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綠色飲食救地球

 【專欄文章】綠色飲食救地球

分享於2024/11/14

作者:南華大學林聰明名譽校長

https://greenlifestyle.moenv.gov.tw/knowledge/info?a4d9e3a8-677e-450f-b02f-5f4bb220bdd3

近幾年來,每天打開報紙或電視,都可以看到世界各地不斷的傳出受到地球暖化影響的災情,例如土石流、水災、旱災、森林大火、地震、颱風、龍捲風、瘟疫等等,造成人心惶惶,尤其是一些島嶼國家或地區,因海平面逐步上升,必須遷離,引起居民恐慌不已。

繼續閱讀請點選下面這個數字   [14.11.24]

地球暖化,也可稱為地球發燒或沸騰,它已造成自然時序的錯亂,如該冷的時候不冷;該熱的時候不熱;不然就是極冷極熱,而且發生頻率增加,威力更強。事實上,自然界不只人類失序、連同花草樹木、昆蟲、動物等均受到影響,如不該開花的季節花卻開了,不只蜜蜂大量死亡、珊瑚礁也有超過三分之一產生白化現象,可說整個食物鏈也已開始變樣。造成地球暖化是人人有責,也是各國面臨的共同威脅。根據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於2015年的巴黎協定,於2030年年平均升溫要控制在1.5C以內,不要超過2C,而且全球的溫室氣體自2020年起不能再增加,必須在2050年前減至1990年時的一半。相對的各國為了對抗地球暖化,也相繼的訂定各種減碳目標,如歐盟於2030年前要減碳40%,美國於2025年前減碳28%,瑞士於2030年前減碳52%等等。然而根據去年底在杜拜舉辦的COP28會議上,有些學者指出,地球的年增溫至2023年已近1.5C。顯然各國減碳成效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我國在過去數十年的經濟發展的確有傲人成就,可惜在人均碳排量一直居高不下。根據COP28的報告(1)2022年臺灣的人均碳排放量12.86公噸,約是世界平均值的2倍,確有改善的必要。面臨全球人類生存發展永續課題,不只是國內各級政府、各機關團體均應予重視且喚起全民環境永續意識。除了鼓勵大眾節能減碳、多做資源回收、多種樹、少用塑膠製品、多開發永續能源外,根據荷蘭環境評估機構估計,最有效、最簡單、最低成本而且能夠快速減緩地球暖化的方法,就是全民能夠改變飲食習慣,逐步改變為蔬食,除滿足三餐所需,還兼顧環保與健康理念。綠色飲食核心概念是將環保與飲食結合,減少碳排放、降低資源浪費和兼顧生態平衡,其內容包括有機食品、減少浪費、優先選用在地、當季及天然的食材,甚至要求自備環保餐具及減少化學清潔劑等節能減碳措施。

 根據統計(2),自1960年起至2006年止,全球人口成長不到3倍,但是肉品需求卻成長了5倍之多,另根據報導(3),國人吃肉量平均每人每年約為78.1公斤,高出一般的建議量約3倍,此種飲食習慣是可以檢討改善、減少肉品攝取。依荷蘭環境評估機構所出版的[看守世界]雜誌指稱,畜牧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約占全部排放量的51%。就以養牛為例,生產1公斤的牛肉會𧗠36.4公斤的二氧化碳,會消耗10萬公升的水資源,會消耗16公斤的穀物,會侵蝕35公斤的表土,會產生40公斤的排泄物及多種污染氣體。如以生態成本考量,1個牛肉漢堡的售價約需200美元,因為牠從養殖畜牧、運送、屠宰、冷藏、銷售等過程均需消耗能源及排放不少污染氣體。根據估計,在2050年之前,人類為了抑制氣候變遷所花費的成本需要高達40兆美元。但若全球改採有機蔬食,卻可以降低八成的費用。如改吃一般的蔬食,每人每日可以減少約1.82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我們全臺灣同胞每週有一天食用蔬食料理,一年光是臺灣就可以減少217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蔬食,根據一般的研究,是比較可以穩定一個人情緒。此外如以身體結構考量,人類的牙齒與草食性動物相同,且人類的小腸和大腸,與草食性動物雷同,又長又多皺褶,不像肉食性的動物腸道短且直,人類消化肉類食物需要較長時間,造成腸道負擔容易產生疾病。我們期盼在此地球沸騰時刻全民可以在適當的調配營養成分下,嘗試多吃蔬菜水果,個人可以訂定目標,每星期先由一餐蔬食開始,再逐步提高餐數進而改變飲食習慣,採取綠色飲食兼顧環保與健康。

沒有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