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節能減碳,救地球,從每一個人做起

節能減碳,救地球,從每一個人做起

陳榮基

全世界大國領袖幾年來一再聚會討論如何節能減碳,以避免地球毀於暖化效應,吵吵鬧鬧,始終未能達成大家可以接受的拯救地球的方案,因為各國都以私利作優先考量。科學家告訴我們二氧化碳(CO2)的排放使地球逐漸暖化,導致氣候巨變,天然災難不斷發生。而畜牧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占全球排放量的一半以上,交通工具占排放二氧化碳量的四分之一。如何減少畜牧業及交通工具的排碳量,是專家們要努力的大課題。而大國領袖們受到國內各種利益團體的控制,對於節能減碳的措施,未能大刀闊斧的展開。但是如果大部分的你我升斗小民能夠積極參與,我們應能有效的減少畜牧業及交通工業的排碳量,進而達到節能減碳救地球的目標。

權威的<看守世界雜誌>(World Watch Magazine / Worldwatch Institute)的專業報告指出:畜牧業直接及間接排放的溫室氣體佔全球排放量一半以上,80%的亞馬遜雨林是因為開墾牧場或種植飼養動物的榖類(如大豆)而消失,這些榖類可以養活20億的人口,確只提供少數人口的肉食口腹享受!畜牧業消耗了全球超過1/3穀物及70%的淡水資源,是造成糧食短缺、飢荒、海洋河川污染和水資源枯竭的主因。肉類從生產、運輸、保存和烹煮過程都是高耗能與高棑碳的行業。更不用提這些動物所受到的虐待屠宰的悲慘境域,就是活活的人間煉獄!

為了擴建畜牧場及種植供給畜牲所需的穀物,居然砍伐掉80%的熱帶雨林,這些熱帶雨林是地球的肺臟,是有效吸收二氧化碳的天然工具!

如果大家鼓勵素食,或增加素食的次數,像現在台灣學校營養午餐鼓勵每週一或兩次素食,不但符合健康的需要,更能有效的減少對動物性食物的依賴,就可逐漸減少對畜牧業產量的需求,進而減少畜牧業的傷害,達到節能減碳救地球的功效。提倡「 植物性飲食」是遏止全球暖化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許多權威的營養及疾病研究指出:純素飲食比肉類更有益身體健康,也可以避免許多疾病發生。我國的醫師公會全聯會及營養學會聯合呼籲大家「選擇營養健康的植物性飲食」,以有效遏止氣候變遷。維根新生活推廣教育中心集合了30位醫界專家與營養師,取材千篇科學文獻之精華,編著完成<食全食美>一書(台北:全養知國際公司,2009年10月出版),是一本醫學養生寶典,科學實證彙編。該書不但引證素食蔬食是健康的最佳選擇,並且指導我們如何選擇健康的素食。最適合現代人類好消化,又合乎健康飲食的四類食物是:1.全榖(不是白米) 2.豆類 3.蔬菜 4.水果。值得大家參考利用,身體力行。愛因斯坦說:「沒有什麼比素食更能改善人的健康,和增加在地球上的生存機會。」

頂尖醫學雜誌刺络(The Lancet)於2009年12月登載的一篇由19位專家學者合作的研究報告(Lancet 374:1930-43, Dec 5, 2009.),標題為:「提升公共衛生健康效益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策略:城市交通」。此文以倫敦及新德里為背景,模擬多種交通狀況,探討改變生活型態,能否達到促進健康及節能減碳的雙贏局面。

此文將步行及使用腳踏車,合稱為主動行進(Active travel),以別於被動行進的坐轎車(或摩托車)。多用主動行進者,增加走路及單車的距離,增加了運動量,而減少了疾病。在倫敦,增加一半的走路及騎單車的距離,就可減少10-19%的心肌梗塞,10-18%的腦中風,7-8%的失智症,4-6%的憂鬱症,及10-13%的乳癌的負擔。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每人將現在已在施行的日行萬步,增加到一萬五千步,每天騎單車2公里的增加到3公里,就可明顯的減少前述各種重大疾病。

如果政府能在交通建設上,以行人及自行車族的方便及安全作優先考量,積極鼓勵多用步行(Walk)及以腳踏車(Bike)作交通工具,再佐以便捷的公共交通工具,包括捷運(Metro)、火車、高鐵及公車(巴士)(Bus)等,也就是使用BMW (Bus/Bike;Metro;Walk),多走路或騎單車,達到日行萬步,健康永固,既可促進健康,更能減少能源消耗,及空氣污染。不但可以促進全民健康,更可達到節能減碳救地球救自己的偉大目標。

全球暖化引發極端氣候變化,造成各地災難頻傳,台灣近年也常遭受颱風豪雨土石流的災害。八八水災更是怵目驚心!如何禁止山林濫砍,廣植樹木,保護美麗山河,是政府不能推諉的重責。我輩升斗小民,又能如何善盡一分節能減碳的責任呢?

