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基TAIWAN

我的相片
Taiwan
姓名陳榮基現任恩主公醫院教授/顧問醫師 神經學兼任教授. 曾任(台灣大學/台北醫學大學)教授, 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顧問,台灣失智症協會名譽理事長,台灣腦中風醫學會名譽理事長,中華慧炬佛學會理事長,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健康世界雜誌社社長.慧炬雜誌社發行人, 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董事,華梵大學董事. [曾任]恩主公醫院創院院長,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科教授及主任,台大醫學院生理學科教授.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理事/監事長,佛教醫事人員聯合會理事長,台灣神經學學會雜誌(Acta Neurologica Taiwanica)創刊總編輯. [學歷] 台大醫學院醫科畢業,黎巴嫩貝魯特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 of Beirut)進修(WHO復健醫學訓練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Univ of Wisconsin-Madison)神經科進修, 日本福岡九州大學腦神經研究所進修. [獎項]醫師醫療奉獻獎(台灣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07/11/12),越南衛生部人民健康奉獻獎(2010/10/11)Received a Medal for People's Heath from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Vietnam on Oct. 11, 2010.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2011/04/16).

2010年10月24日 星期日

*文明人的生活習性

文明人的生活習性--抽水馬桶文化
陳榮基

《健康世界418期第3頁,2010年10月號》
記得小時候,廁所叫便所(台語)或茅房,大多設在屋外獨立的房間,以免味道影響到屋內的空氣。進到裡面,看著下面滿堆大小便,上面還有很多蠕動的白色蛆蛹,蹲在茅坑上,還要忍受刺鼻的臭味,恨不得以最快速度完成”解放”動作,迅速逃出來,也不會去想到如何使後來的使用者舒適些,其實也不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茅房就永遠成為藏污納垢孳生蚊蠅的地方。
長大以後,台灣引進了西式抽水馬桶,廁所改稱淨房、洗手間、盥洗室、化妝室,不論使用便斗或馬桶,進去是乾淨甚至有香味的空間,有些人家還可能放一盆花。當然使用者,也應該協助保持乾淨清爽,於是就形成了現代人的抽水馬桶文化。
洗手間裡各色各樣的標語,如:「來也匆匆,去也沖沖。何妨暫且放輕鬆。」「為人為己、方便多多。不管您再怎麼急,請記得沖水。」」「請體諒打掃人的辛苦,保持廁所內的乾淨。」「凡尿過必留下痕跡,凡大過必留下異味,記得!去沖沖!免得我;氣沖沖!」「人生自古如廁樂,留取清潔剋蚊蟲。」「來到此地要隨俗、手理要拿衛生紙,上完廁所擦屁股、洗完雙手才舒服。」「向前一步靠,廁所芬芳好。」「靠近一點,瞄準正確。」「掃射,亂射,不如瞄準再射。你可以再靠近一點,記得請瞄準後再射。」「排便乃人生大事、請保持廁所的整潔,謝謝您的合作。」
以上林林種種,無非是提醒使用人,在享受前人給我們留下的美好環境後,要常記得提供後面的使用者一個舒適的空間。最近曾經在桃園八德的聖保祿醫院的便斗下方看到一圈藍色標靶,牆面上寫著:「如果你的小便未能使藍色標靶變紅,請到泌尿科就診。」真是給老人男性很貼心的提醒。
浴室的窗戶不要完全關閉,可以保持空氣流通,減少長時間使用熱水淋浴時,造成浴室內氧氣不足。尤其是浴室內若裝有瓦斯爐熱水器,更不可關閉窗戶,以減少瓦斯中毒的危險。當然最好是不要將熱水器裝在浴室內!
在佛教的寺院裏,每當上淨房(洗手間)時,都會見到淨房內大小淨器具,牆壁上方張貼著發願的偈文,寫著:「大小便時,當願眾生,棄貪瞋癡,蠲(去)除罪法。事訖就水,當願眾生,出世法中,速疾而往。洗滌形穢,當願眾生,清淨調柔,畢竟無垢。」更是廁所文明最高表現了。
便器有蹲式與座式兩種,公共場所應該設立足夠的兩種便器,並標示清楚,有些人不喜歡座式,有些人不會用蹲式,尤其老人,可能蹲下去站不起來,醫院評鑑要求蹲式便器旁邊要有扶手方便使用者站起來。當然,公共場所應設有足夠的女性廁所空間,減少女同胞排長列等候的時間與不便。殘障用的廁所應該獨立在男女廁所之外,免得推輪椅的異性家屬尷尬。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