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5日 星期一

新竹市證善堂




證善堂居士林歷史簡介
證善堂:
根據日據時代發行的《全台四院齋堂名蹟寶鑑》
記載:
證善堂在新竹市西門外,係光緒十九年十一月周維金之祖母潘氏普趣及其令堂周林氏玉,法號普美,並同地富紳周敏益之太祖母周陳氏錢,法號普銀,倡首建築,前後兩進建坪達貳百餘坪規模宏大。唯周陳氏普銀出鉅款,其乃由林振榮、主人林爾喜獻前進額回證善堂,其石柱聯文曰:「證以果談以因積多福祉」、「善其身淑其性放大光明」,李逸樵書後進之匾曰: 「淨心行善」,王仁堪書、鄭拱辰敬獻其聯文曰:「証妙道於傳經獨標奧妙旨」、「善現身以說法共拔迷津」。入其門左右,安置周家祖先牌位及其寄附者芳名之祿位,所祀諸佛與一般寺院同,每年古曆四月八日舉行灌佛會,信仰之士參詣頗多。…自建設以來,每日清晨周維金之令堂周林普美牽子女誦經不怠,故感化新竹地方信仰不乏其人,實為新竹中頗莊嚴之齋堂。
  從以上文獻可以得知,證善堂是創建於光緒19年(1893)11月,這可從目前還掛在證善堂內,由廣州提督學政葉大焯的「大雄寶殿」匾額的落款年代為『清光緒十九年』可驗證。而證善堂主要創建人為潘普趣、周林玉(普美)、周陳錢(普銀)三位。由於證善堂是屬齋教龍華派,加上日據時代並沒有限制齋教受戒問題,故其中周普美〈1882-?〉曾收一弟子李鵲治﹙普喜﹚,並在臺南開元寺受優婆夷戒。
   如前述是一座兩進的院落,占地200多坪,根據資料顯示,證善堂所用的石材都是從大陸運來,工程極為考究,。證善堂供奉三寶佛及觀世音菩薩,如果根據前述的聯文推測,三寶佛主尊應供於大雄寶殿,後殿供觀世音菩薩,故後殿才有相對應句子曰「善現身以說法共拔迷津」之題偈。
證善堂中目前還保存數冊百年經書,其中(禪門日課諸經)是由福建湧泉寺能成法師於光緒十二年(1886)所募刊,也是早期齋堂日誦經本;另一本是原刊於清順治已亥(1659)年,但未重刊年代的(龍舒淨土文)可見屬於齋教龍華派的證善堂隨順中國佛教的發展,在明代以降有禪淨合流,從這一禪一淨的經典中或可歸之端倪。
歷代住持
証善堂在日據時代並沒有太多的資料來驗證其發展,只知道做唯一個地方性、家庭式的修持成份比較多。從創見伊始至今證善堂的歷代住持(管理人)分別如下:
第一代:潘普趣
第二代:周林普美
第三代:周普進
第四代:周普雨
第五代:周普良
第六代:周瑞棠(宏護1919-1987)
第七代:周章義(1954-)
第一代開山為潘(或說莊)普趣,但到了昭和年間,管理人則轉為其孫周維金,如上所言訴述的,在潘普趣之後還有周林普美住持,而周林普美正是周維金的母親,故可推知周維金就是周普進,普進是法號。齋教龍華派的傳承一律以「普」為法號這是眾所皆知的。

