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基TAIWAN

我的相片
Taiwan
姓名陳榮基現任恩主公醫院教授/顧問醫師 神經學兼任教授. 曾任(台灣大學/台北醫學大學)教授, 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顧問,台灣失智症協會名譽理事長,台灣腦中風醫學會名譽理事長,中華慧炬佛學會理事長,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健康世界雜誌社社長.慧炬雜誌社發行人, 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董事,華梵大學董事. [曾任]恩主公醫院創院院長,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科教授及主任,台大醫學院生理學科教授.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理事/監事長,佛教醫事人員聯合會理事長,台灣神經學學會雜誌(Acta Neurologica Taiwanica)創刊總編輯. [學歷] 台大醫學院醫科畢業,黎巴嫩貝魯特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 of Beirut)進修(WHO復健醫學訓練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Univ of Wisconsin-Madison)神經科進修, 日本福岡九州大學腦神經研究所進修. [獎項]醫師醫療奉獻獎(台灣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7/11/12),越南衛生部人民健康奉獻獎(2010/10/11)Received a Medal for People's Heath from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Vietnam on Oct. 11, 2010.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2011/04/16).

2011年12月7日 星期三

*光輝的生命之歌

失智家庭也能快樂當志工 共同譜出光輝的生命之歌
天主教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志工隊前任大隊長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
巫瑩慧
100年12月5日獲台北市衛生局頒”溫馨感人故事獎”



小楊被診斷為早發性失智症已超過3年,身體功能還很好,可是因為記憶的流失,常常找不到重要的東西、忘記該做的事,讓原本內向的個性更畏縮。種種脫序的行為,讓他與太太的生活陷入了緊張、混亂與無助,兩人關係經常劍拔弩張。透過志工的協助,來到了基金會,參加失智症團體活動。由於他是學員中最年輕的,功能最好,所以請他在活動中協助其他長者,因此得到不少讚美,而得了封號”楊班長”。

而他的另一半在吸取照顧知能時,亦帶著班長參與社福團體辦的運動、歌唱、頭腦體操等延緩大腦退化的課程。人也從負面思考逐漸回歸到樂觀開朗的本性。更在多方專業的培訓後,開始志願參與關懷其他的家屬、學習帶領家屬互助團體,和分享最新的社會資源。另外,她不避諱地與親友,分享照顧的心路歷程,因而讓更多人對失智症認識與重視。志工與親友們的熱誠相助,讓楊班長夫婦感激之餘,更樂意以具體的行動幫助有需要的人。

另外,楊班長對另一位早發性夥伴小林,具有相當自發性的服務精神。小林雖年輕一歲,但因記憶、語言與運動功能都已明顯退化,所以已不太能用言語溝通,走路也不是很穩,坐下或起身都需要人全程協助。班長常常會牽著小林的手說:”小老弟,我帶你去逛逛!”或者說一些溫馨的話:”今天天氣很好,你都一直笑瞇瞇的!”小林的太太說:”只要有楊班長同行,小林的心情就變得不錯,我更是輕鬆不少。”,

去年基金會成立衛生保健的志工大隊,楊班長夫婦也積極加入,楊太太更擔任了失智組的副隊長。志工隊的成員以乳癌姐妹、糖尿病友和失智症家屬組成,楊班長是唯一的失智症患者。不論是行政的協助如整理宣傳相關資料、大隊值班或大型衛教活動等,他們兩人,都不落人後。尤其,一些工作如搬運資料、器材設備等,更可看到”楊班長”埋頭賣力演出的身影。在人際互動逐漸開敞,同時由服務的過程裡累積自我的價值與尊嚴後,楊班長的臉越來越洋溢著喜悅,說起話來也很有智慧,常引起大家的讚嘆和驚訝。

比如說,當我們見面時,會問他:”我是誰?”他不會有記不得的窘態,反而會很自然的說:”你是美麗的小姐!”或者”你是我的朋友”..等等。

社會中因為有志工們無私的奉獻,讓許多人的生命更美好。而楊班長的例子,讓我們深刻體驗到,即使是罹患了無法康復的病症,照顧的路也很艱辛和漫長。但是只要家屬和患者都能勇敢走出來,藉著參與活動和服務,就可以由被動和消極的角色,轉換成社會活動的貢獻者,進而散播和匯集善意的能量,譜出更光輝的生命之歌。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