺灣已有12縣市(超過5成,占54.5%)之縣市老年人口超過14%,預估在2061年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的41%。國民健康署積極建構結合高齡友善社區及城市,將進一步推展失智友善社區、與重症末期病患的友善支持環境。』
國健署舉辦此「關懷城市工作坊-高齡友善+失智友善+安寧友善」,邀請各界一起關心此議題。並邀請英國布拉福德大學Allan Kellehear教授分享致力推展關懷城市(The Compassionate City的理念,他認為「關懷城市重要元素需把公共衛生健康促進的理念加入,並強調健康是積極的概念;老年安心人生,需從社區為起點。」
「世界衛生組織2015年發佈的『老化與健康報告』指出,老年期為維持健康功能,需建構社區健康服務網絡;當健康功能出現衰退、失能時能提供長期照護服務,建立家庭系統與社會支持系統間的連結,減輕家庭照護者的負擔;以及發展高齡友善環境,使維持長者強化預防與延緩失能,維持好的生活品質。」
「國健署自2010年起參照WHO『高齡友善城市指南』,積極打造台灣成為高齡友善的社會,2013年全國已有22縣市全面推動。除結合地方縣市政府跨局處平台由上而下推動,逐步也將高齡友善推展落實到社區,結合社區資源,由下而上推動由地區鄉鎮營造適友善老人的生活,使在地老人都能活躍老化。」
2018424日國健署又於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辦關懷城市工作坊。署長精闢演講並分享很多教學影片,學員分組討論,研擬如何在自己的社區推廣,最後將各組的結論提出報告分享:諸如成立樂活社區,志工銀行;社區自主互助合作,照顧孤獨老人;設立安寧社區電影院;拍攝活動或教學紀錄片;設立社區靈性咖啡館或品茶館;設立公園裡的大師講座;建構慈悲社區;巷弄長照關懷小站。林林總總,各有巧思,有些是構想,有些是已經在推動的做法。
各地的鄰里活動中心、寺廟精舍、教堂、學校、雜貨店、7-11、全家便利商店、小吃店、安養院、護理之家、長照機構、警察派出所等等,都可以加入慈悲關懷的社區小站,參與提供高齡友善、失智友善乃至安寧友善的服務。大小公園、假日的校園都可以成為社區居民活動交誼,彼此關懷的好場所。 期待各地政府機關、民間社團都踴躍加入,共同打造慈悲關懷友善親切的生活社區!
如果取代過去雜貨店(柑仔店)的7-11及全家等超商,能夠與鄰居的失智老人家屬合作,幫忙照顧社區的長者,譬如老人家在店內取物沒有付款時,不要責罵他,記下款項及價錢,通知家屬來付款。看到老人在戶外晃來晃去時,把他帶進店內,通知家屬來帶回。不就是創造了最好的關懷社區關懷城市了嗎?
有鑑於失智症人口增加,衛福部規劃友善社區,期待各地的商店、教堂、寺廟精舍及各種公私立機構都能踴躍加入,共創友善關懷的城市!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