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

愛心獎獲獎感言


20181219日在香港愛心獎頒獎典禮獲獎感言

感恩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給台灣的蓮花基金會有機會加入這個愛心的團體。個人有幸在台大醫院服務32年中,看到病人的需要及社會的需要,創立往生助念室及佛堂,逐漸擴及全台灣很多的醫院;參與創立佛教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並在台大醫院開創安寧病房,促使台灣的安寧緩和醫療的推動蓬勃發展。開辦臨床佛教宗教師培訓,讓佛教僧侶正式加入安寧行列,開創佛教界的醫療弘法制度。先後參與<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立法、修法,以及<病人自主權利法>的立法與推動,擴大善終範圍。1997年任台北縣三峽鎮恩主公醫院創院院長,協助內人曾任台大護理部主任的周照芳副院長首創全院全責護理,讓住院病人沒有後顧之憂;也促進了三峽對外的交通便利及三峽鶯歌的繁榮。參與創立失智症協會,推廣失智病人照顧及爭取長者福利。提供越南河內越德醫院醫療教育合作,提升該院的醫療水準,獲得越南衛生部頒發人民健康奉獻獎章期待今後繼續努力,能夠將臨床佛教宗教師的制度傳到佛教徒很多的國家,並將全責護理的制度普及到全台灣的醫院。

蓮花團隊誓願追隨所有愛心團隊,<愛心獎>的種子,遍地開花,滋潤全球。

陳榮基

獎感言
20181219愛心獎頒獎典禮-陳榮基教授受獎
https://youtu.be/OL71Fr2e-4w (鳳凰衛視版節錄)

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

慧炬路上弘法利生

慧炬路上弘法利生
陳榮基(前台大醫院副院長/恩主公醫院創院院長)
慧炬雜誌615 2018127

欣逢慧炬創辦人周宣德老居士120歲誕辰暨其推動大專青年學佛60週年

感恩善知識接引,在慧炬路上弘法利生,為文紀念之。

   我從小每月初一、十五,隨著奉佛茹素的慈母,拜謁新竹大小 廟宇。深深銘記母親在佛前的禱告:「請佛祖保佑阿基啊。」1959 年,就讀臺大醫科二年級時,有一天走在臺大校園內,無意間看見 一張徵文啟事,上面寫 著「撰寫《佛說八大人 覺經》閱讀心得」,入選者可以獲得周宣德老 居士提供的獎學金,我沒多做考慮就去報名參加,殊不知這正是開啟 我學佛的敲門磚。由此因緣際會,參加了由周宣德老師輔 導、在臺大成立的全國 第一個大專佛學研究社團─「晨曦社」,開始進入佛學的教義中, 領略佛學的真諦。「晨曦社」的成立在當時還經過一番波折,這些 參與研讀《佛說八大人覺經》的臺大同學,受到經義的感動,決定 組個佛學社團做為弘法學佛的單位,受到周宣德老師的鼓勵,在法系的郭森滿、劉勝欽以及藥學系張泰隆同學積極奔走之下,社團 即將成立,原本想命名為「慈光社」,但當時尚在戒嚴時期,風氣未開,「慈光」兩字宗教意味濃厚,不被錢思亮校長接受,後來才 改以具象徵性、較無宗教色彩的「晨曦」二字為社團名稱。「晨曦 社」在196048日成立,本人有幸加入成為第一屆社員,推選郭 森滿為第一任社長。
   從此,我的生命彷彿與佛有 著緊密的因緣,從大三開始加入晨 曦社,親近周宣德老師。周老師從臺糖工程師退休,開始領導大專學學佛,1960年成立臺大晨曦社 後,繼之於師大成立「中道社」, 逐漸擴散到全臺各大專院校。由於 周老師在臺北領導大專佛學社團紛 紛設立,加上臺中蓮社李炳南老師 持續宣講佛法,蔚成臺灣大專學生 學佛的風潮。學生時代,我們也 經常到淨廬(周老師的家)參加九蓮粥 會。周老師先後創設財團法人慧炬 雜誌社、出版社、詹煜齋居士獎學 金基金會,以及余家菊先生文教獎 學金基金會,我因為周老師的徵 召,參與這個為大專青年撒播菩提 種子的團體。1992年在莊南田董 事長的支持下,成立了中華慧炬佛 學會(簡稱慧炬佛學會),與上述周老師 創立的4個財團法人合稱「慧炬機 構」。2004年起,在莊南田及劉勝 欽兩位學長之後,擔任慧炬佛學會 理事長至2010年卸任,至今仍任 慧炬的董事。
   我自1965年進入臺大醫院服務,家住新生南路157巷,離淨廬不遠,周 老師及師母常常在黃昏時散步經過我家,進來與家母聊天,我則負責測量兩 老的血壓及健康諮詢。
   臺大醫院熱心學佛的同仁,在洗腎室工 作的洪石師技正,及外科戴慧洋醫師與賴鈺玫 伉儷等的號召下,成立佛學社,我被推舉為社 長,想起學生時代晨曦社原本希望叫慈光社的 歷史,乃決定以「慈光」命名,成立了「臺大 醫院慈光社」。為了協助往生病人獲得8小時 助念的殊緣,乃在臺大醫院地下三樓設立往生 助念室;並逐漸推廣到國內大小醫院,也在醫 10樓設立佛堂。 戴醫師後來轉到長庚醫 院服務,也成立了佛學社,乃 聯絡北部多家醫院的佛學社, 成立佛教醫事人員聯合會,我 被推舉為首任會長。此聯合會 1994年在淨耀法師的領導 下,創立「財團法人佛教蓮花 臨終關懷基金會」(後改名財團 法人佛教蓮花基金會,創立時寄居臺北 榮總),我又被推為董事長。 1995年開辦臺大醫院安寧病 房,積極參與推動「安寧療 護」與生命教育,希望提倡善 生善終的理念,協助病患在生 命的終點時,安詳地前往極樂 淨土。在蓮花基金會董事、工 作同仁及志工大德的努力下, 終於獲得港澳臺灣慈善基金會 2018年愛心獎。

