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制度,面臨能否永續的危機。
施振榮/健保危機的解方
聯合新聞網 2023-08-31 聯合報/ 施振榮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7405987
台灣的健保制度舉世聞名,台灣民眾於健保制度的滿意度,可以說是讓全民感到安心及幸福滿意。雖然在健保制度下,對醫師及護理人員來講,有點像是「血汗工作」,但醫護人員仍然盡心盡力照顧病患。雖然部分進口藥商對健保給付不甚滿意,但健保制度仍盡量對所有利害相關者做到「相對」平衡。
不過這個讓全民感到安心的制度,卻也面臨能否永續的危機。中央健康保險局第三任總經理張鴻仁是最了解台灣健保制度的人之一,他先後寫了二本書—《2030健保大限》、《政府不敢告訴你的健保危機》,書中詳細地說明了健保制度能否永續的關鍵,並做許多分析比較。
我在二○二二年十月曾在名人堂發表《從王道談健保制度的永續》乙文,當時就曾探討台灣的健保制度究竟是社會福利?還是保險?依我看起來應該是以社會福利的性質為主。
以台灣現有人口比例來看,在老人化及少子化的發展趨勢下,年輕人相對健康但較少使用醫療資源,而老人的人數相對多且使用較多的醫療資源,所以年輕人繳的保費主要是用來分攤老人的醫療支出,但由於台灣人口比例日漸失衡,長此以往健保的財務機制會出問題,也無法永續。
由於健保給付在總額管制之下,經過專業訓練的護理師因為工時長加上工作繁重,在無法獲得相對合理的工作報酬下,許多護理師逐漸離職,造成人力的缺乏,導致醫院病床開不出來,若不能有效改善護理人員的待遇,未來失衡問題將更嚴重。
而健保制度是給全民有一個最基本的醫療保障,因此,要解決健保財務的缺口,另一個解決的方案就是從「保險」的角度來思考。
張鴻仁也指出,台灣健保制度不能永續的關鍵,在於台灣的投資不夠,台灣健保支出占GDP比重與歐美國家相較之下相對偏低,而新加坡占GDP比重和台灣相當,但醫療品質比台灣好,資源也能有效投資,反觀台灣有浪費醫療資源的問題。
他並以搭乘飛機為例,不論是搭經濟艙或商務艙,最終都會抵達目的地。健保的醫療服務也是如此。
我認為,社會的財富在年長者的身上,當年長者如果希望未來日子有相對較好的醫療服務,就像選擇搭乘商務艙的乘客一樣,就可以選擇付出較高的代價而擁有較好的醫療服務。
所以有能力又需要醫療服務的人,可以藉由自費或以增加額外保險的方式,以取得更好、更新的藥或醫療服務,使用較貴的醫材,或住在較舒適的單人病房,如此也可以增加健保的財務收入。至於經濟條件有限的人,在健保制度下也能擁有最基本的醫療保障。
危機就是轉機。如果健保制度要朝此方向來努力,政府就要積極與社會大眾溝通,此時民意代表就會扮演關鍵角色,才能有助健保制度的轉型,讓健保的財務狀況更能永續發展。
至於健保制度的調整,是要一次到位?或是逐步來調整?以及健保費用也有必要適度提高,需要和社會大眾及民意代表來形成共識,也才能為健保制度的永續找到轉機,提出解決之道,並建立一個可以共創價值且利益相對平衡的健保新生態。(作者為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