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日 星期四

診療分級讓醫療制度合理化



健康世界〔10711月號〕診療分級讓醫療制度合理化/陳榮基

記得兒時看病,一定是先找附近的開業醫師伯伯,一家大小,都找這位醫師,大部分的醫療,都可得到妥善的處理。偶爾需要比較複雜的檢查或住院時,才由開業醫師轉介到省立醫院。更複雜的就由後者轉介到台北的台大醫院。臺大醫院完成治療後,又轉回到開業醫師的手上。
後來交通方便,大小醫院林立,加上健保實施後,就醫方便又便宜,於是病人不論大小病,常常直接到區域醫院或醫學中心應診。我在醫學中心(醫中)當起主治醫師,往往發現不容易將病人轉回基層。病人也擔心回到基層,下次要到醫中掛號,往往很困難!醫院也因為健保給付的診療費,初診與複診一樣,醫師樂的多看複診,醫院也默許(或鼓勵?),於是造成大醫院門診爆滿,掛號跟困難,小病也可能跑到急診去領掛號單,排隊等候看診!於是急診也爆滿,甚至病房也常常一床難求,急診部擠滿等候住院的病人、接受緊急處理的病人以及等候看門診的病人!於是大家又紛紛呼籲要嚴格執行分級轉診制度!
201634台灣新生報《社論》[診療分級避免資源濫用],文中提到急診壅塞、影響重症病人。專業的「轉診制度」、「家庭醫師」、「醫療分級」、「全人醫療」改革工程,多年來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對於以營利為標的的醫療院所而言,民眾的濫用就是財源滾滾的保證。造就醫學中心醫師哀嘆看不完的「病人」,區域醫院(或地區醫院?)抱怨經營不下去,病人抱怨醫療品質服務有落差,急診再三發生醫療人員遭暴力相向,但醫院老闆卻有可觀的「健保盈餘」。
「濫用」醫療資源過程中,民眾往往沒佔到多少便宜,不僅讓自己暴露於更多的疾病風險,過度接受不需要的醫療介入,也常因小小病痛墮入慌亂的五里霧,反而是多花了時間及虛耗心神;甚至養出對醫療過度依賴,喪失了預防保健和自我照護的健康知能,失去對於自己身體的認識與自主權而不自知。
台灣醫療體系崩壞,這究竟是醫界自甘墮落、政府部門的疏懶怠惰亦或是財團勢力的百般阻撓,該好好檢討民眾對醫療的認知,讓大家都誤以為便宜、方便、快速,有如速食服務。醫療有其市場化屬性,但主要靠政府來主導,台灣健保應對分級醫療的體系進行規劃落實執行、搭建系統誘導出合理醫療體系並保障醫療品質。
健保署呼籲推動推動分級醫療落實雙向轉診,醫師公會全聯會也呼籲改善血汗醫護分級醫療雙向轉診應落實。期待基層醫療人員不斷提升本業能力與親和力,普遍獲得厝邊民眾的信賴,並且建立妥善的轉診醫院,適時上轉病人,接受適當的照護。並且開發到府往診居家照顧的服務。也期待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做好妥善下轉病人的機制,空出更多精力,照顧重症病人。
當然,健保署做好轉診的鼓勵措施,對於輕症直接自行到醫中求診的病人,克以適當的部分負擔,減少濫用醫療資源的就診行為。讓台灣的醫療,恢復正常的運作模式,讓健保可以永續經營。讓全民的健康獲得最恰當的照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