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0日 星期三

總鋪師?阿舍菜?

 《什麼是庄仔頭總鋪師?

早年只有少爺才吃得起,辦桌又稱「阿舍菜」

https://www.foodnext.net/life/culture/paper/5593709074

在台灣的近代史中,

辦桌文化是初期的移民社會為婚喪喜慶舉辦的主要活動,

同時也是許多四、五、六年級生美好的童年回憶。

 繼續閱讀請點選下面這個數字        [20.3.24]  

因排場奢華闊氣,辦桌也稱「阿舍」菜

 二戰過後的台灣,

尋常百姓的生活更顯不易,普遍貧窮困頓,

辦桌依舊是高不可攀的富人風俗,稱「阿舍菜」,

因為只有含著金湯匙長大、不知民間疾苦的阿舍少爺們,

才吃得起整桌豐富的佳餚。

 

之後,台灣進入經濟起飛期,在全民奮鬥下,物產趨於穩定豐收,辦桌菜逐漸普及至街坊,

但為了有所區隔,大戶人家的辦桌菜亦更加細緻化,

食材益發高貴、工法日漸繁複,

甚至各式水果、紅蘿蔔等果雕也越來越高段,

蓮花荷花、雕龍畫鳳樣樣來,

似乎各家大爺們皆想盡辦法藉此凸顯自己豐沃的財力。

總鋪師又名「都旨師」,成就了辦桌的輝煌黃金年代

而這也大大地考驗了那時的「都旨師」,

為了生存,他們無不使出渾身解數,迎合這些阿舍。

每道菜除了珍饈奇材,

亦講究精密刀工雕刻、複雜的烹飪技術、藝術擺盤技巧,

瑣碎到最細微之處,廚師們非忙得你死我活,不善罷甘休。

那時期的辦桌業界,悄悄流傳一句大夥自我解嘲的笑話:「阿舍菜啊,就是拿來『糟蹋』都旨師ㄟ,攏佇遐變工藝。」

但也因為如此,廚師們拚命地找尋古老食譜或祖傳秘方料理,精益求精,造就了日後辦桌的輝煌黃金年代。

爾後數十年,辦桌「都旨」地位越發受人尊重,

他們憑著高超的味覺手藝,與不怕繁瑣吃苦的堅定毅力,

贏取眾人的信任,好味道變成口耳相傳,

於是這些被人指定辦桌的「都旨」一個個成為能讓「主家」風風光光、放心有面子的「總舖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