證善堂在光復後的發展
證善堂曾在大正十四年(1925)重修一次,並更新其庭號曰「省園」,取君子三省吾身之意 。但也有民國十七年(昭和三年)由周普美重修大殿之說,後又修正為民國十三年,因西廂及大殿部分倒榻由周林普美籌資重新修建。如果不算光復後在民國七十三年的重建,民國十三年至民國四十六年間傳還曾重建一次,在民國四十六年前後當時住持是周普良,俗名為周鷲峰。周普良住持於民國五十五年圓寂後,由周瑞棠接任第六代住持。由於木構堂宇損壞周瑞棠居士於民國七十三年拆除重建兩層樓式鋼筋水泥大樓。民國七十六年周瑞棠居士因積勞成疾而往生,享年六十九歲。後接掌證善堂職位的是其子周章義居士。
證善堂在光復後的發展
1、新竹佛教居士林
民國四十年代初以李恆鉞、許蘶文等一批學佛弟子,初期在其所服務單位新竹工業研究所附近研習佛法,後因聞法者日增場地不敷使用,而商借鄭氏家廟維研習處,但因交通的問題而與證善堂結缘,就地弘法.講經數年後,學佛會取名為(新竹佛教居士林),林址亦設在證善堂內,從此居士林與證善堂結下法缘近五十年.
2、居士林的靈魂人物-李恆鉞
新竹佛教居士林創始者李恆鉞是當時新竹工業研究所的副所長,曾任清華大學代校長由於民國四十二年之後印順導師在新竹青草湖創建福嚴精舍,得地利之便,李恆鉞居士追隨印順導師學習中觀等,時與工研院同事許蘶文博士辯道,博士終於信服並皈依三寶,爾後協助李恆鉞居士共同研究所佛法,傳為佳話。
   除早期李恆鉞、許蘶文居士和印順導師關係較密切之外,新竹佛教支會為普及一般佛化教育,在證善堂成立佛學學習班,還聘請演培法師為名譽導師,由演培法師實際講述佛法。李恆鉞早期在證善堂講《金剛經》、《楞嚴經》有數年之久,由於聽聞佛法者日多終於在民國四十九年將佛學會登記為「新竹佛法居士林」,並聘請崔學禮居士(時任立法委員)為第一屆林長。由於李恆鉞居士時任工研所副所長及清華大學代校長,公務繁忙,終於在民國五十年代中期離開居士林,但是十多年在證善堂的弘法為居士林奠定深厚的基礎. 李恆鉞居士因公離開後許蘶文等居士繼續敦請教界法師前來講經弘法,並增加了念佛共修,以持誦佛說阿彌陀經為常課,這一念佛共修前後延續至今約四十年未曾中止.
新竹佛教居士林歷任林長如下:
第一任:(任期1960-?) 崔學禮
第二任:( 任期?-1969) 周炳煌
第三任:(任期1968-1991) 翁同倫

3、八十年代後的居士林
民國七十五年證善堂完成改建之後,仍繼續提供場地給居士林使用.民國七十五年到民國七十七年間,以張隆憲、蘇錦坤、黃崧修等人為首的善知識約20餘人投入到居士林共修.在這之前居士林,除了每週有一次的共修外,並無其他活動,故場地使用率不高.這一批佛弟子 ,進入後相活躍,成為居士林主力組成『居士林青年弘法團』,當時廣邀教界法師大德前來弘法者有聖嚴法師、慧律法師、明光法師、昭慧法師等,聯合弘法單位遍及政府機關及新竹地區各大佛學社團,這居士林盛況宛如民國四十年初期.但當時已念佛共修為主的老林友與青年弘法團理念扞格.故這批20餘人的青年軍在七十六年還是整批離開了居士林,另組『普賢佛學會』。
  到了民國八十年代居士林,在每週日下午參與共修的林友平均年齡近七十歲,大約還有20位,到了民國八十年代中期起僅存十餘位與個位數之間,林友逐漸凋零.到了八十四年起陸續有幾位初學修加入居士林念佛,到了八十九年約有十餘位的學佛中生代完全繼承了念佛共修的班底,使得風中殘火的居士林又恢復了生機,目前居士林的新舊林友約有20位.
最近幾年,居士林接受福嚴佛學院法師的指導,以及法源別苑的佛法資訊的支援,在停辦了十二年的活動之居士林,於民國九十一年恢復了各項活動,包括初級禪修班的開課、在注入新、中生代的活力之後,新竹佛教居士林或許將會有一番新氣象.
 
    證善堂是新竹地區的一座百年齊堂,屬齊教龍華派,早年是以家族式的清修為主,為新竹地區自清末至日據時代的家佛教樣貌提供見證。台灣光復後特別是在第五代及第六代住持時期,證善堂不再單單是家族式的修行的型態,甚至是提供場地供新竹的佛弟子共修之用。尤其第六代住持周瑞棠居士,為佛教僧俗二眾出力甚多,他皈依印順導師為俗家弟子,並服務新竹佛教支會擔任秘書達二十年之久,曾當選台灣省佛教分會理事、監事多年,無償提供證善堂場地供居士林共修弘法之用。周瑞棠居士於民國七十六年往生後,其公子周章義克紹箕裘,繼續無償提供場地,父子前後凡五十年,堪引為佛門的一段佳話。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