當然除了放棄肉食,儘量或全面素食,以及多用步行或單車代步,是節能減碳的最有效方法外,還有幾種日常生活習慣是我們馬上可以赴諸行動的健康行為:

一是戒煙:戒煙不但是促進全民健康的最有效措施,而且也因為戒煙可以減少森林火災,達到減碳及保護森林的附加價值。二是帶手帕,拒用擦手紙,公共廁所廢除洗手台的擦手紙,可以減少很多樹木的砍伐。三是拒飲礦泉水及瓶裝水,它們的製造與運輸,消耗了很多能源,而其健康價值與白開水一樣。如果礦泉水在製造或長途運輸過程中遭到細菌污染,則比飲用白開水更不安全。四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規律生活,晚上少看兩小時電視,調高冷氣溫度(夏天不打領帶不穿西裝),或多用電風扇,不要使用冷氣,就可減少能源浪費。

美麗的地球,要有美麗的人民與謙虛的道德行為,正確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對您的健康有益,對地球也有利。

(本文登錄於聯合國/NGO台灣區世界公民總會網站
http://www.worldcitizens.org.tw/awc2010/ch/F/F_d_1426.html )

2010年5月28日 星期五


記得每天要做三件事:

第一件:是 笑 (^_^)

第二件:是 微笑 (^o^)

第三件:是 大笑 (^O^)

(資料來源:網路)

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

*『智不可失 做就對了!!』

『智不可失 做就對了!!』


99年度台灣失智症聯合學術研討會暨台灣失智症協會會員大會

時 間: 99年6月20日(日)8:30-16:30

地 點: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大樓(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17號)

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http://www.tada2002.org.tw/

2010年5月23日 星期日

2010年5月22日 星期六

*Welcome Viet Duc Hospital Friends at Rosa Garden

Director YC Chang and Deputy Director WJ Lee held a welcome party at Rosa Garden for Drs. Anh and Hung from Viet Duc Hospital. http://www.rosagarden.com.tw/

2010年5月21日 星期五

*『蒐藏聲明風景』系列講座

歡迎參加蓮花基金會『蒐藏聲明風景』系列講座
http://www.lotus.org.tw/

2010年5月7日 星期五

*祈願PRAYER

祈願 PRAYER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眾生與我等

皆共成佛道



THROUGH THIS PRAYER, MAY ALL THE SENTIENT BEINGS OF THE THREE WORLD OF SAMSARA ATTAIN PERFECT BUDDHAHOOD IN THE SACRED DHARMADATU ABOARD.

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請大家支持二代健保修法案

請大家支持二代健保修法案


新聞稿

行政院於今(4月8)日院會審查通過「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正草案(即二代健保修法案),近期內將送請立法院審議並撤回舊版本,如果該項法案順利在立法院本會期通過,可望於兩年內推動實施,屆時將是全民健保開辦以來最大規模的制度變革。

行政院表示,此次全民健康保險法的修正,是將目前仍於立法院待審議的二代健保法案,再做更切合民意並符實務需求的改革。二代健保法案的重點,除按家戶總所得作為保險費計算基礎,以加強健保財務之結構穩固外,並秉持收支連動、權責相符的精神,強調共同的參與及責任承擔,基本理念符合社會期待;而針對外界長期關注的問題,例如爭議已久的政府補助款,法案中明定由中央政府負擔、久居國外的僑民返台可立即使用健保資源的問題,也做了適當的處理,另外,為了讓全民共同監督全民健保資源的利用,維護制度的正當運行,本次修法案中特別增列獎勵舉報的規定,從罰鍰中提撥10%以內的金額做為獎金。

針對民眾所關心的二代健保費率,依法定精神,未來應由全民健康保險監理會審議再報主管機關,但由於二代健保擴大以家戶總所得來計算保險費,未來的費率勢將比今年4月1日剛實施的5.17%,或者是過去的4.55%都來得低。二代健保的保費新制實施,並不是要增加健保費的收入,而是希望被保險人的保險費負擔方式,能夠因為採用家戶總所得的方式而更加公平合理,所以未來所得相同的家庭,家中眷口多的民眾,保費負擔都會因為實施二代健保而減輕,相對的,單身、眷口少或薪資外所得多的民眾,就可能會分擔較多的保費,行政院相信,這樣的一個保險費負擔重分配的改革,會更符合社會保險量能負擔以及自助互助的精神。

行政院表示,全民健保從84年開辦以來,一直是政府的重要政績,也是台灣的驕傲,世界各國對台灣的健保多所肯定,台灣多數民眾也支持全民健保,並體認到全民健保的精神與價值,因此作為負責任的政府,即使是環境艱難且需要突破諸多挑戰,也要勇於承擔改革的責任,讓健保制度能夠永續經營,讓全國民眾享有妥適的健康照護服務。

對於接下來的推動工作,吳院長並責成衛生署,必須積極與各界溝通,讓社會更加瞭解,二代健保重公平、講效率、求品質的核心價值與改革方向,對社會各界的不安與疑慮逐一釐清,讓二代健保法案的推動與實施能更加順利。

2010年5月2日 星期日