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路上 耶佛同行
「原來,您也是馬偕人啊!」
曾和建德兄提起,我雖台大畢業、在台大醫院服務大半輩子,卻和基督教有很深厚淵源。台大醫院一位基督徒同事曾一再邀請我參加禮拜活動,我只好據實以告:「我是佛教徒!」他說,「你應該是基督教徒!你看,你名字就是『榮耀基督』啊!」建德兄聽我這麼說,也不覺莞爾。及至當上主治醫師,在馬偕醫院神經精神科劉瑞騰主任熱誠邀請下,很長一段時間裡,每周一下午我都前往馬偕醫院準時報到﹔看門診之外,並參加黃昏的神經內外科病例研討會,大家教學相長,結識了很多基督信徒的醫療菁英。林董事長一聽,那尊彌勒佛似的圓臉笑得更開了,他說:「原來,您也是馬偕人啊!」
在台灣,安寧療護的起步是1987年由基督教馬偕醫院率先引進,在其腫瘤科成立安寧照顧籌劃小組,1990年2月在淡水分院成立安寧病房;1994年天主教耕莘醫院成立「聖若瑟之家」病房,1995年台大醫院開辦緩和醫療病房,1996年台北榮民總醫院開設大德病房、佛教慈濟醫院開設心蓮病房。至此,台灣基督、天主、佛教三個宗教的醫療系統,成為國內推動安寧緩和醫療的基石。
豁達大度 從不以宗教設限
1994年7月,有幸與醫界理念相同的佛教徒成立了佛教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同年10月並獲安寧照顧基金會謝英皆董事長邀請,參加該基金會董事團赴日本大阪、東京取經,參訪安寧緩和醫療機構,受邀同行的還有國內安寧最重要推手、信奉天主的白衣天使教母 - 趙可式教授。也由於安寧基金會這種豁達大度、誠意的邀請,點燃了台灣安寧運動重要火把;此行學習心得促使我在次年創設了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從此積極參與國內安寧緩和療護事工的推動。
回想台灣安寧療護二十餘年來發展軌跡,確實得助於民間團體和機構的熱情推動;林建德董事雖僅任一屆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然則參與該基金會和國內的安寧運動推廣,已貢獻了二十多年的心力;安寧緩和醫療能在台灣蓬勃發展,他的領導、募款、廣結善緣,實功不可沒。
1994年7月,有幸與醫界理念相同的佛教徒成立了佛教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同年10月並獲安寧照顧基金會謝英皆董事長邀請,參加該基金會董事團赴日本大阪、東京取經,參訪安寧緩和醫療機構,受邀同行的還有國內安寧最重要推手、信奉天主的白衣天使教母 - 趙可式教授。也由於安寧基金會這種豁達大度、誠意的邀請,點燃了台灣安寧運動重要火把;此行學習心得促使我在次年創設了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從此積極參與國內安寧緩和療護事工的推動。
回想台灣安寧療護二十餘年來發展軌跡,確實得助於民間團體和機構的熱情推動;林建德董事雖僅任一屆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然則參與該基金會和國內的安寧運動推廣,已貢獻了二十多年的心力;安寧緩和醫療能在台灣蓬勃發展,他的領導、募款、廣結善緣,實功不可沒。
只要親近林董事長,便能深刻感受到他勇於任事、運籌帷幄的能力與風範,他親切待人、凡事體諒,和他相處,不論做人、做事,都深受他啟發。林建德董事長一心一意要辦好今年4月主辦的第十一屆亞太安寧療護會議 (2015 APHC),為了這個目標,林董事長並親自率團於2013年10月9~13日到泰國曼谷參加第十屆亞太安寧大會。此行他也沒忘記我,除了應邀參加學習,他也再三託負:APHC一定要幫忙。去年他即成立學術委員會,邀請天主教徒的陳建仁教授擔任主委,我與蓮花基金會幾位同仁也幸被邀請。豈料,第二次開會就聽說他病倒了。這一病,居然讓我們失去了安寧團隊重要的領導人,內心的失落、遺憾和感傷,豈是筆墨所能形容!我們只有努力加油,完成APHC,幫他了這個未竟的心願,並期待他安詳上帝的懷抱。
( 作者為財團法人佛教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董事長)[本文原載於2015年4月安寧照顧基金會會刊]
PS: 第11屆APHC已於2015年4月30-5月3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完滿舉行,共有1231人報名參加。是歷屆以來最多的一次。
上面左圖為佛教徒的本文作者與基督徒的林建德董事長及天主教徒的陳建仁教授(中研院副院長)2013年在曼谷參加 10 屆APHC留影。中圖為故林建德董事長。右圖為曼谷大會場內論文展示攤前合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