2018年12月23日 星期日

2018年12月11日 星期二

恩主公醫院年終共識營


繼續閱讀請點擊 [下面這篇文章的連結]

2018年12月9日 星期日

花蓮新光兆豐休閒農場


繼續閱讀請點擊[下面這篇文章的連結]

2018年12月1日 星期六

公德心


健康世界〔10712月號〕公德心/陳榮基
首頁 > 健康世界 > 10712月號〕公德心/陳榮基

10712月號〕公德心/陳榮基

曾經與一位在政界服務多年的好友聊天,他很感慨的說有些經驗,讓他覺得不如提早打退堂鼓。譬如熱心參與並規劃颱風受災戶的暫時及提安置,親臨安置的地方慰問,居然有受災居民抱怨:「廁所不乾淨。」他不明白這些受到救濟安頓的居民「為什麼不能自動組織起來,維護廁所的乾淨與舒適?」結果政府還要「以工代賑」,花錢來請這些「居民」清潔廁所!
有一次為了減少亂吐口香糖對環境的破壞,率領同仁到販賣口香糖的店舖外面去撿地上或牆上吃剩的口香糖;居然還有店員會提醒這些示範的公僕:「這裡還有一塊。」奇怪,這位店員「為什麼不能動手把那一塊撿起來?」在救災的場所,常常可看到慈濟功德會的志工,很快就改到現場,提供協助,奉送素食便當。居然還會有接受救濟的災民抱怨「便當沒有肉!」
我們的國民,願意維護自家的清潔與舒適,但是就是無心維護公共場所,譬如公共廁所的清潔與舒適!難道我們都忘了「公德心」嗎?香港教育小學生:「公德心是指凡事以大眾利益為考慮的一種態度;而公德行為正是指抱着這種態度而作出符合大眾利益的行為。培養學生的公德心,有助他們將來成為負責任的公民。當社會上每個成員都能注意公德的話,我們週圍的環境會更整潔,社會亦會變得更和諧更美好。」
劉備告誡兒子: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一阿含經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我們應該從小善小事做起,逐漸擴大到利己利人服務社會,報效國家;關心生活周遭,善盡一己之力,維護公共環境。進而維護我們所賴以維生的地球!
不幸的是元高文秀《襄陽會》: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卻成了很多人琅琅上口的詩句,養成了大家不要好管閒事,只要照顧好自己就好的心態。於是公共廁所髒,是公家的事,「與我不相干!」地上的果皮、紙屑或口香糖,不是我高貴的手該去撿拾的!
小學老師教的「公德心」不在考試範圍內,早就忘記了!
殊不知,你家門前的雪,會妨礙你的出入,當然要掃除乾淨。但是隔壁鄰居屋頂的霜,如果積成厚重的雪塊,可能壓垮屋頂,讓房子倒塌,結果連你的房子也倒了。如果我們能與鄰居合作,把屋頂的霜雪,儘早剷除,不是自利利人的善行嗎?
<法句經>云:自利利人,又稱自益益他、自利利他、自行化他、自他二利。自利,乃利己之意,即為自身之功德而努力修行,以此所產生之善果而自得其利;利人,乃利益他人之意,即非為己利,而為救濟諸有情而致力行善。菩薩以修行六度,能自利利他。如《發菩提心經論》說,修行佈施,能使善名流布,隨所生處,財寶豐盈,是名自利;能令眾生、心得滿足,教化調伏,使無慳吝,是名利他。
自利利人的好處:一個人的所做所為能夠自他兩利,是最上等人,是佛的世界。利他利己,用通俗的話說: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培養公德心,讓我們雞婆或家婆(ke po)點,從自利利人開始吧!

2018年11月20日 星期二

從醫生到護死


蓮花生命雙月刊152:6-9. (201811).

http://www.lotus.org.tw/upload/152【焦點人物】從「醫生」到「護死」─陳榮基退而不休/周美娟.pdf   
http://www.lotus.org.tw/upload/152【焦點人物】從「醫生」到「護死」─陳榮基退而不休%EF%BC%8F周美娟.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